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纵横山西 > 山西新闻

传承人与传播者高云——守护千年古技 传播时代新潮

发布时间:2025-10-23 19:54:29

  10月11日,CCTV-4《目的地:中国!》首期太原篇如约开播,镜头将焦点对准北齐壁画博物馆内一场特殊的文化交流——“山西非遗传播人”高云以特邀向导身份,带领两位外籍探路官漫步展厅。实际上,这位在博物馆里侃侃而谈的向导高云还有另外一层身份——非物质文化遗产“全形拓”的代表性传承人。

  对于文化的传与承,高云一直都是一个“行动派”:“想去传播文化,我就做一个账号;热爱‘传拓’这门技艺,我就会琢磨着学习。”

  高云的“山西非遗传播人”称号由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授予,全省仅有5人。高云的传播内容,不仅聚焦山西形形色色的非遗技艺,还有“当代艺术”“二次元”以及“饮食文化”等多元文化的记录。“中国传统文化之美不应隐于市、隐于野,更不应随时间而消逝。”这是高云成为文化传播者的初心。两年时间,100多期视频,高云一边挖掘文化之美,一边对话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实现了文化传播的生动实践。

  现实生活中的高云沉稳而内敛,他守在自己青砖灰瓦的“领地”——太原金石传拓博物馆,深耕着自己热爱的非遗技艺“传拓”。“传拓”技艺相当于古代照相术,通过将纸覆盖在甲骨、金石等器物表面,用墨拓印其文字、图案,形成“拓片”,长久流传,可谓“传古拓今”。其中包括平面拓、浮雕拓、全形拓等种类,而“全形拓”是其中最难的一种技艺。在高云看来,“全形拓”就是古代的3D照相术,“现在是万物皆可拍照,古代就是万物皆可拓。”

  “‘传拓’这门技艺大部分是我自学的,唯独‘全形拓’专门拜了师。”高云回忆道,早年“全形拓”手艺极为封闭,高云只能自己琢磨,走了不少弯路。“浪费的宣纸能堆一屋子,经常对着一个器物耗好几天,拓出来的全是废品,挫败感特别强。”他说,那时候最渴望能有位老师指点,“哪怕就点一下,都能让人豁然开朗。”

  2019年,终于迎来转机。得知山东曲阜的徐夫华先生是国内顶尖的“全形拓”大家,高云便带着自己的“废品作业”赶赴曲阜拜师。徐夫华看完作品后称赞他“有股子钻劲儿”,并提醒高云,“全形拓”不是手艺,是心艺,“你不是在拓一个器物,你是在跟它交流。”这番话点醒了高云。在徐夫华门下,高云认识到,“全形拓”是融合多领域知识的综合艺术。“得懂素描透视,才能把握器物的立体感;得懂书法绘画,才能理解墨分五色的韵味。”

  历经多年技艺打磨,如今高云已经成为独挑大梁的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太原工艺美术大师。为了让这门技艺走得更远,高云一边结合当下热点,研发文创产品,一边精细化线上课程的研发与线下研学的设计,“希望未来能让‘传拓’技艺走进更多中小学的课外讲堂,成为孩子们素质教育的一部分。”目前,太原金石传拓博物馆线下累计接待观众7000余人次,线上展示视频浏览量超过2000万次;线下开展研学活动100余场,覆盖学员2000人次,线上学员超过万名。

  高云说,自己更像是个“搭桥的”——“搭一座桥,让老祖宗的好东西,走到现代年轻人的生活里。”

  李霈箐

  来源: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山西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