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今日湖北

初心守望暖桑榆 西厂口社区七旬党员张惠华织就邻里互助网

发布时间:2025-11-18 17:15:22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 周旋)在武昌区黄鹤楼街道西厂口社区,作为后宰门十一网格片区党支部书记,77岁的党员张惠华步履不停、初心不改,她用实实在在的行动诠释着“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在她的带动下,一张以老助老、邻里守望的温暖关爱网在网格铺开。

独居老人的“贴心人”:一篮青菜见真情

82岁的丁婆婆独居在板壁巷20号,三年内接连失去两个儿子,又因腰部疾病行动艰难,生活陷入阴霾。张惠华了解情况后,第一时间联合网格员、社区养老机构和卫生服务中心组建“帮扶小组”,建立起每日巡查、定期理发陪诊、用药跟踪等常态化关怀机制。

而真正打动老人的,是那些藏在细节里的真心。一次闲聊中,丁婆婆随口提到“想喝口新鲜菜汤”,张惠华默默记在心里,第二天就挎着菜篮出现在门口:“有想吃的跟我说,我每天都路过菜场。”从此,她的菜篮里总是多备一份青菜、一块豆腐或几两瘦肉。送菜之余,她总要坐下陪老人唠唠家常。如今,丁婆婆的小屋里常飘着菜香与笑声,她逢人便说:“张大姐不是亲人,却比亲人还贴心!”

危难时刻的“主心骨”:临时家庭显担当

去年,73岁的鲁奶奶在房屋拆迁后独居铁路小区,不慎摔倒导致右臂严重受伤。张惠华闻讯组织起一个“临时家庭”:她腾出自家房间作为活动场所,腰腿不便的陈春梅主动陪聊解闷,年轻的张万琴承担起每日做饭的任务,段维芳帮忙洗澡洗衣……大家还将春节物资集中共享,悉心照顾鲁奶奶七天,直到她基本康复。临别前,众人又帮她换洗衣物、打扫房间。鲁奶奶感叹:“亲姐妹也不过如此!”这正是张惠华推动的“以老助老、互助养老”模式的生动实践。

邻里守望的“引路人”:银发力量暖社区

“谁家水管坏了她找师傅,小夫妻吵架她上门劝和,社区活动她带头参加。”在街坊们眼中,张惠华永远是那个随叫随到的“张大姐”。每当有人道谢,她总是指着胸前的党徽说:“党员不分退休,居民需要我就该站出来!”

在她的带动下,网格内形成了浓厚的互助氛围:73岁的李德兴突发腰疾,对门邻居黄春桂顶着酷暑连续8天送饭陪诊,却淡然表示“只是做了八天志愿者”;77岁的余献兰驼背弯腰,仍坚持每日清扫后宰门、过街楼等公共区域,护腰带下是三十年如一日的默默奉献;而当张惠华自己行动不便时,邻居杨秀云主动代买菜品,段维芳每日敲门问候……

作为支部书记,张惠华将服务宗旨化作日常点滴,在她的影响下,十一网格支部形成了“以老助老、互助养老”的良性循环——老人们不仅收获了归属感与幸福感,更成为基层治理不可或缺的“银发力量”。

“张大姐就像一盏灯,照亮了我们。”居民王阿姨的感慨道出了大家的心声。如今,这盏“银发灯塔”依然在社区静静闪烁。张惠华常说:“党员的初心,就是让群众的日子越过越舒心。”以邻里互助为桥,将党的温暖送到千家万户,这正是张惠华与她的老伙伴们共同编织的社区幸福图景。

来源: 荆楚网

主办单位:湖北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