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31日,襄阳市政府正式公布第九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和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扩展名录,涵盖民间文学、传统体育、传统美术、传统技艺等多个类别。
第九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共28个项目。民间文学类:襄阳红色故事(红九军在襄阳的红色故事)、朝元山传说、董叫的故事。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类:形意拳。传统美术类:结绳编花、老河口糖人糖画制作技艺、枣阳烙画、楚式木雕。传统技艺类:老街麻花制作技艺、襄阳八大碗蒸菜制作技艺、传统制香技艺、襄阳城砖制作技艺、梁坡酒曲制作技艺、襄阳缠蹄制作技艺、襄阳全形拓技艺、双沟锅巴制作技艺、传统制艾技艺(曹氏制艾技艺)、传统蜂蜜制作技艺、香耳山毛尖制作技艺、鱼泉河葛香蛋制作技艺、保康毛尖制茶技艺、盛康酱煲肉制作技艺、玉皇剑绿茶制作技艺、兰菊王茶制作技艺、茨河腐乳制作技艺、金兰花丝镶嵌技艺、枣阳传统拓片技艺、宜城制酱技艺。
第九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扩展名录共有6个项目。传统戏剧类:襄阳花鼓戏。传统美术类:剪纸(熏烟花样剪纸)。传统技艺类:蒸馏酒传统酿造技艺(古襄阳酒酿造技艺)、蒸馏酒传统酿造技艺(珍珠液酱酒酿造技艺)、蒸馏酒传统酿造技艺(老河口仙人酒酿造技艺)、传统榨油技艺(枣阳传统榨油技艺)。
值得关注的是,名录中不少项目与百姓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尤其是一批传统饮食与手工艺项目,展现出鲜明的地域特色与文化内涵。例如,襄阳八大碗蒸菜制作技艺体现鄂西北宴席文化精髓,双沟锅巴米香突出、口感酥脆,保康毛尖与玉皇剑绿茶等制茶技艺体现了襄阳深厚的茶文化底蕴。
据悉,自2022年《襄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实施以来,我市已构建起“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本次名录的公布,是该条例实施后的又一重要成果,展现了襄阳在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与创新转化方面的积极探索。
来源:襄阳日报 张亚婷 潘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