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陕台视窗 > 陕西新闻

引擎轰鸣向前冲,陕西汽车刷新“速度与激情”

发布时间:2025-10-09 15:40:44

  在陕西,汽车产业加速奔跑,不断争创新优势——

  看整车,以比亚迪、吉利、陕汽为龙头,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逐渐成形;

  看链条,小到齿轮、安全气囊,大到电池、车桥,产业链产值超4400亿元;

  看布局,以西安为核心,形成宝鸡、咸阳、铜川等“一核多极”的汽车产业发展格局。

  上半年,陕西汽车产业发展提速,制造业增加值增速高达27.9%;汽车产量94.28万辆,同比增长25.18%。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量65.85万辆,同比增长30.23%。

  一路疾驰,“汽”势强劲。在竞争激烈的“汽车争夺赛”中,陕西牢牢抓住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风口,实现弯道超车,有力支撑全省经济稳增长。

  在新旧动能转换中,新能源的“风”席卷整个车圈,商用车市场需求逐步释放。

  上半年,陕汽新能源汽车销量再创新高,同比增长228%,成为发展的最大亮点。

  看重卡——

  陕重汽先后推进底部换电、大功率电机、电驱桥等新产品新技术实现批量销售,发布新能源“智汇”系列自主三电产品,在电耗、可靠性、轻量化等核心技术指标实现领先。上半年,新能源重卡销量同比增长245.8%。

  陕汽新能源重卡销量占国内市场的10%左右,每10辆新能源重卡中就有一辆来自陕汽,是我国传统重卡品牌中增速最快的企业。

  看轻卡——

  作为陕汽商用车新能源战略核心产品,智云新能源轻卡聚焦城配物流市场,搭载行业首创整车集成热管理系统,动力电池使用寿命提高30%。上半年,陕汽新能源轻卡销量同比增长205.5%。

  今年,新能源订单占生产订单的一半。去年,公司推出首款新能源轻卡——智云S300。新品一经上市,带动陕汽新能源产品年销量快速增长。

  经过多年技术积累,2021年,陕汽新能源重卡实现小批量试用,销量约210辆。2022年,陕汽新能源重卡销量773辆,2023年销量达3103辆,2024年销量增至6900辆。

  走进陕汽汽车总装配厂,在各工序密切配合下,一辆辆“庞然大物”有序走下生产线。通过构建丰富的“智造”场景,陕汽以小批量、多品类的柔性生产方式,打造出我国重卡智能工厂的“样板间”。

  一条生产线可以同时装配10多款车型,是国内重卡领域最全能的柔性生产线之一。上半年,总装配厂实现7.2万辆整车生产入库,其中新能源车7500辆,创历史新高。

  新赛道上,陕汽锚定优势,加快布局电池包生产,形成新能源整车核心部件的系统性优势,加速向“新”前行。

  7月,法士特第10万台新能源重卡变速器在宝鸡基地下线。此次下线的产品成功打破国外技术垄断,有效提升整车续航里程20%以上。

  作为国内重型汽车变速器“领头羊”,法士特早在2015年就将智能化与新能源确立为核心发展方向,随后推出将电机、控制器与变速器集成一体的集成电驱动系统,技术指标全面领跑。

  目前,法士特形成“变速箱+电机+电控”全栈自研能力,产品覆盖全国300个城市、配套90余家整车企业。

  上半年,法士特宝鸡基地生产新能源变速器2.6万台,同比增长124%。日产能约420台。

  作为吉利的核心零部件生产企业,宝鸡吉利发动机有限公司于2017年投产。2023年,公司进行产品升级,产能调整为27万台。2024年,随着市场需求上涨,公司扩产,可生产四缸燃油及新能源混动车型的专用高效率发动机36万台。

  上半年,公司生产发动机11.28万台,同比增长5.18%。随着下半年放量,预计全年生产发动机38万台,同比增长72%。

  汽车产业是陕西重点打造的支柱产业。以“链长制”为抓手,陕西各地立足自身优势,不断延链补链强链,发挥聚集效应。

  目前,宝鸡聚集了吉利、陕汽商用车、银河消防、中集车辆等13家整车和专用车生产企业,培育引进法士特、汉德、比亚迪、地通、豪达等300余户零部件企业,产业规模超600亿元。

  上半年,宝鸡汽车产业产值301亿元,增加值增速达13.3%。

  以西安为核心,陕西初步形成宝鸡、咸阳、铜川等“一核多极”的汽车产业发展格局。通过内培外引聚集了一批相关企业,汽车产业的虹吸效应越来越强。

  上半年,全省乘用车(新能源)和商用车(重卡)产业链合计实现产值3169.44亿元,占全省34条产业链总产值的27.66%。

  陕西聚集了一批优质配套企业,汽车产业呈现出量质齐升的良好态势。目前,陕西加快构建安全可控的汽车现代化产业体系,为产业高质量发展续航。(群众新闻记者 蒲茜 田若楠 苏怡)

  来源:群众新闻网

陕西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