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纵横山西 > 山西新闻

高校硬核装备吸睛 观众互动热情高涨

发布时间:2025-10-21 14:33:38

  首届山西智能体育文化大会举行期间,作为系列活动之一的“燃动青春,潮玩智体”高校社团嘉年华也同时启动,省内多所高校科技体育、文化艺术类王牌社团携特色项目集中亮相,从智能机器人、自主研发赛车到传统书法,各类展示兼具科技感与人文气息。社团负责人现场揭秘装备研发细节,观众踊跃参与互动体验,共同定格这场青春与智能的精彩碰撞。

  硬核装备齐亮相 细节满满显实力

  在大会展演现场,各类智能装备成为绝对焦点,精密的构造与灵动的操作让观众目不暇接。太原科技大学Newmaker智能实训基地带来的RoboMaster智能机器人尤为吸睛:工程机器人搭载着透明玻璃罩保护的激光雷达,顶部摄像头不停旋转扫描,六轴机械臂灵活伸展,精准抓取起模拟矿石;另一款装甲射击机器人底盘如“小陀螺”般可360度高速旋转……“这个装甲射击机器人能通过摄像头识别敌方装甲板,自动导航避障,双发射机构能让火力翻倍。”该社团负责人介绍,“设计时最难的是重量限制,车身重了会影响灵活性,所以减重和齿轮传动的精度都得反复打磨测试。”

  太原科技大学Newmaker智能实训基地航模队的展台前同样人头攒动,多架创新飞行器整齐陈列。负责人指着一架米色机身的飞机说:“这架用巴尔沙木和碳纤维制作,巴尔沙木比碳纤维还轻,薄如纸片却很结实,外面缠了防弹衣用的凯芙拉纤维加固。”他重点展示的“侦察与打击”无人机原型机,机身搭载RTK、GPS模块和空速管,底部投弹机构精巧隐蔽,“它能自主起飞降落,到指定区域识别目标投弹,连续八年拿国家一等奖,靠的是14年的技术积淀和自主编写的代码系统。”

  太原科技大学万里任我行车队的方程式节能车以及巴哈赛车气势十足:巴哈赛车轮胎花纹深邃,悬架系统粗壮坚固,专为越野地形设计;方程式赛车采用碳纤维车身,前翼尾翼线条流畅,光头胎透着专业竞技范儿;节能赛车造型独特,流线型车身贴满个性贴纸,车壳由三层碳纤维叠加而成。“车架、夹具都是我们自己设计焊接,3D打印机打印的配件也用在赛车上。”车队负责人介绍,“节能赛车车身呈现极简流线型,只有身材娇小的女神才能驾驶,一升油能跑300多公里,去年拿了全国第七名。”

  晋中信息学院GAG素质拓展协会的剀光9500射击系统装备展示则充满“军事范儿”:黑色枪身搭配四倍机械瞄准镜、红点及全息瞄准镜,枪托处包裹防滑橡胶,脚架可灵活调节高度,旁边的靶子上布满激光击中的光点痕迹。指导老师说:“系统靠激光和电脑判定成绩,重量和真枪接近,后坐力也很真实,从小孩到中年人都能体验。”

  在山西首届智能体育文化大会的室内展示区,太原科技大学山海智能车的展台前人头攒动,多辆造型精巧的智能车正有条不紊地进行演示,成为现场焦点。“大家现在看到的是我们的杜仲智能车,它在第24届全国大学生智能体育竞赛中斩获一等奖。”山海智能车社团负责人手持话筒,指着一辆正在自主巡航的小车介绍。这辆智能车虽体型不大,但“五脏俱全”,车顶搭载着激光雷达和高清摄像头,车身侧面装有传感器,底部的驱动轮灵活转动,在预设的模拟场地中平稳行驶,遇到障碍物时能快速识别并绕行,精准停靠在“物资点”旁。

  围观的市民和学生听得津津有味,不少人拿出手机记录演示过程,有学生好奇提问:“这种技术未来能用在哪些领域?”社团成员回应:“在自动驾驶、物流分拣、智能巡检等领域都有潜力,比如可用于小区内的物资配送,或是工厂车间的自动化搬运。”

  多元展示添韵味 互动体验乐翻天

  除了硬核科技,传统文化与青春活力的展示为展会注入别样韵味。太原科技大学水墨缘书法社的展台古色古香,长桌上铺着米黄色宣纸,狼毫、兼毫等各式毛笔整齐排列,砚台里墨香四溢。社团负责人正带领成员书写书签,行书“平安顺遂”“前程似锦”笔势流畅,旁边50个定制书签已所剩无几。

  “观众们太热情了,今天准备的书签一下就被抢光了。”负责人说,“书法能让我们静下来,刚上大学时想修身养性,加入社团后对传统文化的理解更深了,也找到了心灵安顿的地方。”现场观众纷纷驻足,有的请教笔法,有的定制专属书签,一名小朋友拿着刚写好的“加油”书签,兴奋地向家长展示。

  互动体验区更是排起长队。在射击体验区,晋中信息学院老师耐心指导观众:“右手握把,枪托抵肩,脸颊贴紧枪身,闭左眼用右眼看准心。”山西晚报·山河+记者体验时,刚拿起枪就感受到沉甸甸的重量,扣动扳机后轻微后坐力传来,靶子屏幕显示“10.2环”,引来周围观众阵阵赞叹。“第一次玩智能射击,比游戏真实多了,太有意思了!”一名体验完的年轻观众说。

  传统体育展底蕴 青春舞蹈燃激情

  在主舞台区,山西中医药大学武术协会带来的传统功法与传统器械展示,同样人气满满。表演者身着传统练功服,一招一式沉稳刚劲,器械挥舞时行云流水,尽显中华传统体育的风骨与底蕴。整套展示结束后,现场响起热烈掌声,有观众感慨:“很久没看到这么正宗的传统武术了,一招一式都透着功夫,太有感染力了!”

  山西中医药大学陈氏太极拳社团两度登台,为现场带来宁静温润的太极展示。表演者动作舒缓连贯,开合转承间尽显太极“以柔克刚”的精髓,让现场观众在快节奏的氛围中静心感受传统体育的宁静力量。社团成员表示:“太极拳不仅是一种运动,更是一种文化传承,能在智能体育大会上展示,希望让更多人了解传统体育的魅力。”

  太原学院操舞团Fusion crew街舞队和太原科技大学的舞行之说街舞队成为现场“气氛担当”。队员们身着个性服饰,随着动感音乐完成整齐划一的齐舞动作,个人solo环节更是创意十足,地板动作充满力量感,每一次定格都引来观众的尖叫与喝彩。“太燃了!这爆发力太绝了!”一名年轻观众边鼓掌边拿出手机录像。表演结束后,街舞队成员分享道:“街舞代表着突破与创新,就像智能体育不断突破边界的精神,能在大会上用舞蹈传递青春活力,我们特别开心。”他们的表演数次将现场氛围推向高潮,成为观众最期待的节目之一。

  来自太原市第五职业学校的无人机编队静态展演,成为链接科技与体育的重要环节。展演区陈列的多架无人机整齐排列,机身标注着技术参数,讲解团队细致介绍了无人机在智能体育中的应用场景、设计原理及功能特点。

  “这些无人机不仅是科技产品,更是‘科技+体育+文化’的载体,未来能在赛事直播、运动数据分析等方面发挥作用。”讲解人员说。观众们纷纷围在展演区,仔细观察无人机构造,不时提出问题,对智能科技赋能体育的前景充满期待。

  山西晚报学生记者走进会场 对话中读懂“科技+体育”

  与此同时,山西晚报学生记者也走进会场,以采访、体验相结合的方式,近距离感受智能弓箭射击、幻影飞碟等项目的魅力,对话市民骑行队,在观察与交流中探寻科技为体育运动带来的便捷与创新。

  刚入馆内,各智能体验区的热闹景象便吸引了学生记者团的目光。他们首先来到智能弓箭射击区。在工作人员指导下,一名学生记者调整站姿、拉弓瞄准。工作人员介绍:“传统射箭需要顾虑安全和场地限制,这个智能系统不仅安全,还能实时纠错,新手也能快速上手。”

  随后,造型科幻的幻影飞碟设备让学生记者团驻足。这款设备通体呈流线型,搭配炫彩灯光,体验者需佩戴VR眼镜坐入座舱。随着设备启动,座舱开始轻微晃动,VR眼镜中浮现出星际穿越、森林狩猎等场景,视觉、听觉与体感的多维度融合让人仿佛身临其境。“就像进入了科幻电影里,场景切换特别流畅,晃动的节奏也和画面同步,比普通VR体验真实太多了!”体验后的学生记者难掩兴奋地说。该项目前排队的人最多,不少体验者结束后还意犹未尽地分享感受。

  在会场角落的市民骑行交流区,一支由爱好者组成的市民骑行队正在观看智能骑行设备演示,学生记者团主动上前展开采访。“您觉得虚拟骑行和实际骑行最大的区别是什么?”一名学生记者率先提问。张先生笑着回答:“实际骑行能感受户外风景和真实风阻,适合亲近自然;但虚拟骑行太方便了,在家或会场就能练,雨天、冬天也不耽误,还能切换不同赛道,针对性提升骑行技巧。”

  谈及智能体育的意义,张先生表示:“以前觉得骑行就是‘踩车子’,现在有了科技加持,不仅形式更多样,还能满足不同需求,新手可以用虚拟设备练基础,老手能靠智能装备做专业训练,科技让运动的包容性更强了。”学生记者们认真记录对话内容,不时追问设备使用细节,深切感受到市民对智能体育的认可。

  探访结束后,学生记者分享了各自的感悟。“原以为科技离日常运动很远,亲身体验和采访后才发现,它能解决很多实际问题——安全隐患、场地限制、技巧提升,这些痛点都被智能设备一一化解。”一名成员说。大家一致认为,此次探访让他们真切看到,科技正以便捷、安全、有趣的方式,让体育融入更多人的生活。未来,期待更多智能体育项目走进校园和社区,让运动在科技的加持下,绽放更持久的活力。

  山西晚报·山河+记者 田晓瑛

  来源:山西新闻网-山西晚报

山西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