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豫台视窗 > 河南要闻

吕扬领航摘全运会河南首金

发布时间:2025-11-13 11:04:39

河南要闻25.11.13140

  11月10日,第十五届全运会赛艇项目女子四人双桨决赛在广州举行,奥运冠军吕扬携手队友刘又菲、韩梦瑶、许盈盈,为河南代表团拿下本届全运会竞体比赛项目首枚金牌。记者 邓放 摄

  两个月前的山东省日照市奥林匹克水上运动公园,当2025年全国赛艇锦标赛暨第十五届全运会赛艇项目资格赛女子四人双桨比赛结束后,望着振臂高呼的对手,落后第一名近8秒只获得第四名的吕扬很是不甘。而11月10日上午9时30分,在广东国际划船中心的第十五届全运会女子四人双桨决赛现场,随着解说员一声“恭喜河南队!”,携手队友韩梦瑶、刘又菲、许盈盈为河南代表团斩获本届全运会首金的吕扬,终于尽吐心中郁气。

  两个月重组的破局之路

  从近乎无望的大幅度落后,到用八周时间实现逆袭,其中不仅有着运动员的拼搏精神,更有着河南省游泳赛艇皮划艇运动中心主要领导和教练果断优化人员组合的自信。作为曾任职水上运动中心主任多年的资深专家,负责督导赛艇项目的河南省体育局竞体处一级调研员李民十分看好这支重组后的队伍:“虽然资格赛成绩不佳,但我们始终相信这条艇具备争金实力,只要抓好最后阶段的备战和磨合,就有机会激发她们的全部能力。”

  此外,本届全运会为衔接洛杉矶奥运会,将赛艇项目赛道长度从传统的2000米调整为1500米,这也让经验丰富的吕扬有了充分发挥的机会。在这条艇上,吕扬的职责就是要观察对手,制定战术,这也是她的“舒适区”。吕扬表示:“2000米赛程还有调整节奏的空间,1500米则需要全程保持高桨频,对体能分配和爆发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比赛中,我需要观察场上情况,针对具体形势为队伍制定战术,发出校正的口令。”当天决赛前半程,河南队一直按照自己的节奏“咬”住领先者,并不断将压力传导给对手,直到最后阶段,吕扬才指挥三名队友迅速调整,在接近冲线的位置抢到了第一名。

  赛后,吕扬坦言,资格赛的挫折让她们彻底放下心理包袱,明确了“拼金牌”而非“保金牌”的定位,反而激发了大家的斗志。领桨手许盈盈表示:“吕扬姐是队员的主心骨,有她在,我只需要踏踏实实地领桨。”

  刻苦加练的逆袭密码

  当然,除了实力,四位选手想在短时间内完成技术磨合、节奏适配和默契培养,还必须付出远超常人的努力。最后一个月的千岛湖集训,就是她们能够逆袭的关键密码。

  “我们保持一天三练的高强度节奏,每天上午侧重技术打磨,下午进行体能训练和战术演练,晚上还要加练核心力量。”吕扬告诉记者,为了应对高强度训练带来的身体损耗,她每天晚上都要进行至少两个小时的恢复治疗。

  在吕扬的带动下,年轻队员训练时丝毫不敢松懈。20岁的韩梦瑶常常在训练结束后,主动打磨技术细节,领桨的许盈盈则坚持加练体能,刘又菲不断提高自身划桨动作的规范性。四位姑娘在千岛湖的湖光山色间,用坚韧一点点缩小与对手的差距。

  “决赛队伍的实力在伯仲之间,我们赛前对每个对手的技术特点和战术风格都作了细致了解,预设了各种情况。”刘又菲说,最后时刻能完成反超既是战术执行到位的结果,更离不开日复一日的训练积累,“最后冲刺时,手臂酸到几乎失去知觉,全身肌肉都在颤抖,但大家都凭着一股不服输的意念坚持到了最后,动作丝毫不敢变形。”

  薪火相传的团队精神

  “我比你整整大一轮呢!”赛后采访时,吕扬亲昵地拍着韩梦瑶的肩膀,笑容里满是欣慰。这支冠军队伍拥有一个典型的以老带新阵容:1993年出生的吕扬不仅是奥运会冠军,更是赛艇项目的大满贯得主;1999年出生的刘又菲和两位“00后”选手许盈盈、韩梦瑶,都是首次登上全运会的赛场。

  由于身高优势被教练选中走上赛艇之路的韩梦瑶,短短4年时间就站上了全运会的最高领奖台。“能取得今天的成绩,我特别感谢吕扬姐。”面对记者采访,小姑娘难掩激动之情,“训练中遇到技术瓶颈时,她会耐心地帮我调整动作;比赛前紧张焦虑时,她会与我们分享大赛经验,缓解压力。她那种永不放弃的拼搏精神,时刻激励着我们前进。”

  在吕扬看来,团队项目的核心在于团结协作:“四人双桨讲究的是‘心往一处想,劲儿往一处使’,每个人的动作、节奏都必须高度统一,有一个人出现失误,都可能影响整个团队的表现。”

  如今,这支年龄跨度达12岁的组合,用一枚沉甸甸的金牌完成了河南赛艇传统优势项目的传承。作为河南水上运动的标志性人物,吕扬也在赛后透露了暂别赛场的想法:“看着这些年轻队员已经成长起来,能够独当一面,我就放心了。接下来可能会离开赛场一段时间,去学习一下,充充电。”(河南日报记者 李悦 黄晖)

  河南省台办供稿

河南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