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关公文化 聚力文商融合——山西运城第36届关公文化旅游节侧记
当解州关帝祖庙的古柏在秋风中摇曳,默默诉说着关公故事的源远流长;当冲刺5A的关公故里文化旅游景区,用现代科技碰撞传统文化,生动演绎出忠义精神的崭新模样;当海内外游客齐聚关圣文化广场,以赤诚之心共赴一场跨越时空的忠义之约……这一切无不印证着时至今日,关公故事始终动人,依旧鲜活如初;关公文化从未褪色,愈发历久弥新。
9月23日至25日,山西运城第36届关公文化旅游节在运城关圣文化广场举行。作为新获“山西省文化传承发展典型案例”后的首次整体亮相,这场以“弘扬关公文化 聚力文商融合”为主题的盛会,不仅是一场跨越古今的文化对话,更是一场对忠义精神的深沉追寻,一场文化、商业与时代脉搏的共振交融。
[ 弘扬关公文化 ]
拓宽文化传播辐射圈
何以关公?忠义仁勇。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关公文化跨越千年、薪火相传,已成为增进全球华人情感认同、文化认同、民族认同的精神纽带。
今年以来,运城遵照省委、省政府部署,全力打造全省文商旅游热点门户,将弘扬关公文化、做强关公文旅品牌作为重要切入点,在悉心保护中坚守历史文脉,在宣传阐释中彰显时代价值,在人文交流中构筑精神家园。本届文化旅游节在承续往届精髓的基础上,重点突出数字赋能、多元表达与文商融合三大特色。
开幕式上,一系列“首次”举措亮点十足:首次通过央视向全球168个国家和地区发行外宣纪录片《何以关公》,让关公文化登上世界舞台;首次在关帝祖庙设立全球性“关公文化展示中心”,为文化传承搭建实体载体;首次发布《关圣神话》《好运之城好运来》两首主题歌曲,以音乐为媒传递关公精神。这些创新实践,不仅让关公文化绽放时代光芒,更彰显了运城作为文化大市的责任担当。
“天下关庙,今归故里”,本届文化旅游节中,“祖庙祭堂——天下关庙归故里”揭牌仪式备受瞩目。河南洛阳关林、湖北当阳关陵、新加坡广寿堂等9家海内外代表性关庙负责人亲临现场,共同见证这一时刻。作为“关庙之祖、武庙之冠”,解州关帝祖庙今年首次在全球遴选9家兼具地域性、民族性、功能性与文化性的关帝庙,将各庙文创产品、民俗风物集中陈列于祖庙,并专门设立“祖庙祭堂”。这既是九九归一的共鸣、万里归根的夙愿,更是新时代赓续关公文化的民族呼唤。按照规划,未来将有99家全球关帝庙在此展示,最终形成关公文化博览园,既照亮全球关公崇拜者的寻根之路,也为关公文化传播按下“加速键”。
同期举行的“关公文化交流基地”授牌仪式意义深远。近年来,解州关帝祖庙、关公文化研究院已在全球多地遴选众多关帝宫庙和研究机构共建交流基地,今年陕西榆林关帝庙、四川绵竹关帝庙等7家代表性关庙加入其中。“此次授牌是责任更是使命,我们将继续以弘扬关公文化为己任,把‘忠义仁勇’的文化内核转化为增进交流、增强认同、促进发展的精神力量。”四川绵竹关帝庙管委会负责人李静表示。
“运城市关公文化研究会”授牌仪式同样令人振奋。今年1月,原运城关公研究会正式更名并增加职能,凝聚起更广泛的研究力量,助力从多维度、深层次挖掘关公文化的时代价值。
河东云长,天下关公。本届文化旅游节,运城通过丰富精彩的活动,深入挖掘关公文化的民族、道德、经济、社会、国际价值,全方位讲好关公故事、运城故事,推动关公文化更好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与影响力,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凝聚磅礴力量。
[ 汇聚多元表达 ]
拓展文化传承新路径
蒲剧铿锵开唱,关公忠义精神代代传扬;两岸书画摄影展笔墨映彩,同源文化厚植心间;关公文化主题讲论会思想激荡,传统文化价值愈发鲜明……关公文化旅游节不仅是运城对关公文化根脉的自觉延续与创新激活,更成为向世界展示关公文化独特魅力的重要窗口。
运城市依托自身丰富的文化资源,积极推动关公文化研究走向深入,探寻文化本源,挖掘内在价值观与精神特质,通过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既为人们带来沉浸式的文化体验旅程,也引发了一场穿越千年的文化共鸣。
“挥偃月扫群雄气贯霄汉,卧蚕眉丹凤眼忠义齐天……”当慷慨激昂的唱词响起,舞台上的恢宏场景瞬间将观众带入东汉末年的烽火狼烟。这个九月,蒲剧不再局限于舞台艺术,更成为通往忠义世界的门户。3大场地连续7天演出,围绕不同主题展开,实现“日日有戏、处处精彩”。
作为第36届关公文化旅游节的重要组成部分,蒲剧这一古老剧种焕发新生机,既保留传统经典,又创新表现形式。本届蒲剧艺术周内容涵盖蒲剧历史、经典剧目,同时融入城市高质量发展、“一城两区三门户”建设、“好运之城”文旅发展等内容,覆盖传统文化弘扬、社会民生多个领域,深刻诠释了“戏聚广场”的内涵。
走出剧场,2025年“忠义千秋”海峡两岸关公文化书画摄影展同样引人入胜。此次展览共收到海峡两岸2578件投稿作品,涵盖书法、国画、摄影三大门类。步入展厅,翰墨飘香,一件件作品或笔走龙蛇、或丹青溢彩、或光影动人,字里行间、画面之中满含对关公文化的敬仰。海峡两岸关公文化书画展已连续举办7年,今年在延续传统的基础上首次融入摄影元素,借助镜头真实直观的叙事力量,生动呈现两岸同源的文化基因,进一步增强了两岸同胞的情感共鸣与文化认同。
民间文艺也在此刻百花齐放,第八届“我有拿手戏”群众文艺展演从全市各县(市、区)层层推选民间文艺节目,组织集中展演,让关公文化旅游节真正成为“文化的盛宴、群众的节日”。展演现场如火如荼,每一支团队、每一首民歌、每一段舞蹈,都源自这片土地淳朴热烈的民风,尽显民间文化活力。
文化的传承,需要民间的热情参与,也离不开学界的深度思考。9月24日,以“关公文化与民间信仰”为主题的关公文化主题讲论会在运城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200余名专家学者、关公文化组织代表、关公文化交流基地代表、论文作者代表及宣传文化系统代表齐聚一堂,采用“讲论+评议”的形式,围绕关公文化传承发展展开深度对话,为运城进一步擦亮关公文化这张亮丽名片注入了新动能。
关公文化旅游节经过36载的坚守与创新,不仅让传统文化“活”在了当下,更搭建起了连接过去与未来、本土与世界、民众与学界的桥梁。运城正以关公文化为纽带,在传承中创新,在交流中发展,让关公精神跨越时空、影响深远,让河东大地的文化魅力在新时代绽放更耀眼的光芒。
[ 激活文旅业态 ]
打造文商融合新标杆
“客官里面请!”随着馆内“店小二”的一声吆喝,十多名观众穿戴好智能装备,步入XR全感互动电影《千古云长?关帝伏魔》的现场,跟随NPC角色开启了一场关公降妖伏魔的冒险之旅。
在运城,游客不仅能沉浸于XR全感互动电影,感受关公故事的震撼演绎;还能观赏关公主题山体激光秀,领略关公形象的璀璨呈现;更可漫步全球关公文化交流展,探寻关公文化的深厚底蕴。近年来,运城紧紧围绕“关公故里”品牌建设核心,通过全面提升文物活化利用水平、深入挖掘文物资源、丰富文化产品供给等举措,全面提升“关公故里”文商融合的广度与深度。
为给游客带来“可观、可玩、可享”的高品质游览体验,关公故里文化旅游景区进行了全方位升级,景区精心打造了关公文化博物馆,创新推出关公实景剧,还研发了千余款特色文创产品,凭借丰富的业态、珍贵的文物和专业的服务,以古老与现代交融的新姿态,焕发出全新的时代光彩。
智能科技太空舱将270度山水美景揽入怀中,五龙峪生态休闲区新增未来感项目,让“白天游祖庙,晚上看星空”的全新体验成为现实;关公故里文化旅游景区微信小程序全新上线,从提前在线购票、预订酒店,到游玩时查询景区概况,一站式功能全程满足游客出行需求;剪纸关公贴、崇宁殿流沙贴等冰箱贴造型精巧,毛茸茸的虎头帽可爱俏皮,这些融传统与现代于一体的文创,早已超越物件本身,成为承载关公文化与精神的重要载体……
当生态游览与智慧服务为文旅体验打下坚实基础,“舌尖上的运城”则让关公文化旅游节更添烟火气。9月20日至25日,河东美食荟在盬街、关公故里文化旅游景区等处联动举办。这场汇集河东特色名吃的盛宴,不仅展现着新时代的“味道运城”,还同步开设非遗展区、安排戏曲表演,进一步丰富场景业态、增强城市“烟火气”,在提升特色餐饮品牌影响力的同时,推动“餐饮+文旅体”融合发展,助力打造城市文商旅消费新地标。
除了丰富的体验活动,本届关公文化旅游节还深入挖掘关公文化内涵,推动文化与商业有机融合。9月23日,伴随着非遗节目《关公出征》中关公挥刀上阵的精彩表演,山西运城第36届关公文化旅游节运城市文旅产业招商引资推介会顺利举行,总签约金额达21.5亿元。推介会上,运城重点推出十余个成熟代表性项目,构建起梯度投资生态,为不同投资者提供多元选择,现场共签约12个项目,其中印象盐湖——盐池天境项目、永乐宫全面提升赋能投资项目、周仓文化园二期工程等备受关注。
从海峡两岸的文化共鸣到全球关公文化基地的智慧汇聚,从传统仪式的薪火相传到现代文旅产业的创新突破,第36届关公文化旅游节如同一扇窗口,让人们清晰看到运城如何让“关公文化”这张金名片既保留历史厚度,又焕发生机与活力。当忠义文化遇上发展新机,这座“好运之城”正以文引流、以旅聚势、以商增值,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阔步前行。
本版文字:周明飞
来源: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