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渝台视窗 > 重庆资讯

重庆市场监管“十四五”成绩单出炉 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等17项指标提前完成

发布时间:2025-10-15 19:15:31

第1眼TV-华龙网讯(首席记者 冯珊)10月15日,重庆市政府新闻办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  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重庆篇章”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本场发布会主题是介绍“十四五”时期重庆市场监管高质量发展成效。会上,市市场监管局党组书记、局长郑立伟介绍,市场监管“十四五”规划明确的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等17项指标提前完成。

五年来,着力优化营商环境,经营主体创业创新更加活跃。构建“渝悦易企办”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对企业开办、变更、迁移、注销等事项进行了流程再造,优化“一件事”联办服务。目前,新设企业一日办结率99.99%,全程网办率99.61%;经营主体的数量从五年前的300万户增长到目前的383万户,创业创新的便利度和积极性显著提升。针对个体工商户发展需求,实施了分型分类精准帮扶,在规模提升方面,推动1.23万户个体工商户转型为企业;在资金支持方面,通过信用融资渠道为个体工商户提供250亿元资金保障,一系列举措为个体工商户实现“稳经营、扩规模、促发展”,提供了实实在在的帮助。规范涉企行政检查,对信息公示、广告发布等19个检查事项实行“无事不扰”,占市场监管领域涉企检查事项总数的30.6%。除投诉举报、线索核查、监测预警外,原则上不入企检查,更好地让经营主体专注于发展。

以川渝市场监管一体化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企业跨省经营发展更加畅通公平。深化市场准入“异地同标”,川渝地区企业和群众异地申请办理营业执照,从“两地跑”变为“就近办”“网上办”,累计互办互发营业执照871户。破除市场隐性门槛,常态化开展川渝公平竞争审查第三方评估交叉互评,发现并纠正招标采购、招商引资等妨碍公平竞争的政策措施76件,避免地方政府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在监管执法方面,川渝两地也正在推动“标准一样、响应同步”。比如,出台了28种常见违法行为的行政处罚裁量规则,对食品安全、价格等与群众密切相关的问题,根据危害大小、当事人配合程度,科学确定处罚尺度,既防止“过罚不当”,也不让违法者有机可乘。

聚力涵养市场生态,市场运行更规范、群众消费更舒心。强化公平竞争审查,集中清理存量政策措施文件1.13万件、修订废止277件,审查新增的政策措施2.47万件,从源头上防止行政机关出台排除和限制竞争的政策措施,为经营主体发展营造更加公平的竞争环境。加大执法力度,查处计量、广告等领域违法案件11万件,教育医疗等民生领域“乱收费”、加油站“缺斤少两”等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得到重拳整治。加强合规经营指导,开展信用普法培训1000余场次、受益主体9万余户次,从源头防止侵害群众权益的经营行为发生。畅通维权渠道,登记处理114万件投诉举报,为消费者挽回损失6.2亿元,切实解决好群众消费方面的“后顾之忧”。

“工作的成效可以从一个数据来体现,在中消协对全国100个城市消费者满意度测评的排名,重庆从2021年的78名提升到目前的23名。”郑立伟说道。

不断夯实质量基础设施,“重庆造”质量更优、公共服务体验更好。一体推进质量强市、标准强市建设,建成产业计量测试中心13家、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平台80个,主导或参与制修订国际标准23项、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1876项,发布轨道交通、养老服务等地方标准962项,通过质量管理、品牌建设、检验检测等帮扶,培育一批质量示范,带动产业链上下游“质量共赢”,我市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达到90.6,公共服务质量指数达到77.32,整体的质量水平步入了全国前列。近年来,重庆秋田齿轮、中国汽研先后获得了中国质量奖提名奖,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等3个项目入选全国百个质量强链重点项目,重庆企业的影响力和产业竞争力迈上新台阶。

守牢市场监管领域安全底线,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保障更加有力。强化食品安全“产、销、储、运、餐”全链条监管,扎实开展农村假冒伪劣食品、校园食品安全等专项治理行动50余次,组织了750余场食品安全“你点我检”活动,23万余名群众通过“点单检测”了解米面油肉蛋奶等安全状况,群众“舌尖上的安全”更有保障。常态化开展药品安全风险排查、研判、预警、处置,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抽检合格率从98.61%上升到99.71%。深入开展电梯安全筑底三年行动、燃气压力管道“带病运行”专项治理等10余项整治行动,全市燃气压力管道更新改造法定检验率100%,万台特种设备死亡率0.02%、在全国处于比较低的水平,让群众身边的特种设备运行更安全。前移关口保障产品质量,加大电动自行车、儿童玩具等产品监督抽查力度,从源头拦截了5805批次不合格产品,坚决守护好群众日用消费品质量安全。

持续健全市场监管体系,服务企业和群众更加精准高效。补齐了反不正当竞争、特种设备安全等领域5部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的“短板”,制定了涵盖市场监管全领域的8类行政权力裁量权基准,相当于给行政权力上了一个“紧箍咒”,最大限度保证公正执法,防范“类案不同罚”。用数字赋能企业发展,加快打造渝企在线、水电气收费智管等一批应用场景。比如,上线“渝食安”综合场景,实现了学校和养老机构食堂“互联网+明厨亮灶”覆盖率分别达95.65%和89.43%,实现后厨远程监控,风险隐患识别自动化、整改效率提高1倍以上,让“一老一小”吃得更健康、更放心。

来源: 第1眼TV-华龙网

主办单位:重庆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