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开行2185列中欧班列,贯通亚欧224城 江西成内陆地区国际枢纽
11月19日,江西赣州国际陆港内,一列满载日用百货的中欧班列缓缓启动,如一条钢铁巨龙,经满洲里口岸出境后向着俄罗斯沃尔希诺、莫斯科、叶卡等地一路疾驰。与此同时,另一列满载木材等原材料的返程中欧班列正从俄罗斯风驰电掣般驶向赣州国际陆港。
这看似平常的往返,却是江西与世界紧密相连的生动写照,也是江西中欧班列开行十年来,推动江西打造内陆地区改革开放高地的有力见证。
破局
从“地理洼地”到“开放前沿”的跨越
2015年11月24日,一列满载太阳能组件的货运班列从南昌横岗火车站驶向荷兰鹿特丹,江西中欧班列正式启航。这一历史性时刻,标志着江西这个不沿边、不靠海的内陆省份,以铁路为纽带,打通连接世界的“黄金通道”。
江西省政府将“赣欧国际铁路货运班列(即中欧班列)正式开通”,作为“开放平台和通道取得新进展”的大事,写入2016年江西省政府工作报告。此后9年,中欧班列发展成效始终是年度政府工作报告关注的重要内容。
政策红利持续释放,赣州、抚州、上饶等地相继开行中欧班列,形成“多点发力、全域开放”的格局。截至目前,江西已累计开行2185列中欧班列,开通12条运输线路,覆盖亚欧25个国家224个城市,成为内陆地区连接世界的重要枢纽。
赋能
产业链升级带动就业扩容
中欧班列的开行,不仅改变了江西的物流格局,更深刻重塑了区域产业生态。以赣州南康为例,这座被誉为“中国实木家具之都”的城市,年消耗木材近1000万立方米,其中80%依赖进口。过去,木材主要通过海运进口,运输周期长,且受天气、港口拥堵等因素影响,供应链稳定性差。
2016年5月28日,赣州国际陆港开出首趟家具专列,标志着“买全球木材、卖全球家具”的无障碍通道正式打通。依托中欧班列,回程班列运输木材的在途时间压缩至12天,较传统海运节省25天,综合物流成本降低18%。“现在,我们的订单周期缩短了,资金周转更快,企业竞争力明显提升。”赣州富龙皇冠家居有限公司负责人温世通说。
产业链的升级带动了就业的扩容。南康区依托赣州国际陆港,构建起集木材交易、设计研发、智能制造、物流配送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家具企业数量超1万家,从业人员超50万人。从原木到成品家具,从内陆到欧洲市场,中欧班列既让“江西制造”走向世界,也让大量群众实现“家门口就业”。
创新
从物流到消费涌现新模式
在赣州国际陆港,中欧班列、铁海联运班列、内贸班列三种运输方式联动发力,铁路快通班列、赣州—厦门港货运直达班列、综合保税中欧班列、“一单制”铁海多式联运等创新模式不断涌现。
数据显示,2024年,赣州国际陆港开行各类班列4307列,同比增长5.4%,成为内陆地区物流枢纽的标杆。
“一单制”铁海多式联运是江西物流创新的典型案例。过去,货物从内陆到海外需经过多次转运、多次报关,流程烦琐、成本高昂。如今,通过“一单制”,企业只需一张单据即可完成全程运输,运输时间缩短5天,运费降低10%。“这种模式真正实现了‘门到门’服务,让我们的小批量、多批次货物也能高效出口。”江西某外贸企业负责人表示。
创新不仅体现在运输模式上,更延伸至消费领域。在赣州国际陆港进口商品集采中心,来自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6000种商品琳琅满目,涵盖日用百货、电子产品、食品等。开设在赣州西高铁站内的中欧班列进口(保税)商品店,采用“全球直采+1210跨境电商进口保税线上销售”模式,运用RFID防伪技术实现单品溯源,让消费者在家门口就能购买全球好物。
协同
全省联动构建开放新格局
江西的开放发展并非一地独奏,而是全省协同的交响乐。
在南昌国际陆港,12条中欧班列、12条铁海联运班列联通全国134个国家和地区,服务省内外500余家外贸企业。“南昌—宁波舟山港”“南昌—厦门港”集装箱铁水联运线路入选2025年集装箱铁水联运品牌线路培育典型案例,前10个月货运发送量达218.37万吨,同比增长15.19%。
在上饶,今年5月投入使用的坑口铁路专用线,将货物运输时效从多式联运班列开行前的26小时缩短至12小时以内;在樟树,开出全国首列多式联运“一单制”班列,运输效率与成本优势显著;在九江,今年10月首开的“长江班列”绕过三峡船闸,较传统水运模式缩短运输时间约15天……今年前10个月,江西铁路累计发送货物4338.1万吨,多节点、多模式的协同网络正在形成。
“江西的开放是‘全省一盘棋’。”中国铁路南昌局集团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从赣州到南昌,从上饶到九江,每个节点都有独特定位,共同构建起内联外通、高效协同的开放体系。”
未来
“四区融合发展” 推动更多“江西制造”走向世界
十年耕耘,江西中欧班列已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然而,面对全球产业链重构和区域竞争加剧的新形势,江西如何进一步释放开放潜能?
“我们正全力推进国际陆港、跨境电商综试区、综合保税区、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四区融合发展’,致力于打造内陆开放型经济新高地。”中国铁路南昌局集团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透露,下一步,将以“四区融合”为引擎,积极申报中欧班列集结中心,大力发展冷链专列、跨境电商专列等定制化班列,推动更多“江西制造”通过赣州走向世界。
车轮滚滚,班列驰骋。十年间,江西中欧班列以“钢铁驼队”的坚韧与活力,书写了内陆开放的新篇章。未来,随着开放格局的持续拓展和产业生态的不断优化,江西必将在内陆开放型经济高地建设中扮演更重要角色,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强动力。
全媒体记者 谢梦丽
来源:大江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