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情英雄马 追风勇向前——2025南昌马拉松3.2万名跑友在奔跑中深度对话英雄城

激情奔跑
晨曦微露,赣江潮涌。11月9日7时30分,随着一声清脆的鸣枪声响,2025南昌马拉松正式开跑。来自国内外的3.2万名跑友如潮水般涌出起点,他们用脚步丈量英雄城的千年文脉与现代活力,在赣江两岸勾勒出流动的城市风景线。
作为世界田联认证的精英标牌赛事,本届“英雄马”不仅延续了“一江两岸”的经典赛道,更以全方位升级的保障服务和精彩纷呈的竞技场面,为这座城市书写了又一段动感篇章。
这场兼具体育竞技与城市文化内涵的年度盛事,不仅是跑友们挑战自我的赛场,更成为展现南昌“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独特魅力的生动窗口。
这座千年古城活力奔涌
国内外跑友齐聚南昌,平坦赛道助力佳绩
摆放道旗、安装安检设备、检查赛道……在起点检录工作启动前,英雄城的每一处都洋溢着期待与活力。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们用最细致的筹备工作、最热烈的呐喊欢呼、最靓丽的城市风貌、最畅快的奔跑体验,迎接国内外跑友的到来。
7时30分,发令枪响,八一大道瞬间汇成一片流动的海洋。道路两侧,观赛市民的加油声此起彼伏。“每年都来南昌看马拉松,感觉一年比一年热闹,整座城市的活力都被点燃了。”来自九江的观赛者陈然表示。
本届马拉松赛道经过精心设计,串联起南昌最具代表性的城市地标。跑友们从八一广场出发,途经八一大桥跨越赣江,沿途可领略建军雕塑广场的庄严、南昌舰的雄姿;在鱼目山公园折返后一路向南,秋水广场的壮阔、“南昌之星”摩天轮的灵动尽收眼底。红色的革命记忆、绿色的生态风光、古色的历史底蕴与现代的都市风貌,在赛道沿线交相辉映,让跑友们在奔跑中深度感受南昌的多元魅力。
“这是我第三次参加南昌马拉松,明显感觉赛道更平缓了,沿途补给和服务也更贴心。”来自武汉的跑友陈斌表示,“赣江两岸的风景一年比一年美,南昌市民的欢呼声更是给了我源源不断的动力,这场‘英雄马’跑得既畅快又温馨。”
本届赛事的赛道条件再度升级。数据显示,全程赛道累计爬升不超过30米,最低点海拔21米,最高点海拔37米,平均海拔约29米。极少的弯道、狭窄路段与平缓的坡度起伏,确保了赛道整体平直顺畅。“这条赛道太适合创造个人最佳成绩了,跑起来非常轻松!”来自武汉的跑友李杰在赛后告诉记者,赛道沿途的美景也让他几乎忘记了奔跑的疲劳。
每一位跑友都是英雄
市民代表鸣枪发令,本土选手全马折桂
本届“英雄马”的发令环节特别邀请了20名来自全市各界的代表担任鸣枪嘉宾。其中既有“身边好人”“爱我英雄城”城市讲者等群众榜样,也有体育先进人物和企业家代表,他们共同鸣枪发令,见证这场属于整座城市的体育嘉年华。
“很开心能以鸣枪嘉宾的身份参与南昌马拉松。我注意到,鸣枪嘉宾都是来自各行各业的市民代表,这座城市始终秉持将‘C位’留给市民的理念,让我切身感受到英雄城的开放与包容。”鸣枪嘉宾、“中国好人”曾文萍表示。

分享喜悦
经过激烈角逐,半程马拉松男子组中,高金升以1小时7分15秒的成绩夺冠,艾米孜·吐尔孙与温敏分别以1小时7分40秒和1小时7分56秒获得亚军、季军。女子组方面,唐晓芳以1小时15分9秒的优异成绩率先冲线,张开琴、张柳青分别以1小时18分23秒和1小时18分35秒位列第二、三名。
全程马拉松男子组竞争同样激烈。最终,陈华威以2小时17分22秒的成绩夺冠,刘宗茂、黄仁伟分别以2小时17分29秒和2小时18分17秒获得亚军、季军。来自广东的陈华威对南昌的比赛环境赞不绝口:“赛道平坦开阔,特别是赣江沿岸那段,江风拂面,跑起来特别舒适。更让我惊喜的是观众的热情,从起点到终点,呐喊声就没断过。这场马拉松,让我深刻感受到了英雄城的活力,下次肯定还来!”
全程马拉松女子组中,来自南昌市红谷滩区生米镇的邓春艳以2小时34分27秒的成绩夺冠,黄菲以2小时38分7秒获得亚军,韦洁婷以2小时42分21秒获得季军。
“今天的发挥超出了我的预期,没想到能创造这样的佳绩,太开心了!”邓春艳激动地分享道,“沿江赛道清风拂面,空气中飘散的桂花香令人心旷神怡。跑到13公里时本来有点疲惫,但一阵花香让我重新振作。每一位参赛者都是英雄,欢迎大家常来南昌!”
全马男子组第二名刘宗茂也对赛事组织赞不绝口:“凉爽的天气为创造好成绩提供了条件。组委会的筹备工作细致入微,补给等细节都安排得恰到好处。”
在英雄城南昌,每一位踏上赛道的跑友,皆是英雄。他们挥洒的每一滴汗水,都在书写着对奔跑的热爱,更展现着马拉松赛事独有的竞技活力。
每一步的精彩都被悉心呵护
贴心服务全程,细节之处彰显城市温度
当3.2万名跑友在英雄城的赛道上奔跑逐梦,一场周密而温暖的保障接力早已悄然启动。从晨曦微露到赛事落幕,整座城市以精细的部署与贴心的服务,全力守护每一位跑友的奔跑梦想。
为服务好赛事日大客流,南昌地铁全线网首班车提前一小时至5时发出,并通过加开载客列车方式,发车间隔10~15分钟动态疏散客流。车站内,“2025南昌马拉松专用绿色通道”的醒目标识随处可见,工作人员快速开启边门,跑友们凭号码布“无需排队”快速通行。
赛道沿线,绿意焕新、街景如画,是南昌为跑友铺展的“最美风景线”。城管执法部门提前补植修剪了沿途绿植,更以“人不离岗、随脏随保”的标准维护着公共卫生。环保车、雾炮车等设备全天候运转,与沿途环卫工作者、卫生保洁设施共同筑牢了清洁防线,确保赛道环境始终整洁宜人。
赛事的安全感,也来自严密的医疗防护体系。赛道沿线共设置28个医疗点,配备34辆救护车(含1辆医疗指挥车)、106台AED设备及340名医护人员。其中,45名医疗人员组成“骑行AED小队”穿梭于赛道沿途,成为跑友身边“移动的守护者”。此外,10家定点医院全面开通绿色急救通道,专家团队随时待命,构建起从赛道到医院的完整应急保障链。
在半程与全程马拉松终点区域,来自南昌市洪都中医院的中医专家们手法娴熟地为完赛跑友提供专业拉伸、针灸与推拿服务,帮助他们快速恢复。全程马拉松康复区还备有急救药箱和运动喷雾。一旁的冰敷拉伸区规模也大幅扩容,全程马拉松赛后冰敷拉伸区从去年25个冰敷池新增至100个冰敷池,拉伸位从200个增加至300个。
“我们5时就已到岗,以饱满的热情服务好每一位跑友。”志愿者刘子路表示。从机场接驳到赛道沿途的每一声加油,再到完赛后的每一次引导,近4600名志愿者的身影与笑容,构成了赛事中最温暖的风景。
赛事期间,交警部门科学调度、分段管控,在护航赛事的同时,最大限度降低对城市交通的影响。南昌交警聚焦“赛事安全、交通畅通”目标,通过分段梯次解封、快速拆除占道设施、多部门联动等精准措施,显著提升交通恢复效率。较去年提前1小时恢复八一大桥通行,八一广场交通恢复更是提前1.5小时,赢得市民、跑友广泛认可。同时,南昌交警与卫生健康委建立联合指挥中心,救护车均配铁骑开道,确保受伤人员快速送医;联合环卫部门优化清扫流程,环卫车辆、清障车提前进入赛道,跟随尾码同步清扫,全面提升清理效率。
这份细致入微的服务与坚实有力的保障,赢得了跑友们的由衷点赞。“一落地南昌就感受到了南昌的热情,接驳车、志愿者、沿途问候,各环节都让人暖心。”来自广西的跑友苏辉赞叹道,“更让我印象深刻的是赛事保障全面到位,全程都有安保和志愿者守护,秩序井然,为我们创造了安心、畅快的奔跑环境。”(洪观新闻记者 胡萧 肖周 刘宁昕 胡彦思/文 影视部/图)
来源:南昌新闻网
稿件由南昌市台办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