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渝台视窗 > 重庆资讯

着力提升市民法治素养 重庆紧盯重点群体把普法落到关键处

发布时间:2025-10-11 20:52:13

第1眼TV-华龙网讯(记者 唐雨)如今,越来越多的群众在遇到物业纠纷、工资拖欠等问题时,会首先想到运用法律途径去解决。过去五年,重庆在提升市民法治素养、引导群众依法维权方面有哪些举措和成效? 

10月11日,在“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  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重庆篇章”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重庆司法行政高质量发展成效发布会上,市司法局局长种及灵对此问题进行了相关解答。 

种及灵介绍,五年来,市司法局着力提升市民法治素养,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社会氛围日益浓厚。主要抓了三个方面的工作:

首先紧盯重点群体,把普法落到关键处。市司法局针对“一老一小”、务工群众等重点群体开展精准普法。面向学生,采用法治情景剧等形式,常态化开展防霸凌、防拐骗宣传教育,引导全市400余万名中小学生强化自我保护意识;面向务工群众,重点讲解欠薪维权、工伤赔偿等知识,惠及160余万人;面向老年人,围绕养老诈骗、遗产继承等主题,通过开展院坝会、茶话会等形式,开展普法活动3万余场。

其次聚焦民生热点,把普法讲到点子上。市司法局在普法当中坚持用大白话讲透法律热点,让群众听得懂、用得上。比如,围绕强行劝酒的真实案例,在法治宣传中通过精准剖析过度劝酒者需承担的法律责任,厘清“情分”与“本分”的法律边界;又比如,围绕守护“头顶上的安全”,广泛宣传高空抛物的危害和后果,引导群众“心有所敬,行有所止”;围绕物业纠纷,组织物业企业与居民围坐一堂,讲清物业服务关系中的权利和义务,让双方共建美好家园。

最后建好服务网络,把普法送到家门口。五年来,市司法局统筹了线上和线下资源,打造百姓身边的法治服务圈。线下,建成了1035个司法所、115个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2000多个“法律之家”,培育“法律明白人”5.9万余名;线上,“重庆村(居)法务”平台注册用户超过276万,日均服务2000余人次。南川区“法律之家”年均为新农人主播提供合同审查、产权保护等服务520余件,有效护航了乡村产业发展。

来源: 第1眼TV-华龙网

主办单位:重庆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