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纵横山西 > 山西新闻

晋城市5000多个家庭受益“长护险”

发布时间:2025-10-21 14:28:00

  本报讯 清晨7时,护理员赵雪梅轻手轻脚走进失能老人李丽房间,柔声问道:“阿姨,咱们今天先做个按摩好吗?”这样的温情场景,如今在晋城市5000多个失能家庭中已成为日常。而在3年前,这却是许多家庭不敢想象的奢望。

  改变始于一项制度的探索。2020年9月,晋城市被正式列为第二批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国家试点城市。随后,市政府印发了《关于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实施意见》,并于2021年1月正式启动实施。“按照国家的指导意见,试点阶段我们从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群起步,重点解决重度失能人员的基本护理保障需求,优先保障符合条件的失能老年人、重度残疾人。”市医保局四级调研员赵艺嵘介绍。

  制度的生命力在于科学的设计。晋城市构建了“政策完善、标准引领、服务规范、监管高效”的“长护险”运行体系。在筹资机制上,创新建立了个人、单位、政府等多方共担的多元筹资模式,按照缴费基数的0.3%进行筹资,个人和单位分别缴纳0.15%。为切实减轻用人单位负担,在职人员和退休人员的单位缴费部分由职工医保基金和财政分别进行补贴。在待遇给付方面,提供了居家自主护理、居家上门护理、居家和上门叠加护理、机构护理四种服务形式供选择。重度失能人员可根据自身情况自主选择护理方式,产生的护理费不设起付线,基金支付比例保持在70%左右。值得一提的是,制度还增加了45项护理服务项目,其中基本生活照料类29项、医疗护理类16项,每个项目都明确了服务频次和支付限额,切实保证了重度失能人员的基本护理需求。

  为确保制度的公平性和可持续性,晋城市建立了严格的评估机制和服务规范。评估环节实行视频录像全程留痕,公示制度接受社会监督,服务过程严格按照标准化清单执行。“我们既要保障失能人员享受到优质服务,也要确保基金安全高效运行。”赵艺嵘表示,“通过建立科学评估机制、精准服务保障网络、社商协同运营模式,形成全流程闭环管理。”截至目前,“长护险”制度已惠及5145名失能群众,基金支出超过8400万元,有效缓解了“一人失能、全家失衡”的照护困境。“我们正在建设更加智慧的‘长护险’服务平台,通过信息化手段不断提升服务效率和质量,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让服务更贴心。”

  “长护险”的实施不仅温暖了失能家庭,更催生了一批养老服务机构,带动了养老产业发展,扩大了就业渠道。试点开展以来,全市准入定点护理机构达47家,护理人员1200余名。“在护理队伍建设上,我们正从两方面发力。”赵艺嵘表示,一是引导基层医疗机构参与长护服务,强化基层医护人员的专业支撑作用;二是联合相关部门加强长期照护师培育培训,提升护理人员护理水平。

  随着“长护险”制度的深入推进,其社会效益正在不断显现。越来越多的失能老人享受到了专业照护,家庭照护压力得到有效缓解。护理服务产业的发展,也为当地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形成了良性循环。(张雅坤)

  来源: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山西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