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块铝模板的数字蝶变之路
铝模板,即用铝合金制作的建筑模板,能像乐高积木一样组合拼装成不同尺寸的外型,广泛用于建筑主体结构施工。可重复使用300次以上的它,本应是建筑行业的“香饽饽”,但在传统模式下,非标率高、拼装成本高、工程回款不及时等共性难题,却像一道道枷锁困住了产业升级的脚步。
如何为这个全国百亿级产业找到新出路?数智社慧(山西)产业链管理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数智社慧”)给出了答案:用数字技术为铝模板“赋能”,让传统产业在转型中焕发生机。
转机,始于山西数字经济发展的战略布局与企业主动求变的实践探索。《山西省加快推进数字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正式发布,明确提出“推动企业自主有序地将基础设施、平台系统、业务应用等逐步上云”“支持面向重点行业研发工业软件、工业App”的发展方向,为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政策指引。踏着这一政策节拍,数智社慧的数字化转型专家团队将目光投向了铝模板行业。
随着数智社慧成为山西省制造业振兴升级领导小组重点产业链服务专班,这场转型实践愈发深入。团队结合山西传统产业转型的丰富经验,提炼出了一套极具实操性的数字化转型“519体系”,不仅为铝模板行业量身定制了转型方案,更为其他传统产业突破瓶颈提供了“可复制样本”。
如今,在“芯片+区块链+共享仓”模式的加持下,曾经受困于传统模式的铝模板产业,正以全新姿态拥抱高质量发展,书写着山西传统产业的“数字蝶变”故事。
生态重构
从“单打独斗”到“共生共赢”
9月4日,在数智建造模板平台,负责人惊喜正通过PC端查看全国48个共享仓的实时库存。3年前,她带着团队频繁辗转于各大企业协调应收账款,如今依托植入射频芯片的智能铝模板系统,每块模板的位置、使用状态都清晰可查,平安保险承保的动产融资更让她彻底摆脱了现金流焦虑。
“以前接个500万元的订单,还要先垫资300万元买模板,工地用完半年才结款,回款周期长得能拖垮我们企业。”惊喜的话,道出了传统铝模板行业的共同痼疾。
铝模板产业链条长,涉及上游型材厂、生产商,中游贸易商,下游施工方等多个环节。其中,贸易商作为模板流转的关键环节,既要承担采购垫资的重压,又要面对租赁账期长、模板丢失等风险,年资金周转率不足2次,远低于行业健康水平。
2021年,由山西文旅山投集团、山西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中国模板脚手架协会主办的智慧建造铝模产业生态峰会在太原召开。全国铝模行业代表齐聚一堂,就构建产业互联生态展开深入探讨。会上,不仅发布了铝模产业上下游结构图、企业分布图、技术路线图,还形成了行业产品标准手册、编制了铝模产业生态白皮书,为行业转型搭建了交流平台。
与此同时,由数智社慧发起,搭建了数智建造模板产业生态平台,直击行业融资难、回款慢、索赔繁及产品流转低效等痛点,搭建起铝模板产业“数字+产业+金融+学研”一体化链条运作模式。
“制定统一的行业标准是平台建设的难点之一。不同企业的生产工艺、产品规格各异,要让大家接受统一标准并非易事。”数智社慧董事长高喜芳坦言。为此,组建专项调研小组深入180余家企业调研,历经多轮论证,最终形成《数智建造铝模生态平台白皮书》,为行业提供了从设计、生产到运输、回收的全流程规范。
重构后的产业场景,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改变。数智模板产业1.0白皮书显示:模板二次利用率从70%提升至93%,生产的非标件占比由20%降至5%,生产所需的模块种类从496种精简至约136种,二次改模费用从320元/㎡降至210元/㎡。数智模板产业平台2.0显示:实现动产融资新场景,帮助民营企业融资利率从年化率9.5%降至年化率6.2%,实现保险费率0.2%的保险通道,解决了模板在流转过程中丢失的问题,打通了综合汇率6%回款担保通道,解决了回款慢、周期长、周转难的问题,开通模板共享通道,提升了库存模板周转率,从改制费用240元/㎡降至107元/㎡。
该平台对接全国200余家铝模板厂,各项业务通道预收订单达300亿元。
建立信任
给模板办张“数字身份证”
铝模板作为动产,其价值评估、流转追踪一直是行业“老大难”——这既是同行间难以深度合作的障碍,也让金融机构对铝模企业的融资需求望而却步。
“破解之道,不仅在于搭建畅通的平台,更在于让产业上下游建立深度信任。”高喜芳说。而打开信任之门的钥匙,藏在一枚嵌入铝模板的芯片里。
平台联合国内顶尖芯片企业凯路威成立专项研发团队,历时半年多攻坚。“一开始我心里就一个念头:必须啃下‘低成本、高可靠’这块硬骨头。”数智社慧技术研发负责人回忆,彼时行业并非没试过用芯片溯源,但市面上的芯片单价达十几元,一平方米铝模板要装4块,这让利润本就微薄的模板厂难以承受。
“彭博士团队前前后后研发出70多款样品,我们跟着在七八个项目上反复测试。”惊喜记得最清楚的是极端环境测试,“夏天在河南四十多度高温的工地,模板晒得烫手,射频芯片贴上去没多久就发烫,我们守着看数据会不会断;冬天又跑到东北,零下三四十度里,手冻得握不住测试仪器,还得盯着芯片能不能正常工作。”
反复测试后,平台最终确定了一款低价、高效的射频芯片。这枚小小的芯片就像模板的“数字身份证”,能快速读取分布在全国48个共享仓里的模板信息——生产记录、使用轨迹、流转状态等数据一目了然,实现了模板的确权、交割和动态监管。就像快递包裹能被实时追踪一样,每一块铝模板的状态都清晰可见,为银行评估企业资产价值提供了可靠依据。
在此基础上,平台集合多家金融机构,推出模板融资、回款担保、模板托管、租赁调运等核心功能,为产业全生命周期数字化提供了有力支撑。
据了解,该系统的“微创新”效应已远超预期,通过多技术、多主体协同,精准破解了铝模板行业长期存在的流转、信任、资金难题:芯片技术的应用,打通了铝模板“物的流转”关键环节,实现模板位置、状态的实时追踪;区块链技术的嵌入,构建起透明可追溯的信任机制,有效解决了“人的信任”痛点;保险机构与金融机构的深度介入,则进一步畅通“钱的流动”渠道,为行业合作提供资金安全保障。
“这套系统让铝模板从‘固定资产’转变为‘数字资产’,平安保险据此推出动产保险产品,单块模板年保费不足10元,为跨区域铝模板企业合作筑牢了基础。”惊喜说。
今年4月26日,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多部门印发《关于规范供应链金融业务引导供应链信息服务机构更好服务中小企业融资有关事宜的通知》,为铝模板产业发展注入新活力。该政策鼓励商业银行探索供应链脱核模式,利用“数据信用”与“物的信用”支持中小企业融资,这与数智社慧铝模板转型实践高度契合。
“铝模板植入芯片,实现从生产到使用全流程数据追踪,这些真实数据构建起‘数据信用’。同时,基于铝模板本身价值形成的‘物的信用’,为中小企业开展动产质押融资提供可能。”数智社慧方案中心负责人唐猛表示,数智社慧搭建的产业生态平台,促进产业链各环节互利共赢,顺应政策导向,为铝模板行业供应链金融健康发展提供了生动样本。
模式创新
“519体系”提供数字化“药方”
铝模板的蜕变,背后是一套名为“519体系”的数字化转型方法论。这套由数智社慧自主研发的体系,包含5大阶段、19个标准化步骤,如同为传统产业量身定制的“数字基因改造方案”,每个阶段都精准对应产业转型的关键节点,19个步骤更是细化到从需求调研到系统落地的每一个实操环节,让复杂的转型过程有章可循。
“产业升级不是简单‘上云用数’,而是重构生产关系。”“519体系”创始人高喜芳以铝模板行业为例拆解:第一阶段选赛道,瞄准建筑细分领域,规避重资产陷阱,通过市场数据研判筛选出兼具发展潜力与数字化改造空间的赛道;第二阶段圈用户,精准锁定模板厂、贸易商、施工方的需求特征,建立用户画像数据库,为后续方案设计提供依据;第三阶段挖痛点,通过实地走访、座谈会等形式,深度破解金融压款、跨省调度、改模损耗三大症结,形成问题清单与解决方案对照表;第四阶段搭场景,创新“芯片+区块链+共享仓”信任机制,打通数据流通与资产监管的关键链路;第五阶段建系统,构建48仓智能调度平台,实现百万模板“魔术库”精准匹配,提升资源流转效率。目前,“519体系”的理论已在钢构、镁合金等40余条产业链推广,成为我省传统制造业“数实融合”的标杆范式。
“调研和针对性解决方案,是我们破局的‘硬武器’。”高喜芳说,要通过一个系统解决产业链所有问题不现实,他们会找准承上启下的薄弱环节突破。选择试点企业时,必选行业内“腰部”以上、懂行且面临共性问题的企业——“我们就像数字化转型的‘中医’,为行业‘望闻问切’。”
如今,这套数字化转型体系正在多个行业复制推广:在闻喜镁金属产业,通过“政府监管仓+数字仓单”的模式缓解企业原材料囤积压力,实现原材料动态监管与高效调配;在长治文旅项目,整合景区、社区、餐饮等分散资源,构建起本地生活服务平台,推动文旅产业数字化升级。
值得关注的是,数智社慧在数字经济领域的探索还获得了国家层面的认可——其与中国通信企业协会联合申报的“做强做优做大数字经济的路径研究举措”项目,经过严格评审筛选,成功入选国家发展改革委“十五五”规划研究课题。这一里程碑式的突破,不仅印证了企业在数字经济领域的深厚实力与前瞻视野,更意味着山西在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中的实践经验,正逐步上升为可服务于国家战略的理论与路径参考。
从车间到工地,从芯片到生态,一块铝模板的数字蝶变,映照出我省传统产业转型的坚定步伐。当更多产业插上数字翅膀,高质量发展的蓝图正一步步变为现实。
本报记者姚毅
记者手记
一块可重复使用300次的铝模板,曾因运输损耗、资金卡顿,在传统产业链中成为“负担”。如今借由数字技术的赋能,这个百亿级的产业迎来新的发展阶段。由数智社慧主导的这场数字化转型实践,看似是单个领域的突破,实则为万千深陷“效率低、信任弱、融资难”的传统产业,提供了可参考的数字化转型样本。
传统产业的转型困境,从来不是单一环节的梗阻,而是“物的流转”“人的信任”“钱的流动”环环相扣的死结。铝模板行业的痛点极具代表性:贸易商垫资却要面临半年回款周期,铝模板流转中丢失损耗成常态,上下游因信息不对称互相提防。而“芯片+区块链+共享仓”的创新,恰恰精准破解了这一困局。
更值得关注的是,这场蝶变跳出了“就行业论行业”的局限,印证了传统产业转型的两个核心逻辑:其一,“脱核化”信任机制是关键。不再依赖少数核心企业背书,而是靠数据信用构建协作基础,这正契合国家供应链金融政策中“利用数据信用服务中小企业”的导向;其二,“小切口”可撬动“大变革”。从一块铝模板的数字化入手,却能延伸出行业标准重构、生态协同共生的大文章,这种“以点带面”的路径,对制造业、建筑业等重资产领域尤为珍贵。
当铝模板在共享平台安全、规范流转,当昔日的竞争者变成了合作者,一个利他共生的产业共同体模式正在为行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数字世界的浪潮已汹涌而至,是挑战,更是机遇。期待更多“铝模板式”的突破,让数字技术真正成为传统产业焕发生机的“金钥匙”。
来源: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