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
能源低碳转型、先进制造升级、前沿科技应用、现代农业发展……10月10日,省科技厅传来消息,9月以来,该厅联合相关部门围绕上述关键领域,密集举办了系列科技成果路演与对接活动。省内外顶尖高校、科研院所及地方科技部门共同参与,旨在打通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
政府引导,构建科技成果转化“新生态”
科技成果转化是连接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的关键桥梁,更是将“纸”变成“钱”、将“智慧”转化为“价值”的核心环节。省科技厅将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摆在突出位置,主动作为,精准布局,通过组织系列路演活动,构建起“政府引导、市场主导、企业主体、产学研金介用深度融合”的科技成果转化新格局。
连日来,省科技厅以科技成果路演为牵引,汇聚政策制定者、技术研发者、资本持有者、产业应用方和创新服务者等各个方面的力量,推动科技成果高效转化。一方面,促进供需精准对接,让实验室的“青苹果”尽快成长为市场的“红苹果”;另一方面,营造浓厚转化氛围,在全省树立标杆,激发科研人员的转化热情;与此同时,积极服务产业发展,引导科技成果与我省重点产业需求无缝对接,为山西高质量发展提供硬核支撑。
9月28日,2025年太原能源低碳发展论坛能源科技成果路演活动在太原举行。活动汇聚了政府部门、顶尖学府、科研机构及金融机构等多方力量。集中展示了来自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山西煤化所等在化石能源清洁利用、多能融合、氢能与储能等领域的18项重大科技成果,并促成多项合作签约,构建了“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产业孵化”的创新生态链。
高校发力,让“实验室成果”跑向“生产一线”
今年,省内高校主动发挥创新源头作用,推出多场专场路演,通过精准对接、模式创新,推动科研成果与产业、资本高效链接。
9月19日,在太原理工大学迎西校区举办的“校企双进”科技成果对接活动,探索成果转化新机制。路演环节,学校重点推介了“机器人精密谐波减速器关键技术”等3项试行“先使用后付费”的科技成果,“先使用后付费”可降低成果转化风险、增强企业合作信心,引起了参会者的广泛关注。同时,路演现场开展深度对接,环境与生态、矿业工程、新材料等团队与山西三强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对接,集成电路、电气工程、软件等团队与山西通信通达微波技术有限公司等企业开展技术匹配探讨,路演现场“面对面、点对点”的精准对接,极大提升了成果转化的效率和成功率。
除了探索转化机制创新,我省高校还积极推动前沿技术与产业应用精准碰撞。9月8日,省科技厅、省发改委、省工信厅、省能源局等厅局共同组织科技成果路演中北大学专场活动。中北大学遴选工业智能、气象监测等领域6项高水平成果参加路演。省重点制造企业与“智能重构工业测控网络”团队达成初步合作意向,进行成果技术应用验证。3家投资机构围绕“高可靠性气象仪”项目,与团队深入沟通投融资方案,探讨商业化推广路径。2家公司与“生物降解缓控释复合肥”行了深入的交流,就进一步产业化和新产品研发达成意向。本次路演帮助高校科研团队精准把握市场需求,推动更多“实验室里的成果”走向“生产第一线”。
不同高校也根据自身学科优势,打造差异化路演场景。9月24日,山西大学会议中心内,一场小而精、专而实的科技成果发布及对接活动如期举行。山西大学精心遴选了6项具备较高技术成熟度和明确市场前景的科技成果进行路演,面向环保监测精准需求的“高精度温室气体激光分析仪”,为高端装备制造提供核心支持的“模块化无轴承电机控制解决方案”,助力传统能源产业提质增效的“煤基能源产业数智化监测”等项目进行了展示,来自投资机构、服务机构和相关科技企业的近40位代表与路演团队进行了深入交流。与会企业和投资机构对成果的技术创新性、市场竞争优势及合作模式表现出浓厚兴趣,现场互动热烈,有效促成了科研团队与产业、资本的高效链接。
高校的创新力量还深入农业领域,为山西“特”“优”农业现代化注入科技动能。9月25日,山西农业大学科技成果发布展示暨路演对接活动在晋创谷·农高区举行,本次路演线上线下联动,集中展示了“十四五”期间山西农业大学在农业科技领域的重大成就。其中,“望月冰翠”苹果新品种以200万元实现转化,成为活动现场的一大亮点。展示与路演环节,涵盖特色品种、智慧农机、有机旱作、农产品加工等六大领域的代表性成果集中亮相,如“内陆盐碱土改良新技术”“丘陵山区智能覆膜播种机器人”“晋汾白猪优质肉产业化开发”等项目,充分体现了科技对现代农业全产业链的支撑作用。
山西晚报·山河+记者 武佳
来源:山西新闻网-山西晚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