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谷:千亩红薯“破土”归仓
发布时间:2025-10-24 14:55:18
本报讯(记者张谦)10月22日,在晋中市太谷区小白乡大白村的千亩红薯基地里,红薯除秧机与收获机开足马力,在垄道间来回穿梭。十余名村民紧跟机械,麻利地翻捡,将红薯去泥、装筐——一场与连阴雨抢时间的秋收战斗,已进入关键阶段。
机械驶过湿软的土地,一垄垄色泽鲜亮、个头饱满的“西瓜红”红薯随即从泥土中翻滚而出。据合作社理事长郝子平介绍,当前采用“机械采收、人工分拣”的协同模式,大大提升了抢收速度,“机械加上人工配合,一上午就能收完两到三亩,一天下来能抢收五亩左右。”
郝子平说,今年推广“一垄双行、膜下滴灌”种植模式,配合试管组培苗新技术,不仅节约了成本,还显著提高了产量。目前,合作社采用该模式的种植面积已推广至1000余亩。
针对阴雨天气可能导致红薯发芽、霉变的问题,太谷区在全力组织田间抢收的同时,还积极利用公共场地、闲置厂房、仓库等空间,对采收后的红薯进行及时摊晾。
来源: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