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群众节约就医费用3.25亿元 重庆“医检互认”应用已累计互认151万多人次
第1眼TV-华龙网讯(记者 唐雨)目前,重庆已有“医检互认”等多个数字应用上线推广使用。那么,重庆如何用数智赋能,来改善群众的就医感受?
10月16日,重庆市政府新闻办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 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重庆篇章”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本场发布会主题是介绍“十四五”时期重庆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成效。发布会上,市卫生健康委党委书记、主任张维斌就该问题进行相关解答。
张维斌介绍,按照数字重庆总体部署,市卫生健康委加快推进数字健康建设,已基本建成了全市统一的数字健康大脑,和覆盖全生命周期的数字健康服务体系,开发上线数字化应用11个,在智慧医疗服务、全域公共卫生智治、提升行业治理能力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首先是数智赋能卫生健康服务改善。比如针对以往群众在不同医院看病,需要重复检查的问题,上线“医检互认”应用,这个应用已嵌入全市7.7万个医生工作站,经过患者授权同意以后,医生可以直接调阅患者在其他医院的检查检验结果,只要符合互认的条件就不用再重复检查检验,这个应用上线以来已累计互认151万多人次,为群众节约就医费用3.25亿元,这为患者既节省了时间,也减少了支出。
同时,重庆“医检互认”还实现了与四川、西藏、新疆等地的219家医疗机构的跨省互认。上线的“健康一生”应用,为居民建立全生命周期的电子健康档案,已建档2853万份。居民可以通过“渝快办”APP,随时查询自己的就诊记录、用药史、检查检验报告等,医生经过患者授权后,也能全面了解患者的健康史,提升诊疗的连续性和精准性。
另外,市卫生健康委还推出“新生儿出生一件事”应用,以往新生儿家长要跑7个部门办理的出生医学证明、预防接种证、户口登记、医保参保等10个事项,现在可以在线“一张表申请、一次性办理”“零跑腿”,办理时长从80天左右压减至5天。上线以来累计办理近20万件,现在有一半以上的新生儿家庭选择了线上办理。
其次是数智赋能提升超大城市公共卫生安全保障能力。目前,已有6个应用在三级数字化城市运行和治理中心贯通。如“疫智防控”应用大幅度提升了传染病风险的早期感知、识别预警和多跨协同处置能力,为建设安全、韧性的城市发挥了积极作用。
另外,市卫生健康委还上线了“智慧急救”应用,将全市187家二级以上医院、895家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550台救护车辆全部纳入,建立起全市统一的急救调度指挥体系,实现“呼叫即就诊、上车即入院”,院前急救响应速度大幅提升,“120” 10秒内接听率、救护车3分钟出车率均位居西部前列。
张维斌表示,接下来,市卫生健康委将加快推动由点成面、聚线成网,迭代完善全生命周期的数字健康应用场景,让人民群众能够享受到更多数字化和人工智能带来的便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