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加快推动科技特派员村镇全覆盖
10月11日,记者从省科技厅获悉:“十四五”期间,陕西进一步推动科技创新资源向乡村振兴领域延伸,通过加快推动科技特派员村镇全覆盖,将先进技术、优质资源精准输送至县域产业一线,为乡村发展注入强劲科技动能。
部署科技项目,加快关键技术攻关。2022年开始,陕西统筹11个国家科技特派团,按照“一县一课题”模式,在11个重点帮扶县实施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精准支持县域特色主导产业关键技术研发与集成示范。据统计,2025年,省科技厅共支持乡村振兴项目和重点帮扶县项目137个,优先支持科技特派团专家开展新品种新技术引进、技术难题攻关和产业功能拓展等,推动县域主导产业高质量发展。
开展点面结合式帮扶,推动县域产业创新发展。在面上,陕西通过国家科技特派团和省级科技特派员产业技术服务团双团联动,围绕县域重点产业开展技术帮扶。在点上,陕西组织实施“百名科技特派员助力百村振兴行动”,精准选派100名科技特派员驻村开展“一对一”帮扶,带动村产业和集体经济发展;每年面向全省65个县区选派“三区”科技人才约1000名,开展县域重点产业技术服务。
搭建“线上+线下”服务平台。依托农业科技园区、星创天地、县域科技创新试验示范站等创新创业载体,陕西为科技特派员提供项目孵化、技术研发、成果展示、培训交流等一站式服务。其中,省科技厅与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在杨凌共建全国骨干科技特派员(杨凌)培训基地,围绕现代农业产业发展需求,举办产业技术、成果转化推广等培训班,每年培训人员超4万人次;开发的陕西科技特派员云平台,既是各级科技管理部门的工作平台,也是各级科技特派员开展线上服务的工具平台,形成了“互联网+科技特派员管理+农业科技服务”的新模式。
省科技厅相关负责人介绍,在一系列政策的支持下,全省科技特派员扎根田间地头,精准捕捉生产一线的技术需求,将群众“急难愁盼”变为攻关课题,形成高校院所、企业与乡村“需求—攻关—转化”的闭环,实现了一系列关键技术的突破与示范带动,培育了一批懂技术、会经营的“土专家”“田秀才”,推动产业蓬勃发展。(群众新闻记者 张梅)
来源:群众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