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陕台视窗 > 陕西新闻

大学里的“航空、航天、航海”课堂——走进西北工业大学军工素质教育实践中心(博物馆)

发布时间:2025-10-13 15:54:40

  10月8日,在西北工业大学军工素质教育实践中心(博物馆)室外展场,一架庞大的运-20物理样机引人注目。参观者王晓岚说:“我在九三阅兵直播中见过运-20。今天,运-20物理样机近在眼前,太震撼了!”

  西北工业大学是一所以航空、航天、航海等领域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为特色的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正在建设的军工素质教育实践中心(博物馆)以展示我国三航科技发展成就、服务人才培养和教学实践为目标。该中心由室内展馆和室外展场组成。室内展馆总面积约1.3万平方米,规划的航空馆、航天馆、航海馆、发动机馆、无人机馆正在建设中;室外展场面积约4万平方米,规划建设航空、航天、航海展区,集中展示我国历代各型三航整机装备。

  在室外展场航空展区,米格-15比斯、歼-6甲、歼-7、歼-8、直-5、强-5、初教-6、歼教-7等飞机列队而立。“米格-15比斯战斗机曾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大放异彩。歼-8的诞生,标志着我国正式迈入自主研发高空高速战斗机的时代。轰-6甲曾在新型武器试验中立下功勋。这架在研制阶段制造的全尺寸、多功能物理样机,在运-20研制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工作人员滕迪介绍。如今,这架运-20物理样机成为西北工业大学面向社会开展国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宣传载体。

  不远处,“东风二号”导弹以飞行姿态巍然耸立。“‘东风二号’导弹是我国独立自主研制的首型弹道导弹。”滕迪向参观者介绍。“东风二号”研制期间,西北工业大学响应国家号召,积极参与其中并发挥作用。聂荣臻元帅非常关心西北工业大学的发展,为了支持学校开展相关专业的教学与科学研究,1962年底,他亲自下令将这枚完成静力试验的“东风二号”导弹赠送给西北工业大学。

  在即将建成的航空馆内,“延安一号”轻型飞机高悬中央,歼-6展翅欲飞,歼-10傲然挺立。参观者在这里看到的,不只是一架架飞机,更是一段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1958年,西北工业大学400余名师生仅用150天便完成了“延安一号”轻型飞机除发动机外,从设计、制造到首飞前的全过程。“延安一号”轻型飞机于1958年12月3日在西安西关机场成功首飞。“延安一号”是一架轻型多用途飞机,可用于农林作业、医疗救护、跳伞运动和客货运输。“延安一号”轻型飞机的成功研制,使西北工业大学积累了飞机研制的经验、培养了优秀航空科技人才。

  除了“硬核”展品,该校军工素质教育实践中心(博物馆)还以“科学与艺术”为主题打造艺术厅。这里曾举办时空探索——当代艺术邀请展、御风行——三航科技油画展等大型展览。艺术家以绘画、影像、装置等形式,聚焦“科技中的艺术”和“艺术中的科技”等内容。

  西北工业大学军工素质教育实践中心(博物馆)的建设得到了各界支持。2022年至今,学校征集到8000多件三航藏品。从史料、部件到运-20物理样机这样的大国重器,丰富的展品不仅展示科技的迭代发展,还展现我国三航领域从“仿制跟踪”到“自主研制”再到“创新发展”的奋斗历程。

  目前,该校的军工素质教育实践中心(博物馆)已成为公众了解三航科技成就的重要窗口。2024年,该中心的部分展馆开始对外开放,两年来每年暑期参观人数超40万人。

  “这不仅是一座博物馆,还是集教学实践、科普教育、文化传承于一体的生动课堂。”该中心建设负责人李小聪介绍,军工素质教育实践中心(博物馆)遵循“以实物展示三航科技演进史”的理念开展建设,是助力学校总师型人才培养的重要平台,更是学校对外交流的窗口、服务社会的阵地。(群众新闻记者 杜玮)

  来源:群众新闻网

陕西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