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纵横山西 > 山西新闻

黄芪之乡看浑源 道地药材产恒山

发布时间:2025-10-22 14:26:17

  ◎恒山所产黄芪又称正北芪、浑源黄芪、恒山芪等,其所在地浑源县是全国道地药材正北芪的原产地,种植历史可追溯到1500年前的北魏时期。

  ◎成品黄芪切片总皂苷含量最高可达0.38%,是中华药典规定入药标准的三至五倍。

  ◎2014年,恒山黄芪获批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浑源是当之无愧的“中国黄芪之乡”。目前,浑源全县宜芪面积39.5万亩,有芪面积28.6万亩,占全国种植面积的14%。其中规范化种植23万亩,野生5万亩。

  恒山,中华五岳之北岳,道教名山,所产黄芪又称正北芪、浑源黄芪、恒山芪等,其所在地浑源县是全国道地药材正北芪的原产地,种植历史可追溯到1500年前的北魏时期。千百年来,基于道教“顺应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实践,黄芪种植形成了“天种天养”“人种天养”“天种人护”的“产—用—护”完整生态链,也使其具有“主根粗长、少分支、绵性大、粉性强、甜味足、豆腥味浓”等特点。成品黄芪切片有“金井玉兰菊花心”之美称,其主要指标均明显高于国家药典标准。其中,总皂苷含量最高可达0.38%,是中华药典规定入药标准的三至五倍。2014年,恒山黄芪获批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进一步彰显了其在黄芪产业中的重要地位。

  近年来,浑源县坚持把黄芪产业作为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促进乡村振兴、带民致富的支柱性产业来抓,在种植、加工、销售等方面持续发力,恒山黄芪产业正朝着百亿级产业目标奋力迈进。2023年3月6日,浑源恒山黄芪被认定为首批7家市级专业镇之一。

  浑源地处恒山山脉,海拔较高、气候凉爽、土壤疏松肥沃,非常适宜黄芪深扎根系,积累有效成分。浑源恒山黄芪生长在北纬39度、平均海拔1612米—2778米的山上,昼夜温差大,土壤富含营养元素钾和微量元素硒。恒山黄芪采用“天种天养”“人种天养”“天种人护”的野生和仿野生生长抚育方式,不施加化肥和农药,采刨周期在六年以上。独特的生长环境造就了浑源恒山黄芪的特殊品质。

  浑源是当之无愧的“中国黄芪之乡”。从北魏开始,即有恒山采刨黄芪的历史,在明朝,恒山黄芪已成为地方特产。目前,浑源全县宜芪面积39.5万亩,有芪面积28.6万亩,占全国种植面积的14%。其中规范化种植23万亩,野生5万亩。

  9月21日,第四届恒山黄芪高质量发展大会产品展示区,道地黄芪、黄芪蜜、黄芪酒、黄芪精酿等琳琅满目的黄芪系列产品精彩亮相,吸引着众人的目光,不少与会嘉宾纷纷咨询购买。截至目前,浑源县已研制出黄芪粉、黄芪蜜、黄芪茶等系列化妆品、食品、药品、饮品等7大类70余种产品,形成产品多元、功能多样的黄芪产业发展新格局。10月13日,在该县黄芪生产代表性企业北岳神耆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加工车间,员工专注而熟练地对黄芪进行剪切、分拣与打包,每一道工序都彰显着对品质的严格把控。目前,全县从事种植、加工、销售的企业已经达到200余家,已有北岳神耆等5家企业入选省级龙头企业。

  拥有好的种植、好的加工的同时,还要有好的销售。为了扩大恒山黄芪的知名度,拓宽恒山黄芪国内外的销售渠道,浑源县在境内外举办发布会、宣介会,产品出口到60多个国家和地区。与此同时,该县持续加大黄芪品牌建设力度,恒山黄芪成功入选中国农业品牌目录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CCTV“中国符号”IP。9月21日,在第四届恒山黄芪高质量发展大会开幕式上,发布了恒山黄芪品牌,揭晓了恒山黄芪全新品牌形象与定位。随着恒山黄芪在国内国际的知名度越来越高,目前,恒山黄芪全产业链产值已达15亿元。在扩大线下销售覆盖面的同时,浑源县积极拓宽线上销售渠道,如在黄芪文化园展销区内进行直播和线上销售,让大众足不出户就能买到地道的恒山黄芪产品。

  恒山黄芪在发展过程中,始终以科技和人才作为支撑。2022年5月,山西农大(省农科院)与浑源县本着产研融合、科技创新的目的,成立了恒山黄芪产业研究院,联合建设恒山黄芪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实验室。此外,浑源县还建设了黄芪规范化种植示范基地、黄芪标准化深加工展示园区和数字黄芪种植基地,黄芪与科技的连接度越来越紧密。农业科技的发展进步离不开人才资源作为基础,黄芪产业领域人才也是该县的一个着重关注点。在引进高层次人才的同时,浑源县积极开展黄芪产业技能培训,培养了大量本土人才。此外,为了能够吸引和留住人才,该县为外来及本土人才提供有竞争力的薪酬待遇,在安居、家属安置与子女入学等方面解决其后顾之忧。

  浑源黄芪产业欣欣向荣的背后缺少不了政策的支持和资金的帮扶。在当地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推动下,《扶持“恒山黄芪”产业高质量发展十条措施》《电商产业集群资金奖励办法》《恒山黄芪保护规划》等一系列政策和办法出台。与此同时,在山西浑源农商银行推出“黄芪贷”“芪农贷”等信贷产品的基础之上,浑源县正在筹划设立“恒山黄芪产业发展基金”,为黄芪产业解决发展资金不足难题。

  浑源县境内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拥有悬空寺、北岳恒山、永安寺等多项国家级文化遗产以及神溪国家湿地公园、汤头温泉等自然资源,发展旅游业的基础良好。该县将黄芪产业与文旅融合,在2022年9月举行了浑源黄芪文化园开园仪式,该园区以图文并茂、历史记录与实物相映、视频和解说互补等形式,将恒山黄芪的前世今生、发展沿革、药食价值、涉芪古方等丰厚文化进行展示,内设黄芪博物馆、黄芪加工车间、恒山黄芪药茶生产车间、黄芪产品展销区、黄芪宴餐厅、文创产品展销区等,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在此基础之上,该县还借助浑源黄芪文化园开展各类体验活动,为游客参与黄芪生产、加工技艺体验,享受劳动成果提供了平台。在刚刚过去的国庆、中秋双节假期,该园区开展的“我是小药农”活动引起了孩子们的极大兴趣,孩子们纷纷化身“小药农”,用小型研磨工具将黄芪等药材进行研磨,通过触摸实物,详细了解了药材的功效和食用之道。

  彭国强

  来源: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山西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