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安心飞、户籍全省通、办事少跑腿…… 江西公安30条硬招护航高质量发展
本报讯 (肖立宇 全媒体记者黄祥晟)日前,江西省政府新闻办、省公安厅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近年来全省公安机关服务高质量发展取得的成效和《江西省公安机关进一步服务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据了解,《若干措施》包括30条服务高质量发展新举措,覆盖六大领域,既给低空经济划“安全线”,又在户籍、消费、涉企执法上出实招,让企业省心、群众便利。
去年破获涉企案1300余起
挽损9.4亿余元
会上,记者了解到,江西依托“赣警办”系统上线保安员报考发证、境外人员住宿登记自助申报等线上服务事项。目前,“赣警办”系统累计注册实名用户突破1234.2万人,今年新增注册用户142.9万人,办理业务133.6万件,提供便民服务857.2万次。
积极推动在南昌、景德镇实施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联合湖南、湖北、安徽、浙江、福建五省口岸签证部门建立口岸签证协作机制。
为企业提供知识产权法律服务1100余次,破获侵犯知识产权案件670起,为企业止损挽损3亿余元。
2024年开展“护企安商”、打击整治民营企业内部突出腐败等专项行动,破获涉企经济犯罪案件1300余起,挽回经济损失9.4亿余元。
护航新质生产力
打通便民通道
在服务创新发展方面,《若干措施》中4条措施聚焦低空经济、知识产权保护等重点领域。公安机关将加强低空经济安全监管,强化大型低空活动安全评估,依法处置无人机违法违规行为,推动低空航空器在治安防控、交通管理等领域的应用。
同时,完善知识产权重点企业保护制度,建立省、市、县三级警企服务联系机制,深化“安芯”专项工作打击侵犯商业秘密犯罪。
针对发展不平衡问题,4项举措着力补短板、破壁垒。公安机关将建立以经常居住地登记为基础的新型户籍制度,全面取消城镇户口迁移限制,推进省内居住证互通互认,实现身份信息变更与医保、社保、公积金等信息网上联办。
四长联动机制
守护绿水青山
围绕绿色发展,《若干措施》用5大机制构建生态保护网。公安机关将建立“林长+警长+检察长+法院院长”四长联动机制,在重点部位分类建立生态警务站点。开展森林领域违法犯罪专项整治,坚定推进长江十年禁渔,深化“一江三省四警”警务协作。
针对“景德镇陶瓷”“赣南脐橙”等名优特产,建立全链条打防警务机制,支持产业兴农,促进生态价值转化。
在开放发展方面,《若干措施》推出2项便利化措施助力高水平开放。公安机关将落实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为境外人员提供线上住宿登记,建立口岸签证协作机制。在庐山、武功山试点设置景区移民事务服务中心,为境外游客提供“一站式”服务。
同时,健全“走出去”重点企业走访联络机制,加强海外利益安全保障,为企业海外项目提供风险预警和防护指导。
9项便民举措
方便群众办事
服务共享发展方面,《若干举措》推出9项便民举措。公安机关将推动降低证照快递资费,推行公安业务“主动办”服务,运用大数据技术主动提醒证件到期事项。
在促进消费方面,推行“新车上牌一件事”“二手车交易一件事”集成服务,优化电动自行车“一站式”换新,大型活动审批时限压缩至3个工作日。完善应急联动机制,确保群众诉求“有人应、有人办、高效办”。
6项制度措施规范涉企执法。公安机关将健全涉企执法问题线索快收快办机制,加强经济金融风险防范,建立企业治安保卫直通车。依托“赣警办”系统上线涉案资金“阳光冻结”平台,为企业提供冻结账户查询、解冻申诉入口。
推动建立“白名单”制度,将企业合法银行账户纳入国家反诈平台,防止被错误冻结。建立涉企执法监督机制,防止违规办案、逐利执法、重复检查。
来源:大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