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泉:厨房内笑语盈盈 每道菜都是慰藉
秋色浸染下的阳泉,因国庆与中秋的相遇,更添了一份喜庆与温情。街头巷尾,“中国红”与“中秋月”交织,勾勒出一幅“家国同庆、阖家团圆”的动人画卷。
10月6日傍晚时分,走进阳泉城区小河古村旁的老王家,厨房里雾气氤氲,香气四溢。老王的儿子一家特地从太原赶回,老伴和儿媳正在张罗一桌融合了传统与地方特色的“双节宴”。“月饼是自家打的,这平定黑豆叶菜、盂县莜面栲栳栳,都是孩子们念叨的家乡味。”老王笑呵呵地说,“平时家里冷清,就盼着过节,孩子们都回来,这家里才有热乎气儿。”窗外明月渐升,屋内笑语盈盈,一碗碗冒着热气的家乡菜,是游子归家最踏实的慰藉,浓缩了“家的味道”的全部内涵。
华灯初上,阳泉市区北山公园、城市中心广场等地,节日灯饰璀璨,与市民手中挥舞的国旗相映成趣。桃河两岸,散步、健身的人群络绎不绝;“阳泉记忆· 1947”文化园内,主题灯光秀吸引众多市民打卡留念。在阳泉矿区平坦垴村举办的民俗文化节上,扭秧歌、跑旱船等传统表演引得喝彩阵阵,弥漫着浓浓的晋东风情。商超里,货品充足,人流如织,洋溢着节日的消费热情。这街头巷尾的喧嚣与光影,是这座城市最直接、最生动的节日脉搏。
双节期间,阳泉市举办的文化活动好戏连台。阳泉市展览馆内,“月满中秋·情系家国”主题书画展吸引艺术爱好者驻足品评。在阳泉郊区非遗工坊,手工艺人现场展示刻花瓷、面塑等制作技艺,让孩子们在互动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这些植根于地方土壤的文化展演与体验,让节日超越了简单的休闲,增添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也让“晋韵”在新时代焕发光彩。
当大多数人沉浸在团聚的喜悦中时,许多身影依然忙碌在各自的岗位上。在阳泉客运总站,值班站长穿梭于候车大厅,维持秩序、解答问询,保障旅客顺利出行;在国网阳泉供电公司的调度中心,工作人员紧盯屏幕,守护着万家灯火;环卫工人老张凌晨4点就开始清扫街道,他说:“把城市打扫干净,大家过节心情也好。”还有坚守在医疗一线的医护人员、巡逻在大街小巷的公安干警……他们用奉献诠释责任,以“别样团圆”守护着“万家团圆”,为欢乐祥和的节日氛围注入最坚实的底色。
从家庭餐桌的温馨,到市井街巷的繁华,从文化场馆的雅韵,到岗位坚守的担当,阳泉的双节图景,是无数普通人幸福故事的合集,也是家国一体、和谐奋进时代旋律的生动回响。这煤城上空的月光,此刻格外明亮、温暖。
来源:山西新闻网-山西晚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