当前位置 >> 渝台视窗 > 重庆资讯

科技赋能农业 重庆市畜科院携多项成果亮相第二十二届西部农交会

发布时间:2025-09-28 13:44:59

第1眼TV-华龙网讯(首席记者 冯珊)9月26日,第二十二届中国西部(重庆)国际农产品交易会(简称 “第二十二届西部农交会”)在重庆国际博览中心正式拉开帷幕。本届农交会以 “新科技 新品牌 新未来” 为核心主题,精心设置智慧农业展区、品牌农业展区等八大主题展区,集中展示农业领域的创新成果与发展趋势。其中,智慧农业展区成为全场焦点,重庆市畜牧科学院等农业科研院所携多项重磅农业科技创新成果与产品亮相,为展会注入强劲科技活力。

当天上午10点,重庆市畜牧科学院的展台前已人头攒动,逛展市民纷纷驻足。“我来一只卤鹅,麻烦切好打包!”“我要两只,给家人也带一份!” 卤鹅摊位前的工作人员忙得热火朝天。市民争相购买的卤鹅,原料正是由重庆市畜牧科学院自主培育的渝州白鹅。

肉鹅业是重庆畜牧业的传统特色产业,然而长期以来,重庆肉鹅养殖和加工环节面临着地方品种生产效率低、加工原料鹅标准化程度不足等关键问题。为破解这一困境,重庆市畜牧科学院以四川白鹅等我国地方优质鹅品种为基础素材,历经十余年潜心攻关,成功培育出渝州白鹅配套系。该配套系不仅综合生产性能优异,还完美适配重庆及西南地区的卤制等地方特色加工需求,有效填补了本地优质肉鹅种源的空白。 

2024年,“渝州白鹅” 顺利通过国家审定,成为全国第三个、重庆市首个国家级肉鹅新配套系,为地方肉鹅产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渝州白鹅配套系在保持产品优质风味的同时,彻底解决了本地肉鹅良种缺乏、加工原料标准化不足的难题,推广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重庆市畜牧科学院相关工作人员介绍,该品种的推广将进一步推动重庆肉鹅产业规模化、标准化发展。

除了渝州白鹅这一“明星产品”,重庆市畜牧科学院此次还带来了多项突破性畜牧科技成果,包括新饲料添加剂腺苷七肽、荣昌猪实验化系列产品,以及国家生猪技术创新中心研发的全光谱纳米氧化钛新型消毒剂和猪用饲料产品等。其中,新饲料添加剂腺苷七肽凭借 “替代抗生素” 的核心优势,成为展会上的另一大亮点。

据重庆市畜牧科学院科技成果转化处副处长陈曦介绍,该院在腺苷七肽研发领域取得重大突破,率先掌握国际领先的腺苷七肽高效制备技术,成功创制出我国首个猪用免疫调节肽新饲料添加剂产品。经实践验证,在断奶仔猪日粮中添加该产品,可使饲料转化率提升8%以上,仔猪腹泻率降低50%以上,替代抗生素效果显著。目前,该成果已完成投资转化,广泛应用于国内多家大型饲料和生猪养殖企业,市场反馈良好。 

凭借过硬的科技实力与市场适配性,重庆市畜牧科学院展出的畜牧科研产品在展会现场收获大量订单,充分彰显了重庆畜牧科技的市场吸引力。不仅如此,重庆市畜牧科学院在科技服务产业发展方面同样成果丰硕。目前已对接服务龙头企业、农业合作社400余家,设立7个科技服务工作站,开展技术服务500余人次,组织技术培训300余场,累计培训农技人员1.5万余人,为科技助力乡村振兴和畜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此次参展,我们旨在实现‘双向赋能’。” 陈曦表示,一方面希望通过展会让各地企业深入了解市畜科院的科研实力,精准对接需求、转化成果,助力企业创新发展;另一方面也能通过与市场的近距离接触,摸清行业需求,为后续科研方向提供明确指引,切实服务畜牧业发展。

谈及未来科研成果转化的规划,陈曦透露,市畜科院将重点推进 “三部曲”。第一步,聚焦 “有得转”,加快优质畜禽技术应用与特色衍生食品开发,进一步丰富产业供给;第二步,保障 “有人转”,组织专家团队深入基层与企业一线,提供精准化技术支撑;第三步,实现 “高效转”,紧扣市场需求动态调整科研方向,构建 “需求 - 科研 - 转化” 的闭环体系,持续为重庆畜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科技动能。

来源: 第1眼TV-华龙网

主办单位:重庆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