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渝台视窗 > 渝台往来

两岸同胞重庆共缅抗战荣光 “抗战精神”跨越海峡

发布时间:2025-11-04 13:24:12

  两岸同胞重庆共缅抗战荣光 “抗战精神”跨越海峡

  ——第十三届“寻找抗日足迹、共谋和平发展”交流活动综述

  血脉相连,共缅荣光。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也是台湾光复80周年。第十三届“寻找抗日足迹、共谋和平发展”交流活动近日在重庆举行,百余名两岸同胞齐聚山城,共同追寻民族记忆,凝聚和平共识。这场跨越海峡的对话,不仅是对历史的深切缅怀,更是对未来的坚定期许。

两岸同胞重庆共缅抗战荣光 “抗战精神”跨越海峡197

  抗战遗址见证民族记忆 历史场景唤醒共同情感

  本次活动精心选址于重庆多处重要的抗战历史场景,以抗战精神为桥梁,让两岸同胞在身临其境中感受历史的厚重与民族精神的伟力。

  在为期一周的行程中,两岸同胞共同追寻抗战历史足迹,深切缅怀先烈伟绩,重温共御外侮的峥嵘岁月,在庄严肃穆的纪念仪式与富有深度的参访交流中,进一步凝聚两岸民心,守护共同家园。

  10月25日上午,庄严肃穆的悼念活动在重庆张自忠烈士陵园举行。前来祭拜的台湾同胞在张自忠将军雕塑前整齐列队,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在此追忆这位为国捐躯的抗日名将。在陵园工作人员的主持下,台湾同胞们参观了张自忠将军纪念馆,通过珍贵的历史文物和图片资料,深入了解张自忠将军英勇无畏的生平事迹和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在低沉肃穆的氛围中,参加人员依次列队献花,并绕墓碑一周,每一步都寄托着对英烈的无限追怀。这不仅是对一位抗日将领的缅怀,更是对千千万万为民族独立和解放付出生命的先烈们的集体致敬,深刻昭示了“抗战精神”是全体中华儿女共有的宝贵精神财富,跨越海峡、薪火相传。

  在卢作孚纪念馆内,两岸同胞了解到卢作孚先生作为著名爱国实业家,在抗战期间领导了被誉为“中国实业史上的敦刻尔克大撤退”的“宜昌大撤退”,为保存中华民族工业的命脉立下了不朽功勋。现场的台湾同胞感受到,在抗日战争期间,社会各界人士皆以不同方式为救亡图存贡献了力量,共同铸就了伟大抗战精神。

  在位于江津区白沙镇的重庆市聚奎中学,两岸同胞沉浸于该校人文氛围。当听到师生们在烽火岁月中坚守文化传承、矢志教育报国的故事时,台胞们深受触动。台胞张先生感慨道:“这段历史让我深刻体会到,教育是民族精神的根基,两岸同胞共同传承的这份家国情怀,值得我们倍加珍惜和发扬。”

  重庆抗战遗址博物馆是本次活动的重要场所。博物馆工作人员介绍,这里保存的每一件文物都是历史的见证,特别是台湾光复纪念碑,记录着台湾光复的历史时刻。通过专业讲解,两岸同胞共同回顾了台湾光复时的欢欣鼓舞。

  交流活动凝聚两岸共识 多维互动促进心灵契合

  两岸同胞从来命运与共、休戚相关。本次交流活动不仅是一场仪式性的纪念,更是一次深入的情感与思想交流。通过共同缅怀先烈、回顾历史,两岸同胞的心灵得以同频共振。

  “亲爱的母亲:我以一半兴奋、一半悲伤的心绪写这封信给你……”在重庆抗战遗址博物馆的台湾光复纪念碑前,台湾抗日志士林正亨在抗战胜利后写给母亲的家书被现场诵读。“在这神圣的战争中,我可算尽了责任。台湾的收复,父亲生平的遗志可算达到了……国家能获得胜利强盛,故乡同胞能获得光明和自由,我个人粉身碎骨也值得。”字里行间充盈着为国牺牲的无悔豪情、对台湾光复的由衷喜悦以及对家族荣誉的无比自豪。这封家书是台湾同胞积极投身全民族抗战、心系祖国统一的鲜活历史见证,其真挚的情感深深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位听众,让两岸同胞深刻体会到命运与共、血脉相连的骨肉亲情。

  “卢沟桥,狮子吼,宛平城头浴血战……”来自重庆的少儿志愿者列队而立,以一曲《卢沟谣》唱响历史记忆,孩子们稚嫩而坚定的歌声在台湾光复纪念碑前广场久久回荡,这既是对先辈英勇抗争的致敬,也是对美好未来的期许。

  活动现场的台湾同胞表示,今天在重庆举办这场活动很有意义,目的是希望后辈们不要忘记历史,不要忘记日本侵华战争造成的伤害。大陆在改革开放以后,经济、科技、民生的进步举世瞩目,两岸同胞都引以为荣。希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共促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对于许多台湾同胞而言,这次重庆之行是一次深刻的历史教育课,通过实地走访,书本上的历史变得鲜活而具体,更加真切地理解了抗战的艰辛与伟大,认识到台湾的命运始终与大陆紧密相连,台湾同胞的抗日斗争是全民族抗战的重要组成部分。

  自2012年举办首届“寻找抗日足迹、共谋和平发展”交流活动以来,今年已是第十三届,重庆已累计邀请600余名台湾同胞来渝参访,共同追忆抗战历史,展望两岸未来发展,构建起持续性的交流机制。通过共同缅怀先烈、回顾历史,两岸同胞的心灵得以同频共振。

  渝台合作共创美好未来 融合发展铺就康庄大道

  本次交流活动不仅重温历史,更着眼于未来发展。

  在追寻抗战历史足迹之外,参与本次交流活动的两岸同胞还特别参访了重庆国际物流枢纽园区。这一安排颇具深意:昔日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远东指挥中心的重庆,如今正化身为西部对外开放的“新枢纽”。

  重庆国际物流枢纽园区的参访,正是向台湾同胞生动展示这一机遇的窗口。借助重庆的通道优势,台企可以更便捷地开拓拥有巨大潜力的西部市场。台湾同胞们直观感受着重庆作为“一带一路”倡议与长江经济带联结点澎湃的经济发展活力。

  事实上,渝台交流合作早已结出丰硕成果。今年1月至9月,来渝台胞达20.83万人次,同比增长62.16%;今年1月至8月,渝台贸易额达468.57亿元,同比增长35.6%。这些数据背后,是两岸经贸合作持续深化的生动体现。

  更令人欣喜的是,重庆已累计吸引近2300家台企、4000余名台胞扎根发展。重庆不仅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更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正成为台胞西部发展的首选地。当前,重庆正着力打造两岸交流新高地、台资西移集聚地、台胞筑梦向往地,热忱欢迎台湾同胞多来重庆走走看看,共享发展机遇。

  从抗战历史的共同回忆,到现实发展的互利共赢,再到未来愿景的同心共创,这场交流活动彰显了两岸关系发展的大势所趋。

  硝烟散尽,精神永存;两岸虽隔,血脉相连。第十三届“寻找抗日足迹、共谋和平发展”交流活动既是一次深刻的历史回望,更是一次坚定的未来启航。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血脉相连的同胞情谊,必将穿越历史烟云,照亮共同前行的道路。(重庆市台办供稿)

主办单位:重庆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