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纵横山西 > 山西新闻

阳城县多元特色产业驱动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5-10-21 14:27:12

  本报讯 煤炭先进产能占比超过95%,蚕桑产量占华北市八成,陶瓷产品冲进国际市场,山茱萸形成亿元产业链……眼下的阳城,一项项产业活力迸发、生机勃勃。近年来,该县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锚定构建“三个三”现代化产业体系目标加力突破,推动产业特色多元发展,不断打开高质量转型发展新局面。

  作为国家优质化工原料无烟煤生产基地,阳城县深入贯彻“五个一体化”融合发展要求,加快以智能化建设引领煤炭产业提质升级。

  在山西阳城阳泰集团竹林山煤业有限公司,智能化的指挥调度中心与万兆工业环网,实现井上井下5G+光纤万兆环网一体化专网全覆盖,1402智能化掘进工作面更实现了自主导航、自动截割等全流程智能操作。2021年,阳城在这里建成全县第一个5G智能化煤矿。几年时间过去,阳城累计建成智能化矿井7座、智能化工作面49个,使煤炭的先进产能占比超过95%。

  作为历史悠久的“北方蚕乡”,阳城以创新打破传统蚕桑饲育模式,持续放大蚕桑产业规模效应。该县联合山西农业大学(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成功开展小蚕人工饲料育,使蚕茧平均单产突破50公斤,养蚕规模和蚕茧产量分别占到全省90%以上、华北地区80%以上。通过“党支部+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模式,在全县催生出蚕丝被加工、桑葚饮品、蚕桑研学等新业态,形成“茧—丝—茶—果—药—饮—被—服—游”九位一体的生态循环产业链。

  作为底蕴丰厚的“中国建筑琉璃之乡”,阳城紧抓发展机遇,强化技术革新,持续开拓市场,推动产业发展迈入“快车道”。

  在阳城县华冠陶瓷有限公司,数字化生产线实现从原料到烧制的全流程智能控制,能耗显著降低。企业研发的400×800mm、600×1200mm全瓷中板等产品达国际品质。目前,像这样的现代化陶瓷企业阳城有23家,其中规上企业达到11家。特别是倾心打造的“陶瓷琉璃小镇”,有力引领产业集群化、品牌化、高端化发展,推动阳城陶瓷的整体实力持续跃升。

  作为全国四大茱萸产地之一和纬度最北的原产区,阳城突出科技赋能、品牌驱动、文化引领,全方位打响山茱萸特色产业品牌。

  引进培育18家茱萸深加工企业与合作社,建成茱萸博物馆、产业示范园及育苗基地,开发出茱萸酒、口服液、化妆品等20余种产品,连续两年举办“九九重阳话茱萸”活动……阳城全面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拓展产品附加值,目前全县山茱萸年产值近亿元。

  在传统与优势产业齐头并进之际,阳城的新兴产业也在经济技术开发区崛起,为县域经济注入强劲新动能。

  在晋城宏邦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车间,数十台固晶机高速运转,机械臂精准操控0.1毫米的LED晶粒,经十余道工序封装成显示屏核心元器件——单台机器24小时可封装140万颗灯珠。自2024年5月投产以来,工厂满负荷生产赶交期,其产品作为LED显示屏成本最高、用量最大的元器件,已成为阳城新兴产业的“代表作”。

  传统产业升级、主导产业稳固、优势产业提质、新兴产业勃兴,特色多元发展的产业正引领阳城迈入高质量发展新境界。 (武笑 赵馨爽)

  来源: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山西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