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渝台视窗 > 重庆资讯

科技型企业增至205家!重庆推动国企从“制造”向“智造”“创造”跨越

发布时间:2025-09-29 10:33:51

第1眼TV-华龙网讯(记者 梁浩楠)近年来,重庆市属国资国企在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提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方面做了哪些工作?9月28日,“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 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重庆篇章”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市国资委副主任、新闻发言人刘嘉熠介绍,市国资委通过构建“政策赋能、平台支撑、技术突破、产业转化”的全链条体系,推动国企从“制造”向“智造”“创造”跨越,为培育新质生产力提供了坚实支撑。

首先,市国资委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国企创新的政策体系和工作体系,每年从国有资本经营收益中拿出专项资金对企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硬科技”成果转化产业化、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发展等方面予以支持;比如庆铃集团与博世共建氢动力基地,机电集团与高校联合组建3个国家级创新中心;实施“科技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型领军企业”梯次培育,科技型企业从133家增加到205家,高新技术企业从87家增加到148家。

其次,市国资委推动市属国企与央企、民企、外企、高校院所联合共建技术创新联盟、创新联合体和新型研发机构,建立“传统+优势+新兴+未来”4张攻关清单。在高端装备领域,机电集团“新能源汽车减速器轴齿高效磨齿机”打破国外垄断,替代进口产品,单台设备采购成本从近千万元下降约50%,显著降低了新能源汽车齿轮的加工成本。在绿色能源领域,庆铃集团4.5吨氢动力轻卡攻克-43℃冷启动技术,解决了氢燃料发动机在极寒环境下难以启动的行业痛点,在“2025智博会”参展车型中获得了广泛关注;在工程技术领域,重庆高速集团“地下工程安全精准爆破技术”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重庆水泵厂、西南计算机公司等3户企业获评国务院国资委“科改示范企业”,技术实力跻身全国第一梯队。

此外,市国资委积极实施“AI+”专项行动,“十四五”期间打造智能工厂15个、数字化车间52个,数字产业营收达到142亿元;市设计院自主研发并在今年智博会全球首发的“灵基智城”大模型,具有精准破译工程图纸、智能归类建筑数据、智能应用基础数据三项核心能力,成功解决大规模建筑本体精细化建模成本高、周期长的问题,为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提供了新工具、新路子。重庆物流集团用AI视觉识别、船舶AIS定位优化“渝车出海”流程,通关效率提升50%,切实以数字技术重塑产业形态。

刘嘉熠表示,下一步将持续加大基础研究投入,加快中试验证平台建设,推动更多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让创新真正成为国企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

来源: 第1眼TV-华龙网

主办单位:重庆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