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五运会赛程接近尾声,闭幕式将于今天在深圳前海欢乐剧场举行。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全运赛场上,最动人的从来不只是耀眼的金牌,而是运动员们永不放弃的拼搏姿态。在十五运会的赛场上,济南运动健儿以坚韧与执着在多个赛场上绽放光彩。
这座以泉水温婉著称的古城,为何能在竞技体育的赛场上迸发出如此磅礴的力量?其背后蕴含着怎样的体育密码?
一
十五运赛场上,济南健儿在全国最高水平的竞技舞台上,展现了泉城体育的“满园春色”。
参赛人员创历史之最。本届全运会,济南共有177名运动员挺进决赛,参赛人数创历届全运会之最。这支队伍中,既有李越宏、张敏等连续多届参赛的老将,也有崔宸曦、张子宇等“05后”新生代,年龄结构呈现理想的梯队分布。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篮球、排球等集体球类项目中,济南籍运动员均占据重要位置,展现出团队项目上的整体实力。
老将不老小将频出。时间从不会辜负真正的热爱,32岁的赛艇名将张敏第五次出战全运,成就“五届八金”的传奇,她的坚持诠释着济南体育人的执着与担当;“枪王”李越宏不仅续写辉煌,更肩负起山东代表团旗手的重任。与此同时,小将崔宸曦凭借行云流水的动作与稳如磐石的心态强势夺冠,为山东代表团摘得全运历史上首枚滑板项目金牌;张子宇在篮球赛场初露锋芒,凭借无解的内线统治力展现巨星潜质。这种“老将宝刀未老,新锐锋芒毕露”的生动局面,正是济南体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标志。
从优势项目到全面开花。从刘德文为山东夺得首枚全运会太极全能金牌,到崔宸曦摘得山东首枚全运滑板金牌;从单梦缘在帆船项目实现突破,到许澳、吕贝贝在武术套路混合团体赛夺魁,济南选手在传统优势项目和新兴领域齐头并进。更令人欣喜的是,这些成绩涵盖了体能、技能、智能等不同类型的运动项目,不仅是实力的体现,更是济南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和体教融合战略的成功实践。
二
赛场上的高光时刻,既映照着运动员在赛场外无数个平凡的坚持,也是济南建设“体育强市”的生动实践。济南体育的蓬勃发展,密码藏在三个关键词里。
政策赋能。从全民健身设施连续纳入民生实事,到出台《济南市公共体育设施专项规划(2025—2035年)》,明确提出构建“省市级—区级—街道级—居委级”四级公共体育设施网络,济南下出了一盘体育发展的“先手棋”。值得一提的是,规划将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作为重点区域,建设黄河体育中心等重大设施。这些举措不仅为竞技体育发展创造条件,更为体育发展预留了充足空间。
全民健身。382所学校体育场地对外开放,63处智能健身驿站投入使用,70多处体育公园规划建设,“推门可享”的健身圈正在形成。智慧体育平台汇集8.2万件器材、2万处场地信息,让市民通过“电子地图”找场地、预约健身变得更加便捷。历城“村超”火爆出圈、钢城“村拔”一日获央视三次点赞、济阳马拉松等区县赛事火热开展,“泉在济南 全城热练”正在从口号变成生动现实。
赛事流量。今年以来,济南共举办市级以上重点体育赛事400余场,参与人次超87万,直接经济效益超4亿元。第三届济南潮流体育消费季、冰雪嘉年华等品牌活动影响力持续扩大,NBA青少年篮球文化交流等国际活动的成功引入,显著提升了城市体育的国际影响力。“体育+文旅”“体育+康养”等新业态的蓬勃发展,让体育成为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成功跻身国家促进体育消费和赛事经济试点城市,更是对济南体育产业发展的最好肯定。
三
体育承载着国家强盛、民族振兴的梦想。我们期待更多运动员为祖国赢得荣誉,为山东、济南增添光彩,也希望济南“体育强市”之路越走越远。
让校园成为冠军的摇篮。在张子宇的母校,篮球架前总是挤满了跃跃欲试的身影;在崔宸曦训练过的场地,踩着滑板的少年们梦想着下一个高难度动作。体教融合的种子,正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未来,我们期待更多学校能拥有自己的体育特色,让每个孩子都能在校园里找到喜爱的运动,济南的校园能走出更多闪耀赛场的体育之星。
用科技赋能全民健身。通过手机APP预约场地,在智能步道实时查看数据,获取个性化“运动处方”……这些智慧体育场景正在济南变为现实。我们期待,未来的济南能织就一张更密、更智能的“全民健身网”。打通全市的智慧体育平台,不仅能提供场馆预约的“一站式服务”,让科技既服务于竞技体育更惠及全民健身,更让全民健身变得触手可及。
以赛事提升城市魅力。如今的体育早已超越单纯的竞技范畴,正深度融入城市发展脉络。我们期待“体育+文旅”的深度融合,让游客在欣赏“山泉湖河城”独特风光的同时,也能体验骑行、徒步等户外运动的乐趣;期待“体育+康养”的创新探索,让运动成为守护市民健康的有效方式。借着入选国家体育消费试点城市的东风,培育更多品牌赛事,打造展示城市形象的新窗口。
当运动的基因融入城市血脉,当体育的精神与城市发展同频共振,济南这座千年古城,正以矫健的身姿,跑出建设“体育强市”的“加速度”。
(来源: 济南宣传)
稿件由济南市台办 济南市港澳办提供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