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山民族工作新实践:大寨古村蕴文化 龙凤花海传团结
第1眼TV-华龙网讯(董悠)昨日“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主题文化活动——重庆秀山篇”启动后,第1眼TV-华龙网记者今(16)日继续行走秀山,先后探访龙凤坝镇大寨民族村寨与“龙凤花海·玫瑰之约”景区,在古村非遗与烂漫花海中,感受秀山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扎实实践。
走进龙凤坝镇大寨村,青瓦木楼的土家族传统建筑错落分布,现存30年以上传统民居达222幢。村内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体验馆,全方位展示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成果、地方发展历程及非物质文化遗产。该体验馆不仅是重庆市2024年“三项计划”试点项目,也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试点单位,成为游客了解大寨村民族工作的重要窗口。
沿着石板路前行,“七馆两坊一院”文化设施体系格外亮眼——土家非遗馆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正演示传统技艺;土家茶艺馆飘出阵阵茶香;农耕体验馆内,老农具静静诉说着过往。其中,土家织锦工坊是村寨的“明星点位”,五六名织娘端坐木质织机前,指尖翻飞间,传统纹样渐渐化为围巾、手提包等现代产品。“这是昨天接到的外地订单,织好就能发走。”一名织娘举起半成品笑着说,订单生产模式既实现了土家织锦这一代表性非遗的活态传承,也为村民增收拓宽了渠道。
值得一提的是,大寨村的《新时代村规民约》还入选了川渝两地优秀典型案例,以“小村规”激活乡村治理“大效能”;“四知源”传承杨震“暮夜却金”的廉洁家风,“奉公台”彰显村民奉献精神,共同营造出民族团结、邻里和睦的文明乡风,让这座古村既有文化厚度,更有治理温度。
踏入“龙凤花海·玫瑰之约”景区,第1眼TV-华龙网记者便被景区精心打造的“亲籽缘”石榴园所吸引。园中以三棵枝干相拥的石榴树,象征56个民族如石榴籽般紧密团结。此外,景区还设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团结长廊”,通过丰富的文化展示和精巧的视觉设计,生动呈现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深厚情谊,不少游客在此驻足合影。
而不远处的国防教育基地则充满庄重氛围,陈列的退役坦克、战机等装备,既是国防力量建设的印记回溯,也是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堂,实现“美丽花海”与“强国信念”的完美融合。
此外,景区所在的清溪场街道,是秀山“花灯艺术之乡”和“辰河戏之乡”,节庆期间常会举办民歌展演等民俗活动,浓郁的民族文化魅力吸引着八方游客。
作为秀山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示范平台,“龙凤花海·玫瑰之约”通过文旅深度融合,不仅成为展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重要窗口,更在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促进乡村振兴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渝东南民族地区发展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