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陕台视窗 > 陕西新闻

第二十一届全国科技翻译研讨会暨第六届航空科技翻译学术交流会在西安举办

发布时间:2025-11-18 15:59:13

  11月15日至16日,第二十一届全国科技翻译研讨会暨第六届航空科技翻译学术交流会在西安邮电大学举办。大会由中国翻译协会、中国航空教育学会指导,中国翻译协会科技翻译专业委员会、中国科学院科技翻译工作者协会、中国航空教育学会国际化人才培养分会和西安邮电大学联合主办,吸引来自全国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事业单位的300余名代表参会。

  本届大会以“机器启智:携手共译”为主题,聚焦人工智能推动下的语言技术变革及航空等专业领域的实践需求,围绕智能时代科技翻译的理论前沿、标准建设与人才培养展开研讨,为推动我国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和科技领域对外交流提供了重要交流平台。

  大会共设置五个分论坛,围绕技术写作与翻译研究、专业领域翻译实践、人工智能与科技翻译、AI赋能教育生态、多模态翻译等方向展开交流。多维议题的交叉融合,使讨论从理论延伸到应用、从工具发展到人才体系,呈现出更具整体性的研究与实践视角。

  开幕式上,西安邮电大学副校长巩红表示,本届大会在人工智能深度重塑语言技术的背景下召开,意义尤为突出。科技翻译正由工具属性迈向参与全球科技治理、支撑国家软实力的战略支点,应坚持“智能为用、人文为本”,加快构建人机协同与标准伦理体系。她倡议共筑科技翻译创新共同体、共研人机协同翻译标准体系、共育面向未来的翻译领军人才,以本次大会为契机推动我国科技翻译事业能级提升、创新发展。

  中国翻译协会副会长、中国外文局翻译院院长黄玉龙认为,本届大会以“机器启智:携手共译”为主题,契合大语言模型、多模态技术等人工智能快速演进的趋势。AI正在重塑科技翻译流程,推动行业迈向深度人机协同,但“以人为核心”始终是根本,译者在术语精准、文化适配等方面不可替代。他提出三点倡议:一是要坚守专业根基,提升跨学科能力,紧跟人工智能、航空航天、新能源等领域进展,强化专业理解与双语表达,并善用AI提升效率、确保质量;二是要推动创新融合,加强技术、产业与学术协同,深化产学研用合作,完善术语与质量标准体系;三是强化传播使命,既要讲好中国科技故事,也要引入全球前沿成果,促进科技交流互鉴,推动青年译者成长壮大。

  与会专家认为,人工智能、大语言模型与多模态技术正重塑科技翻译的理论框架与产业形态,科技翻译正迈向“语言+技术+知识+传播”的综合能力拓展新阶段。会议倡议加强学术前沿研究与行业标准建设,深化产学研用协同,完善课程与评价体系,培养兼具专业判断、技术应用与国际传播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更好地服务国家科技创新和对外交往需求。

  近年来,西安邮电大学依托信息科技优势,推进工文融合,建设“语言数据微专业”等交叉课程,创新“3+1培养”“校企双导师”等机制,并与海外高校和行业龙头共建科研平台,不断提升多模态翻译与智能语言服务能力。(作者:柏桦)

  来源:群众新闻网

陕西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