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在全球贸易格局深度调整、内需市场潜力持续释放的当下,外贸依存度较高的产业如何通过拓展内销实现转型突围,成为观察中国经济韧性的重要窗口。广东作为外贸大省,众多产业在全球化浪潮中崛起,却也面临着海外市场波动带来的挑战。南方网联合广东省商务厅推出“粤贸一线观”系列产业观察,聚焦广东外贸依存度较高产业的转型实践,展现广东外贸产业在风浪中破题的韧性与智慧。
机器人“走街串巷”分发爆米花、大型机械臂精准“拿捏”毫米级货物、大负载机器人轻松负重80公斤……在2025年9月23至27日举行的第二十五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以下简称“工博会”)上,广东工业机器人凭多场景适用、多任务执行、多性能适配的特点与优异表现,成为展会“大明星”。
当今世界,全球贸易环境正发生深刻变化。在传统工业机器人遇到更多挑战时,广东“智”造已率先融合人工智能、具身智能等前沿技术,推动产品焕新升级,在提升贸易竞争力的同时,也为行业探索发展方向。
产品“不基础”,更要登台唱大戏。此次扎堆亮相工博会,正是广东工业机器人借力专业展会平台积极展示自我、链接海内外优质资源的生动实践。今年以来,多场“粤贸全国”活动相继举行,为粤企粤品拓圈子、寻销路,依托展会,广东企业正为自身内外贸一体化发展开辟新天地。
技术赋能,锻造产业长板优势
随着科技快速发展、全球竞争加剧,工业自动化已成为提升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增强竞争力的关键手段。工业机器人作为自动化生产的核心设备之一,对推动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广东是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先行地、实验区,是全国制造大省,勇于探索创新的精神和制造业发展的需求,推动广东率先在工业机器人领域展开探索。2015年,广东印发《广东省智能制造发展规划(2015-2025年)》,提前布局机器人产业。经过十年发展,2024年,广东的工业机器人年产量超24万套,占全国44%,连续5年居全国第一。当前,广东省已成为我国最大的智能机器人产业聚集区。
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具身智能等新技术兴起,广东工业机器人产业也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工博会上,深圳市越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带来了企业在具身工业领域的最新成果,智能艾灸机器人、人形机器人DOBOT ATOM II、轮式人形机器人ATOM-M等产品,展现了广东工业机器人在多种应用场景下的优越性能和与任务的高度适配;华盛控智能科技(广东)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盛控”)首次参展,拿出了完整的工业协作机器人产品线,为企业提升生产效率、节约综合成本提供新方案;广州市昊志机电股份有限公司展出具身智能一体化关节模组解决方案,在谐波减速器、高精度编码器、一体化关节模组等工业机器人关键部件上实现国产化替代……
借技术东风,广东工业机器人已踏上从“制造”到“智造”的进阶之路,在为产业高质量发展筑牢技术根基的同时,也以“技术领先+性能差异化”的产品长板,让广东工业机器人产业在日渐激烈的竞争中形成独特市场竞争优势。
差异竞争,内外协同稳健发展
在广东工业机器人不断更新迭代的同时,国内外贸易环境也发生了深刻变化。在海外,部分国家的技术壁垒与贸易保护政策提高中国工业机器人准入门槛,新兴市场对高性价比产品的需求也为产业带来新的挑战;在国内,长三角等区域产业集群正加速崛起,让广东工业机器人产业感受到更强的竞争压力。
面对挑战,广东工业机器人企业以产品为核心,针对海内外市场的不同需求,各自发挥优势,精准服务市场,主动形成差异化竞争,“内外协同”走出一条更稳健的破局之道。
工博会上,广东华沿机器人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沿机器人”)近300平方米的展位更全面地展示了这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实力。此次展会上,华沿机器人展出的S60大负载协作机器人,各项数据均打破行业极限。2024年,华沿协作机器人出口额位居国产品牌榜首,公司CEO王光能表示,未来,华沿机器人将进一步瞄准海外中高端市场,用过硬实力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广东品牌。
将目光落在国内市场,汽车工业、电子制造、机械装备制造、物流仓储等领域都是工业机器人大展拳脚的天地,随着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步伐不断加快,正在“脱胎换骨”的“旧”产业也亟待更“新”的工业机器人赋能,带来广阔市场。作为广东的机器人“七剑客”之一的广东拓斯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就瞄准国内有转型升级需求的企业,为它们提供整厂升级服务,围绕装备智能化、产线自动化、管理信息化和决策数据化四大核心维度布局工业机器人,在提升企业工业机器人内销的同时,助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展会赋能,政企携手拓圈破局
酒香也怕巷子深,在广东工业机器人做强内外贸的过程中,以工博会为代表的专业展会已成为企业链接资源、展示实力的纽带与窗口。
对首次参展的华盛控来说,工博会就像一个巨大的“秀场”,是企业集中展示技术实力与产品矩阵的优质平台。相关负责人表示,华盛控将以工博会为新起点,逐步参与全球工业机器人市场的竞争与合作,不断构建企业在全球工业机器人领域的影响力。
作为全球工业顶级盛会之一,工博会不仅是企业的“秀场”,更是海内外客户的“大卖场”。据统计,本次工博会约有102个国家和地区的国际买家到场,为广东企业稳外贸、拓内销带来广阔机遇。
抓住展会这一关键载体,今年,广东省商务厅精心筛选、发布“粤贸全国”展会目录,将工博会等专业展览纳入其中,助力企业精准参展,借展会“跳板”助力企业跃向更广阔的贸易蓝海。
在展会之外,“粤贸全国”作为广东省推进贸易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和品牌工程,4年来累计撬动超2100亿元意向成交额,助力15万家企业在全球贸易浪潮下转型,成为广东企业有效应对当前外部经贸环境变化,化解外贸企业经营压力的重要支撑。
从技术筑基到贸易破局、从展会搭台到活动赋能,广东工业机器人产业的发展,始终紧扣“创新”与“开放”,也离不开政府的支持与护航。未来,随着人工智能、具身智能等技术的进一步渗透,“粤贸全国”“广东外贸优品中华行”等活动持续优化内外贸易渠道,广东工业机器人产业将为全球制造业转型升级,贡献更多“中国智慧”与“广东方案”。
南方网、粤学习记者 高雅雅
来源:南方网
广东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投稿邮箱:gdtb2024@163.com 华夏经纬网络信息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