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分钟响应、半小时达!重庆建起一张覆盖全市的救援力量网
第1眼TV-华龙网讯(记者 梁浩楠)10月14日,“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 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重庆篇章”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重庆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成效新闻发布会上,市应急管理局副局长邹瑜介绍,作为一项重点任务,重庆安全韧性城市建设可概括为“一个目标、四个措施”。
“一个目标”就是平时能够防得住风险,遇灾时能扛得住冲击,灾后能快速恢复元气。
“四个措施”:一是坚持协同作战,平时由市安委会、市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统筹规划,急时“森林草原防灭火、防汛抗旱、抗震救灾和地质灾害救援”三个专项指挥部迅速响应,危险化学品、矿山等17个安全生产专业委员会,汛旱灾害防治、地质灾害防治、森林草原火灾防治等7个自然灾害专项委员会协同作战,实现从“平时防控”到“急时应战”的无缝切换。把安全责任落实到了最前线,比如引导企业给一线员工制发风险清单、职责清单、操作规程卡和应急处置卡,让他们清清楚楚地知道“风险在哪里、职责是什么、要怎么处置”。
二是坚持预防在前,核心是构建风险闭环管控机制,建立覆盖风险研判、监测预警等八个环节的“防火墙”,特别是在源头管控上,重庆将安全韧性要求纳入国土空间规划,严格产业准入,守护好长江生态岸线;通过常态化隐患排查,两年累计整治重大事故隐患5.6万条,治理危岩、易涝点登锋陷3万余处,真正把工作做在了灾害发生之前。
三是打造应急铁军。“人强家伙硬”,这些年重庆建起一张覆盖全市的救援力量网,在群众身边筑起三层守护:队员就在身边,十分钟响应;救援就在周围,半小时到达;空中力量,能保证一小时跨区域到位;同时突出指挥调度、立体通信、空天地协同等6大能力,配备“高精尖”和“小快轻”装备,现在水下能潜得更深,水上能吊起更重的东西,排涝能力也大大增强。
四是筑牢“城市生命线”。重庆推动双水源、双电源建设,开展燃气管道更新改造,建成了覆盖全域的地下管线数字孪生系统,中心城区人口密集区域燃气、供水、排水、油气长输“四类”管线数字孪生率达100%,全市管线挖损事故发生率下降约70%,城市公共供水管网漏损率低于8.83%。
此外,重庆还依托“数字应急”平台,实现了风险“一图统览”、指令“一键智达”,让风险识别更精准、决策更科学。“十五五”重庆将把安全韧性城市的建设作为一个核心目标,再进一步加强体系建设,提升能力,让城市更安全、让百姓更安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