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 何婧 通讯员 汪玉平 万婷 王越)当智慧停车场里车辆有序进出,当社区闲置角落绽放花海,这些曾被遗忘的“边角料”空间,正以一次次“微改造”“微治理”,悄然重塑着城市的温度。
近日,在东西湖区常青花园,一处1.1万平方米的闲置空地,从杂草丛生、隐患重重的“沉睡空地”,变为集停车、通行、休闲、文化展示于一体的“便民宝地”。改造不仅让周边5000余名居民出行时间平均缩短三分之二,也成为东西湖区以小微空间焕新回应民生期待的生动样本。
破解“痛点”:沉睡空地变“实用空间”
一年前,这里还被围墙圈起,杂草丛生、垃圾堆积、临建杂乱,不仅影响市容,更藏着安全隐患。对周边居民来说,这块地更像是“生活阻碍”:老旧小区停车难、出行绕路远,成了多年的“痛点”。
2024年,这片闲置地被政府收储后,交由武汉临空港投资集团统筹改造。常青花园社管办、东西湖区城管执法局将其纳入“全市重点小微空间改造项目”,一场“民生微更新”随即启动。
工程团队清理垃圾、拆除违建,修复围墙、硬化地面,规划出239个停车位和一条200米长的人行步道,配套智慧停车系统、太阳能路灯与垃圾分类设施。
2025年4月,一期改造完工。居民杨洪运体验后连连称赞:“扫码进出、自助缴费,方便又实惠,再也不用‘抢车位’。”
步道通行的陈阿姨则高兴地说:“从家到菜场只要4分钟,比以前快了一半多!”
提升“颜值”:实用空间变“幸福打卡地”
一期工程解决了“有没有”,二期升级则让空间“更好用、更好看”。
2025年8月,常青花园社管办再次征集居民意见,确定“添绿、增彩、加温情”的改造方向。项目组在停车场中心覆绿3000余平方米,播撒百日菊花籽,增设两处“迷你花园”,总绿化面积达4000平方米。花开时节,姹紫嫣红,居民纷纷驻足拍照。
围墙和彩绘也成了亮点。专业团队在相邻居民楼外墙绘制325平方米主题壁画——一面呈现“魅力东西湖”的城市风貌,一面展现“幸福新常青”的生活图景,成为社区新地标。
此外,新设的“东西湖区发展史宣传展廊”,用图文展示区域发展历程,让居民在日常散步中了解家园变迁。社区书记张芳介绍:“不少老人带着孩子看展板,讲述老照片里的故事,这就是城市记忆的延续。”
考虑到不同人群的需求,升级项目还设置了怀旧、儿童、爱情三大主题座椅,并在步道旁加设休息长椅与分类垃圾桶。负责日常管理的刘挺表示:“我们每天巡查保洁、修剪花草,希望大家在这里不仅方便,还能舒服、愉快。”
延续“幸福”:小微改造焕发民生温度
如今再走进这里,车辆有序进出、系统智能响应;步道上行人赏花、老人聊天、孩子玩耍;花海边、展廊旁,社区生活气息浓厚。
“以前觉得民生工程离自己很远,现在就在身边。”居民杨洪运说。
从“沉睡空地”到“民生宝地”,常青花园的这场小微改造,改出了城市品质,也改出了民生温度。未来,东西湖区城管执法局将继续挖掘“城市边角地”的潜力,推进更多小微空间改造,让更多“金角银边”焕发新生,让幸福在街头巷尾持续生长。
来源: 荆楚网
主办单位:湖北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