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家堡乡四村“联”出共富新图景
在右玉县高家堡乡,四个曾经“各扫门前雪”的村庄,按照“地域相近、产业相似、优势互补”的原则成立联建党委。它们不再单打独斗,而是挽起袖子、坐在一起,“抱”团发展。
“以前我们几个村,地挨着地,人望着人,可资源就是捏不拢。你养你的牛,我种我的玉米,规模上不去,价格起不来,大家都难。”联建党委副书记、西碾头村党支部书记张玉峰回忆道。
高家堡乡以党建为绳,将四个村紧紧“捆”在了一起。乡党委副书记李静担任书记,四个村的支部书记成了委员。不开“空会”、不摆“花架子”,定期召开以党支部书记为主的联席工作会议,大家坐在同一张桌子上,聊治理、谋产业、解难题。
“说白了,就是带大家找一个能‘心往一处想,劲儿往一处使’的法子。”李静说,“党建不是虚的,是把散落的珍珠串成项链的那根线。”
治理,也跟着“活”了起来。联建党委以党支部为单位,以网格化管理为依托,重新划网格、派任务。村党支部书记任网格长,大网格下设若干个小网格,由党支部成员、到村工作大学生等任小网格长,构建起“联建党委—村党支部—网格小组—党员中心户”四级组织链。大到应急管理、矛盾调解,小到医保代办、证明开具,9类28项服务全部纳入网格,村民有事直接找网格员,再不用“跑断腿、问遍人”。
“我们这儿曾经信访多、矛盾多,如今‘网格+调解’模式推开,大伙儿气顺了、纠纷少了,信访量降低近两成!”该乡党委书记降君说道。
最大的变化,还是在田间地头和养殖圈舍。联建党委立足4个村种植养殖资源优势,以农牧产业为支撑,牵头成立“新宇农牧公司”,统一规划种养计划、统筹草料资源、拓展销售渠道,还对3个大型养殖场进行智能化扩建升级。过去“各顾各”的种植养殖模式,被整合成一条龙、品牌化的产业链。
“现在不一样喽!以前都是‘独立化’种植养殖,资源攥手里使不上劲儿,如今,在乡干部带领下,大家伙坐在一条板凳上,定方案、统资源、做项目,昔日的‘散沙’变成今日的‘一盘棋’。”张玉峰笑得舒展,“玉米秸秆能就近变成饲料,牛肉卖出好价钱,收入实实在在进了农民口袋。村集体宽裕了,也能给村民办更多实事。”
四个村以“联”为笔、以“干”为墨,在右玉的土地上共同描绘出了一幅从“软弱涣散”到“合力共赢”的生动画卷。
辛泰
来源: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