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 廖宇智、秦丹、谢卓维)据“洪山大学之城”微信公众号消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新就业形态的蓬勃发展,快递员、外卖员等新就业群体已成为城市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同时也对社区治理模式提出了新要求、新挑战。
武汉市洪山区张家湾街道金域天下社区聚焦新就业群体实际需求,主动作为,通过创新服务方式、整合服务资源、丰富服务内容,构建新就业群体友好社区服务生态。
服务方式转变,动态场景全覆盖
社区聚焦新就业群体流动强、节奏快的工作特性,打破物理空间局限,将服务嵌入新就业群体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中,通过打造多类服务场景实现“处处有服务、事事有回应”。
优化出入管理,提升通行效率。针对快递、外卖员进入小区耗时长、寻路难等问题,在辖内3个小区主要出入口、单元门厅等关键位置增设醒目的楼栋分布图、导航标识以及快速通道指示,简化登记流程,降低新就业群体寻址时间和沟通成本,提升配送效率。
提供应急服务,增强安全保障。针对新就业群体工作中突发伤病、应急需求等情形,金域天下社区在户外工作者驿站、物业服务中心设置应急药品箱和急救包,方便随时取用。定期组织开展应急救援培训和实战演练,邀请专业讲师进行急救知识讲解并进行模拟操作,切实增强新就业群体自救互救能力和突发事件应对能力,筑牢出行安全防线。
完善配送支持,优化工作环境。社区科学规划并建设电动车停车棚14处,均配套安装充电桩,有效解决车辆停放难、充电难等问题。同步优化内部道路交通路线,实行人车分流、配送车辆专用通道等管理措施,保障配送过程顺畅高效,显著提升“最后一百米”的服务效能。
服务资源集成,一站汇聚强保障
社区多方位、深层次强化对新就业群体的服务保障力度,精准对接需求,持续发力、积极探索服务创新举措,进一步拓展服务维度。
打造驿站阵地,集成服务空间。以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为依托,整合周边美团服务站点,串点成链进一步完善服务阵地建设,场所配备休息座椅、饮水机、微波炉、充电插口等基础设施,提供饮水、热饭、休憩、上网等一站式服务,构建新就业群体“冷可取暖、热可纳凉、渴可喝水、累可歇脚”的暖心站点。
联动周边资源,织密服务网络。协调2个幸福食堂对新就业群体开放,推出优惠套餐,缓解新就业群体吃饭难问题。积极对接附近商圈,完善指示标识、开放空余休息室,实现资源共享,进一步延伸服务半径。新就业群体可以根据自身需求选择就近站点进行休息和补给,实现资源可见、可达、可用,构建起覆盖更广、响应更快的服务网络。
聚焦需求痛点,畅通反馈渠道。邀请志愿者定期入驻驿站,为新就业群体提供法律咨询、心理疏导等专项服务。设立诉求反馈机制,通过留言簿、意见箱及时收集并解决新就业群体反馈问题,真正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
服务内容丰富,多元赋能促发展
社区持续拓展服务范围,关注新就业群体的文化需求、社会参与及成长发展,推动服务内容多维拓展、持续升级。
开展多元活动,增强情感认同。依托传统节日等重要时间节点,为新就业群体发放慰问礼包,提供贴心关怀。组织开展趣味运动会、手工DIY、主题联谊等活动6场,累计服务234人,缓解新就业群体工作压力,拓宽社交圈,营造良好关爱氛围。
引导参与治理,促进角色融合。鼓励新就业群体到社区报到,通过积分兑换机制吸引10余名新就业群体参与社区治理工作,开展环境整治、平安巡查、文明宣传等志愿服务活动,推动新就业群体从“服务对象”转变为“治理力量”。
关注职业健康,提供全面支持。邀请心理咨询师定期开展心理咨询服务,通过一对一咨询、团体辅导等方式进行情绪疏导和心理支持,累计服务130人次。联合企业、培训机构开展职业规划、技能提升、法律咨询等专题讲座,讲解职业发展趋势和就业市场动态,助力新就业群体提升职业竞争力与长期发展能力。
金域天下社区不断创新服务方式,推动服务资源和服务内容的转变与集成,为新就业群体打造细致精准的友好场景,实现新就业群体与社区的“双向奔赴”。
来源: 荆楚网
主办单位:湖北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