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索美食 引领绿色生活
低碳行动在一餐一饭中。如何选择食材更加绿色,用什么样的方式烹饪可以更加低碳?10月12日,在由省生态环境厅、省妇女联合会共同指导,山西禾伴公益文化交流服务中心承办,太原市新建南路第一社区协办的“美丽中国,志愿有我——生态文明进社区”系列活动之“低碳饮食,绿色生活”活动上,这些问题都能得到解答。
在新建南路第一社区里,活动在别开生面的“碳足迹卡牌游戏”中拉开序幕。参加的孩子们在社工引导下,与家长共同化身“美食侦探”,从各类蔬菜、肉类、主食和水果卡牌中自主搭配一日餐食。
“我选了牛肉、土豆和米饭。”“我们选番茄炒蛋、本地青菜”“我家选择面、茄子和水果”……选择丰富多样,然而当大家依据“食物碳排放量表”计算出各自餐食的碳足迹总量时,许多家庭不禁发出惊叹。通过直观的数据对比,居民们认识到,一块牛排与一颗土豆、一份本地白菜与空运水果之间,存在着截然不同的环境代价。这场互动游戏让参与者首次意识到,饮食不仅是个人选择,更是一份对我们生活环境的责任担当。
活动中,社工们还为居民带来了一场深入浅出的“低碳饮食生活指南”分享,聚焦居民触手可及的日常,如为何要优先选择本地当季食材以减少“食物里程”,为何自己做饭能更好地控制食材与调味,避免过度加工,哪些烹饪方式(如蒸、煮、凉拌)更为节能低碳……通过这些探索式提问,将绿色生活指南和低碳理念融入日常实践。
为了让理论“落地”,社工现场带领大家亲手制作了蒸蜜枣。这道以山西本地特产红枣为原料的简单美食,不仅制作便捷、健康天然,“蒸”制方式本身即为低碳烹饪的生动示范。居民在满室枣香中切身感受到,低碳饮食并非枯燥的约束,而是充满智慧与乐趣的生活美学。
在充分学习知识、亲身体验实践后,活动进入富有仪式感的承诺环节。参与居民在宣言板上郑重写下属于自己的“低碳饮食宣言”:“我承诺每周多吃一餐素”“珍惜粮食,践行光盘”“优先选择本地农产品”……一句句朴素的誓言,凝聚成社区的绿色共识,展现了居民践行低碳生活的决心。
活动尾声,社工为每个参与家庭准备了水培蔬菜套装,旨在鼓励居民将活动现场的热情转化为长期的行动。把小小的水培盒带回家,居民们可以亲身体验从一颗种子到一捧蔬菜的成长过程,从而更加理解食物的来之不易,将低碳饮食内化为持久的生活习惯。居民们表示,通过活动,他们获得了更多关于食物的低碳知识,今后将在生活中践行绿色生活。
主办方表示,本次活动以寓教于乐的方式,将“低碳饮食”的宏观概念转化为居民可观、可感、可践行的具体行动。不仅仅是一场环保教育活动,更是社区环保文化的生动构建,为推进绿色、可持续的社区发展注入了崭新活力。
程国媛 吉燕珍
来源: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