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渝台视窗 > 重庆资讯

侧记 |《沉默的荣耀》剧外续篇:一坛忠骨的归乡和一位台商的使命

发布时间:2025-11-06 17:08:45

第1眼TV-华龙网讯(首席记者 林楠)荧屏上,《沉默的荣耀》再现了那段惊心动魄的历史,朱枫烈士的名字与事迹,也随之传遍四方,叩动着无数人的心弦。而在重庆,这部剧的热播,也轻轻叩开了一位台商深藏多年的记忆。

时隔十五年,在渝台商刘添财再次取出那个珍藏的文件夹,里面办理手续的所有资料与照片,依然平整如新。他小心翼翼地将它们一张张抽出,屋子里的灯光为纸页镀上温润的光晕,也照亮了那段他亲身经历的、关于忠诚与归家的往事。

一句“义不容辞”的承诺:

一定带烈士回家!

时间回溯到2010年,一通来自中国殡葬协会的电话,打破了刘添财办公室的宁静。电话那头是一个沉甸甸的请求:协助将朱枫烈士的骨灰从台湾护送回大陆。彼时,朱枫的女儿朱晓枫历经几十年辗转寻觅,已通过DNA比对确认了母亲的身份,但如何将遗骸接回,却是一道棘手的难题,牵涉着两岸间尚无先例的复杂程序。

“当年,是相关单位请民政部协助,民政部再找到中国殡协,然后中国殡协找到了我。”刘添财回忆道。作为中国殡协的首位海外会员(注:中国生命集团在海外亦有产业),同时又是一位台商,他深知这项任务的特殊与艰难。然而,在了解到朱枫烈士的事迹和家属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期盼后,他没有丝毫犹豫。“就算这是一次‘破冰之旅’,我也义不容辞。”

在海协会、海基会“特事特办”的推动下,手续得以加速,但现实的复杂仍超出想象。刘添财为此往返于两岸的各个机构之间,沟通、协调、办理,跑了不下二十趟。

在他如今珍藏的留档本里,厚厚的委托书、办理进度表、各类函文,密密麻麻,每一张纸页都承载着那段不为人知的奔波与汗水,也镌刻着一份沉甸甸的承诺。

一份“原貌归还”的坚持:

用身体护佑英灵

就在所有手续即将完备之际,一场意外险些让所有努力功亏一篑。一份从南京寄往台湾、承载着“朱枫烈士女儿的委托书和关系证明书”的关键快递,在寄出六天后竟如石沉大海。

“我们连日追踪,以为文件已丢失,心急如焚。”刘添财回忆道,那份文件是此前奔波两个多月才取得的成果。

就在众人一筹莫展之际,2010年11月22日11点20分,他清楚地记得这个精确到分钟的时间——一通来自台北富邦银行高雄大顺分行警卫室的电话带来了转机:快递被发现在银行路边。

“我们立刻派人去取,公文封的外层已经被雨水打湿,幸好里面的文件完好无损。”谈及此处,刘添财语气中仍带着一丝感慨,“我当时心里一震,觉得这或许是冥冥中朱枫烈士的指引,她也在盼望着回家。”

文件失而复得,手续终于尘埃落定。刘添财和团队立刻前往“台北市示范公墓灵骨塔”。尽管时隔十五年,他仍清晰记得:“朱枫烈士的骨灰坛,就在从门口数过去的第四排。”那个黄色的陶罐静置角落,坛身布满细密裂纹,无声诉说着六十年的沧桑。

他们不敢轻举妄动,第一时间联系了家属。电话那端,家属的愿望简单而郑重:希望看到骨灰罐保持“原貌”返回。

为了实现家属的愿望,他和团队制定了周密的方案:先用柔软的布包仔细包裹固定骨灰坛,再放入定制的圆柱形容器中,最后用背带紧紧捆绑,固定在他的胸前,他亲自全程护送。

2010年12月9日的航班上,在机组人员的协助下,他特别为这位特殊的“乘客”安排了一个座位。除了用飞机安全带将容器固定外,他还特意要来两条婴儿乘机专用的固定带,一横一竖将容器牢牢捆绑在座椅上。整个航程中,他的手始终没有离开过那个被紧紧包裹着的容器,以最庄重的姿态护佑英灵穿越海峡。

这份近乎执着的谨慎,源于他内心深处对“落叶归根”的深切认同。童年家贫,十五岁时母亲离世,为办葬礼家里欠下外债,那份刻骨铭心的遗憾,让他自从事殡葬事业后,便立下志愿:无论身份高低,都要尽力帮助每一位逝者魂归故里。作为中国生命集团的董事长,他比常人更懂得“归乡”对于中国人而言,意味着最终的安宁与生命的尊严。

一种“精神信仰”的传承:

让历史照亮未来

2010年12月9日,一架从台北起飞的航班平稳降落在北京首都机场。刘添财怀抱着那个以软布覆盖的圆柱形容器,步履沉稳而庄重地走下舷梯。当朱枫烈士的外孙女徐云初女士双手接过骨灰,难掩热泪地道出“外婆回家了”时,漂泊异乡整整六十载的忠魂,终于回到了她挚爱的故土。

这一刻,跨越海峡的漫漫归途,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事后,朱枫家人再三道谢,执意要支付所有费用,却被他坚决拒绝。“我说我一毛钱都不会收,你们要是硬给,我现在就坐来时的航班回去。”最终,在家属的再三坚持下,他只留下吃了一顿简单的午饭。

也正是在那顿饭上,听着家人们深情讲述朱枫烈士的生平事迹,那位在他心中曾有些模糊的革命者形象,骤然变得清晰、高大且无比可敬起来。他守护的,不仅是一坛骨灰,更是一段不应被遗忘的壮烈历史。

2011年7月,朱枫烈士最终安葬于故乡浙江宁波的镇海烈士陵园。刘添财特意远赴宁波,参加了相关的悼念活动。站在纪念馆内,凝视着陈列的史料与照片,护送烈士归来的点点滴滴再次涌上心头。

当《沉默的荣耀》让朱枫烈士的故事被更多人知晓,刘添财的内心也受到深深的震撼。“我只看到16集,就不忍心看下去了,”他坦言,剧中触动的情节总让他回想起当年的经历,不禁潸然泪下。

护送朱枫烈士回家的过程,对刘添财而言不仅是一次任务,更是一次精神的洗礼。“她不是一段遥远的历史,而是依然活着的精神力量。这份力量,是信仰高于生命的坚定,是理想照亮现实的执着,永远激励今天的我们!”刘添财动情地说。

更让他感到欣慰的是,在他的努力与实践下,一条护送在台英烈骨灰返回大陆的通道得以成功打通。如今在台湾,越来越多有识之士正主动加入到寻找并护送烈士回乡的行列中。

如今,在这座他生活了多年、早已视为第二故乡的山城重庆,刘添财的内心平静而充实。身为一位在渝台商,他数十年来亲历并感受着两岸之间那份天然割舍不断的血脉亲情。他深知,自己当年护送回乡的,远不止是那一方小小的骨灰坛,更是搭建起一座跨越海峡的记忆之桥,完成了一次对历史与英灵的深切告慰。

那段被岁月尘封的忠诚,那份跨越生死的守望,从未因时光流逝而褪色,它们如同静默燃烧的精神火种,蕴藏在每一次对历史的回望中,也必将照亮更多游子回家的路,见证着人们对山河无恙、家国团圆最深沉而坚定的期盼。

来源: 第1眼TV-华龙网

主办单位:重庆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