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陕台视窗 > 陕西新闻

临潼区构建野生鸟类保护全链条治理体系

发布时间:2025-10-13 15:43:32

  前不久,西安市临潼区举办第四期“秦岭大讲堂”,解读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条例、规划及产业准入清单,让基层干部对秦岭保护政策法规理解更深入、执行更有据。“要守住鸟类生存的安全线,仅靠监管部门还不够。要推动保护理念普及,让‘不非法买卖鸟、不伤害鸟’成为大众的自觉行动。”10月10日,临潼区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和综合执法局副局长张欢说。

  自西安市开展野生鸟类贩卖整治专项行动以来,临潼区聚焦源头监管、运寄监管、市场监管、养鸟监管、案件查办、宣传教育和机制建设七大核心任务,推动野生鸟类保护从“单点治理”向“系统治理”转型升级,全面巩固“鸟类自由飞翔”生态成果。

  针对鸟类非法流通关键环节,临潼区在交通领域开展“断链行动”,在车站、货场、快递站点等重点区域设场站专班及巡查小组,发动300余名道路养护工担任“流动哨兵”,实时监控、搜集非法运输线索;同步加强公路卡口检查,阻断野生鸟类非法陆运通道。

  临潼区在市场领域开展“清源行动”,对农贸市场、宠物店、餐饮店等区域推行企业“承诺制”,派驻专人常态监管;对餐饮店严格执行“一看三查”(看菜单菜品、查冰箱库存、查后厨加工、查票据来源),对其他经营单位重点核查进货渠道及证照票证,严防非法售卖行为。

  临潼区还组织行业执法力量与基层干部,通过“人工+智能”方式,完成215个村、47个社区、22.92万户居民入户排查,覆盖20.42万亩林地、4.83万亩河流湿地、4.86万亩草地等鸟类栖息地;同步排查3个农贸市场、22个集贸市场、8个摊点、6家繁育企业、216家养殖场、4318家门店、163户电商等交易环节,以及16户快递企业、2301台客货车辆的运输环节,31处绿地公园的遛鸟行为。

  临潼区以“快查快处、精准打击”为目标,建立高效协同的执法机制,压实林业(栖息地监管)、公安(刑事打击)、市场监管(交易监管)、农业农村(养殖监管)、交通运输(运输监管)等部门职责,形成“线索发现—快速核查—联合处置—信息反馈”闭环链条。

  临潼区还打造“线上线下+全民参与”宣教矩阵,坚持“宣教先行、全民护鸟”,构建多维度、沉浸式宣传体系,推出每日更新的“日识一鸟”科普专栏,发布原创宣传视频4部,信息动态获自媒体推送5万余条;利用600辆出租车LED屏、189辆客运班车、95块办公场所电子屏投放标语,在重点场所设立124块警示牌、张贴2000张海报、拉设500条横幅;组织300余名志愿者开展“白+黑”普法(白天巡查普法、傍晚纳凉会宣讲),发放资料5万份。

  “为提高大家对野生鸟类保护的认识,临潼区面向社区干部、网格员等开展‘滴灌式’培训50余场次,提升基层法治素养与应急处置能力。”临潼区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和综合执法局局长袁敏说。(群众新闻记者 郭军)

  来源:群众新闻网

陕西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