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渝台视窗 > 重庆资讯

聚焦版博会丨版权赋能文创 重庆这家文创企业讲述“可触摸的山城”

发布时间:2025-10-11 19:45:15

第1眼TV-华龙网讯(记者王钰)从层叠错落的洪崖洞,到李子坝站“轨道穿楼”,再到化身为“时空旅人”的三峡博物馆文物……重庆清川至物文化创意有限公司(下称:清川至物)正以其独特的文创语言,将重庆的山水风貌与人文历史凝练于一件件可触摸、可携带的产品中。

在即将到来的第十届中国国际版权博览会上,这家根植于重庆的文创企业将携其代表性IP系列第二次亮相,向全国观众展示版权赋能下,城市文化IP的创新活力。

根植山水重庆

“山水重庆,清川至物”,这八个字不仅是对品牌理念的精炼概括,更蕴含着“山川滋养万物,文化浸润人心”的深刻哲思。

清川至物成立于2018年,作为根植于重庆的文创企业,清川至物深谙地域文脉是创意的源泉,品牌致力于将巴山渝水的灵气与人间烟火的气息,巧妙注入每一件产品之中。

“我们不仅是产品的设计者,更是城市故事的转译者。”在公司看来,城市IP是文创取之不尽的“素材库”,提供了独特可识别的文化内核;而文创则是城市IP的“放大器”,通过设计与传播,让城市文化以更亲切、更动人的方式融入现代生活。

挖掘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为市场带来鲜活的文化体验和充分的商业价值,这是清川至物的初心。

而对于第二次参加版博会,清川至物怀揣明确的目标:提升品牌与城市形象、推广公司产品,并与行业同仁进行深度交流。他们最希望观众能从其展品中,“感受到重庆独特的城市风貌和文化底蕴”,并体验到“自然与人文和谐共生”的品牌理念。 

讲述山城故事

本次版博会,清川至物将带来多个成熟且备受欢迎的文创系列。堪称一场“山城故事的立体叙事”。

其中,“山城环游记”系列以立体画、金属书签等形式,将洪崖洞、解放碑、李子坝等标志性元素转化为精致伴手礼,成为游客“打卡”重庆的独特记忆载体。这不仅是对城市地标的复刻,更是对游客情感记忆的实体化封装。

而“三峡博物馆”系列则展现了更深层的文化转译能力。该系列以博物馆展线为时空骨架,将千年文物转化为鲜活的市井角色,构建了一座“可漫步的纸上博物馆”。通过文物拟人化与历史场景动态化的手法,把静态的文明碎片重组为流动的长江文明史诗,让观众在方寸之间完成从“观展者”到“时空旅人”的身份蜕变。

此外,源自潮玩工作室的“莫子(MOZ)”IP,则展现了品牌更广阔的想象力。其灵感源于对人在不同环境下思考与改变的观察,在海上他是勇往直前的船长,在森林里他是喜欢冒险的狼王,是一个承载着热情与奔放的浪漫冒险家。

坚守版权保护

在创意迸发的背后,清川至物高度重视版权登记。

“版权登记证书是国家权威机构对作品权属的初步证明,更是提升作品商业价值的基础。”然而,创业之路也面临现实挑战,公司销售胡宇琨坦言,当前文创行业普遍存在“盗版横行、衍生侵权难以界定、维权成本高”等困境。

尽管如此,他们坚信“版权”与“创意变现”是相互促进的紧密关系。“版权是创意成果的法律保障,为创意变现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动力;创意变现则是版权价值的具体体现,通过市场运作让版权的价值得以最大化实现。”

面向未来,清川至物已规划出更广阔的蓝图。其旗下的AMIGOTE潮玩工作室将持续推进原创IP的孵化与授权,积极探索与国际文化机构、品牌的合作,推动“文化出海”。在跨界合作方面,公司也表示将凭借其设计研发优势,与科技、时尚等不同行业的企业展开联动,开发更具互动性与时尚感的文创产品。

通过此次版博会,清川至物不仅希望展示重庆文创的独特魅力,更期待与各界同行交流合作,共同探索版权时代下文化创意产业的无限可能。

来源: 第1眼TV-华龙网

主办单位:重庆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