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氏文化:中华民族的血脉之根
大河网-河南日报
|
|
|
|
|
形形色色的姓氏寻根追宗,全不能避开河南。因为《新百家姓》中,有73个姓氏能在河南找到发源地,而且有48个姓氏的主要发源地就在河南。河南处于河洛一带,河洛是黄河与洛水的简称,也指黄河中下游和洛水流域的一些主要地区,是中原地区最核心的部位。这片土地孕育了母系氏族社会最繁荣的代表——仰韶文化,曾经是“人祖”伏羲、炎帝、黄帝、颛顼和帝喾的活动区域,还是夏和商的国都所在地、政治与文化中心,“八大古都河南居半”,无论如何,炎黄子孙的祖先曾经深情地眷念这片土地是毋庸置疑的,河南历史上最辉煌的年代都与姓氏的开端、发展息息相关。正是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催生了这个“大姓的故乡“。
河南是中华姓氏的摇篮,中华姓氏无论肇始与大量衍生都与中原关系密切。姓氏文化是河南独有的文化现象。
——徐光春
关于姓氏文化
姓氏文化,是指与姓氏有关的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其内容包括姓氏起源、姓氏流变、家族播迁、名人事迹与遗迹、家谱、宗祠、世系、家训、郡望、堂号、堂联、字辈等等,以及由此形成的尊祖敬宗、报本反始、寻根问祖等族姓与民族文化认同理念。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姓氏是区分人类血缘与族群关系的文化符号,一个个的姓氏把一个个不同的家族群体区分开来。对于任何人类个体,姓氏都与生俱来,并将终生相随,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姓氏对于中国人来说不仅仅是一种符号,更是一种代代相传的文化徽章。无论你身处何地,只要见到同姓之人,即刻就会产生一种天然的亲切感,姓氏就像一条无形的纽带联系着同一姓氏的人们。在中国人看来,姓氏是祖宗所赐,是一个人尊严的表现,尊重姓氏便是尊重祖宗和自己。因此,对于一个家族来说,姓氏就是凝聚一个族人的最重要力量。寻根溯源,很多姓氏的根都可以上溯到人文始祖黄帝与炎帝,因此中国人都称自己是炎黄子孙。从这个意义上讲,姓氏也是联系全球华人的重要纽带。
中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母体,中原地区又是海内外华人的主要祖根地,这些赋予了河南丰富的根文化资源,成为海内外华夏儿女魂牵梦绕的寻根谒祖圣地,海外华人来河南寻根祭祖的热潮,也促进了河南的经济社会发展。
华人祖根大半在河南
中华民族人文始祖,大都出自河南或主要活动于河南;中华大姓除了个别例外,大都发源于河南;中华民族历史上许多著名人物出自河南。可以说,中华民族的血脉之根在河南。
袁义达(中国科学院遗传发育所研究员、华夏姓氏源流研究中心主任):从人祖太昊伏羲氏“正姓氏,别婚姻”算起,姓氏发展至少有五千年的历史。据《路史》载:“上古男女无别,太昊始制嫁娶,以俪皮为礼;正姓氏,通媒妁,以重人伦之本,而民始不渎。”大约6500年前,在以宛丘(今河南周口市淮阳县)为中心的黄淮区域,被尊为“人文始祖”、“三皇之首”的太昊伏羲统一了九大部落,奉“龙”为华夏图腾。但让伏羲颇伤脑筋的是,当时部落男女的交媾生育十分混乱,往往“知其母,不知其父,知其爱,不知其礼”。为了制止乱伦、乱婚等愚昧现象,伏羲开始实践“制嫁娶,正姓氏”。他首先自定为“风”姓。接着,又为当时尚存的母系家族定姓,如:姒、姜、姚、妫、姬等,这些皆带“女”字的姓意指“源于同一女性始祖,而具有共同血缘关系的族属”。他为庶民百姓定氏时使用了灵活、简便的办法。有以居住地的地形景物为氏的,如石、邱、高、沙、江、洪、谷等;有以驯养的动物为氏的,如牛氏、马氏等;有以周围常见的植物为氏的,如杨、叶、柳、花等,有以方位为氏的,如左氏、南氏等;有以天象变化为氏的,如雷氏、阴氏等;还有的以生活用品为氏的,如柴氏等。
李立新(河南省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所长、博士):中华民族的姓氏在发展演变过程中,由少到多,不断分衍,迄今历史上使用过的姓氏共有两万多个,得名的方式各种各样,无所不有,其发展演变可分如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姓的产生。中华姓氏产生于伏羲、女娲时代的母系社会,是伏羲为了避免近亲交媾给后代带来危害,将族人按血缘关系区分为不同的集团,这些不同的血缘集团就是姓族或姓。周代“同姓不婚”制度就渊源于此。
第二阶段是氏的出现及其演变。氏大约出现于从炎、黄二帝时期开始的父系氏族社会,社会组织以男性为中心,原来的姓族分裂衍化出若干男性为主导的氏族,氏族显示着家族对土地和财产的所有,标志着贵贱和等级的差别。舜时的“赐姓命氏”,是大规模赐姓命氏的渊源。
第三阶段是中华姓氏普及和定型。周初实行周朝贵族内部的层层分封制,共建立71个诸侯国,还分封了不少有功的异姓贵族,至春秋时发展为140个国家,这些诸侯多以封国为氏,封国以下层层递封,有更多的人以封邑为姓,以官职为姓,建立了一套完备的姓氏制度。中华姓氏在这一时期得到普及和定型。
第四阶段姓氏混一。战国时期,随着宗法制度的崩溃,等级制度被破坏,姓氏合二为一,标志着现代意义姓氏的产生。
第五阶段是少数民族的融合。秦汉以后,少数民族不断入侵和入主中原,中华文化以其特有的先进性、强固性和包容性,将它们一一融合,中华姓氏也不例外。
谢钧祥(著名姓氏文化专家):笔者的研究结果表明,在有来源可考的4820个姓氏中,起源于河南的姓氏共有1834个,占38%。在按人口多少排列的占汉族人口90.14%的前120大姓中,全源于河南的姓氏有52个,即李(鹿邑)、张(濮阳)、陈(淮阳)、黄(潢川)、周(汝南、汝州、洛阳)、林(淇县、洛阳)、何(信阳、洛阳)、宋(商丘)、郑(新郑、开封)、谢(唐河、南阳)、冯(新郑、荥阳)、于(沁阳)、袁(洛阳、巩义)、邓(邓州)、许(登封、许昌、鲁山)、傅(安阳)、苏(温县)、蒋(淮滨)、叶(叶县)、阎(洛阳、荥阳)、潘(固始、洛阳)、戴(商丘、民权)、夏(巩义、淮阳)、范(范县)、方(禹州、洛阳)、石(淇县、洛阳)、姚(范县)、廖(唐河、固始)、孔(新郑、商丘)、康(禹州)、江(正阳)、史(新郑)、邵(汝南、安阳)、段(辉县)、雷(禹州)、汤(商丘)、尹(宜阳、安阳)、武(巩义、安阳、商丘)、赖(息县)、樊(安阳、淇县、济源)、兰(新郑、洛阳)、殷(安阳、许昌)、陶(安阳、淇县)、翟(鲁山、宝丰、叶县)、安(洛阳)、倪(新郑)、严(洛阳)、牛(商丘)、温(温县、洛阳)、芦(洛阳)、俞(新郑)、葛(长葛、宁陵、洛阳);部分源头在河南的姓氏有45个,即王(卫辉、洛阳)、刘(鲁山、偃师、洛阳)、赵(巩义)、吴(濮阳)、徐(安阳、淇县)、孙(濮阳、淮阳)、胡(淮阳、郾城、洛阳)、朱(洛阳)、高(新郑、洛阳)、郭(登封、陕县)、罗(洛阳)、梁(洛阳)、韩(新郑、洛阳)、唐(方城)、董(临颍)、萧(安阳、淇县)、程(洛阳)、沈(平舆、沈丘)、吕(南阳、新蔡、洛阳)、卢(洛阳)、蔡(上蔡、新蔡)、魏(开封、邓州)、丁(开封)、薛(洛阳)、杜(新郑、洛阳)、钟(洛阳、长葛)、姜(南阳)、熊(新郑)、陆(嵩县、洛阳)、白(息县)、毛(宜阳)、邱(淮阳、洛阳)、秦(范县)、顾(范县)、侯(辉县、洛阳)、孟(濮阳)、龙(新郑、临颍、鲁山)、黎(洛阳)、常(新郑)、贺(洛阳)、龚(新郑、辉县)、文(鲁山、濮阳)、施(安阳、淇县)、洪(辉县)、季(开封);两项合计,起源于河南的姓氏共有97个,占120大姓的81%,占全国汉族人口的79.52%。在占汉族人口98.24%的300大姓中,全源于河南的姓氏有97个,部分源头在河南的姓氏有115个,二者合计,起源于河南的姓氏共有212个,占300大姓的71%,占全国汉族人口的84.9%。概言之,起源于河南的姓氏占全国汉族人口的85%以上。因此,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河南是姓氏资源第一大省,海内外华人的祖根大半在河南。
河南是中华姓氏的摇篮。如果进一步把中华姓氏史与河南历史加以对照,就不难发现,无论是姓氏的萌芽、产生、发展,还是普及、定型,无不与河南息息相关,具体可概括为以下六点:
河南是姓氏肇始时期人类活动的重要地区。在姓起源的原始社会母系氏族制时期,河南是人类活动的重要地区。在氏起源的父系氏族社会,中原地区(主要是今河南)氏族林立,这成千上万的氏族、部落便是“氏”的渊薮。
河南是华人祖先炎黄二帝和太昊的活动中心。从血缘关系上说,当今120大姓分别属于三个族系,即黄帝族、炎帝族、东夷族,出自四位祖先,即黄帝、炎帝、太昊与少昊。其中,属于黄帝族的有86姓,占120姓的72%;属于炎帝族的有6姓,占5%;属于东夷族的有8姓,占7%;兼属黄帝族与炎帝族的有11姓,占9%;兼属黄帝族与东夷族的有9姓,占7%。河南长期是这三族活动的中心,因此,其姓氏也多数是在河南境内形成的。
河南是姓氏发展时期夏、商两代的国都所在地。夏、商时期,从奴隶制兴起到全盛,也是中华姓氏得以发展的时期,而这两个朝代活动的中心地带均在今河南境内。
河南在姓氏普及时期的周朝占有重要位置。周朝是我国产生姓氏最多的朝代,姓氏基本上普及,并相对定型,此后没有更大的发展。而河南是在这一时期起到关键作用的地区。
河南有得天独厚的产生姓氏的优越条件。河南历史悠久,产生的姓氏必多,人口密集,得姓受氏者必众;建都频繁,得姓的机会必广。
河南是北魏鲜卑族政权入主中原改姓的基地。北魏孝文帝拓跋宏于493年迁都洛阳后,进行汉化改革,令鲜卑人改姓,仅见于《魏书·官氏志》单独列出的,即有114个。
许顺湛(著名考古学家、河南博物院研究员):炎帝族后代曾占据15个属地,有107个氏;黄帝族后代占据101个属地,有510个氏;舜族后代占据7个属地,有61个氏;禹族后代占据12个属地,有33个氏;契族后代占据12个属地,有124个氏。总共属地147个,835个氏。835个氏到后来都演化为华夏族的姓,现在汉族人的姓氏都来源于此,是为炎黄子孙。作为炎黄子孙祖源的这147个属地、835个氏,主要分布在中原地区。
中华文明的文化基因
姓氏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的血脉、国脉、文脉,形成了中华文明的文化基因,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生命信息学遗产。中华民族一向具有厚德载物、报本返始、依恋本源、尊祖敬宗的传统,这种品性是一种民族认同感和归宿感的体现,根文化正是出于这种民族品性,是中原历史文化的特质。
谢钧祥:姓氏,本是姓与氏的合称,是标志家族系统、表明血缘关系的符号,也就是人的根。研究中华民族的姓氏,继承祖国这份珍贵的文化遗产,不仅可以帮助海内外华人实现寻根谒祖的夙愿,而且对加强海内外华人的联系与交流、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加速经济建设等方面,也必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袁义达: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伏羲氏“正姓氏,制嫁娶”体现了人类自然进化的规律。中国人姓氏形成的血缘链如同大江河流,永不中断,牢牢联系着中华民族赖以生存的每一寸土地,以及这块土地上的每一个子孙。中国人姓氏的遗传本质如同血脉,世代相传,始终维系着中华民族这一大家庭的生存。中国人姓氏的血缘链、遗传本质和传统文化理念最终形成了一股坚韧的、能够一脉相承、绵延连续的民族凝聚力,始终影响着中国社会的发展和祖国的统一。
王大有(文化人类学家):证明我们伟大民族五千年文明史的,除了猿人化石、甲骨文字、千古长城、秦砖汉瓦、敦煌壁藏、典籍文献等无以计数的实体文物与载体外,在我们每个人身上就有具体生动的体现,这就是人人皆有的姓氏。中华姓氏史,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华民族文明史的进程。由三皇五帝等中华祖先创造并传承下来的姓氏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的血脉、国脉、文脉,形成了中华文明的文化基因,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生命信息学遗产。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姓氏文化的内涵十分丰富而深广,涉及历史学、考古学、民俗学、社会学、民族学、语言学、文献学、遗传学、文化人类学等诸多学科,生动而具体地反映着我国历史上的社会形态演进、文明起源、民族融合、中外交流以及历代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习俗的发展与变革,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原生态文化,具有世界上其他民族姓氏文化所未有的鲜明特色。姓氏文化对于发扬爱国主义传统,增强民族凝聚力、向心力,乃至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早日实现,推动全世界华侨华人的文化认同,都会产生积极的作用。
李乔(河南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姓氏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和谐思想,几乎所有家族的家训中都包括孝父母、和兄弟、睦宗族、和乡邻的内容,主张“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元气团结”是“家道隆昌”必不可少的条件,“父不慈,则子不孝”、“夫妇和而后家道成”、“兄弟不睦,则子侄不爱”;在宗族内部,强调“相爱相敬”、“平则同安乐、患难则共扶持”;在邻里关系上,强调“傍金傍银,不若傍个好乡邻”、“患难扶持”、“宁我容人,毋使人容我”。研究姓氏文化,发掘其中的和谐思想,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王剑(周口师范学院教授):弘扬姓氏文化可以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是几千年来形成的以汉族为主体、各少数民族共同建构的一种民族向心力,也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内在动力,以及与世界其他民族的一个重要区别。正如英国著名史学家汤因比所说的那样:“就中国人来说,几千年来,比世界任何民族都成功地把几亿民众从政治文化上团结起来。他们显示出这种在政治、文化上统一的本领,具有无与伦比的成功经验。”在中华民族凝聚力这个广泛的概念下,所包含的主要是文化上的共同心理、共同习俗与血缘上的认同和延续等因素。所以我们今天研究和弘扬姓氏文化,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凝聚力形成的基础和动力,更好地把握凝聚力发展的途径和保障,并利用这一巨大的精神力量推动祖国建设和民族发展。
郑强胜(寻根杂志社副主编):维系一个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文化认同是很关键的一个因素,中华民族的文化核心是传统的儒家文化,而姓氏文化的很多内容包含在传统文化里面。姓氏文化除了血缘认同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文化认同,一个姓氏、一个家族在起源、发展、演变的过程中,形成了颇具特色的家族文化,如家谱、家规、家训等,这是维系一个家族、一个姓氏向心力、凝聚力的基础,也是区别于其他家族的根本所在。我们研究姓氏、研究家族史,不仅仅要了解姓氏的起源、演变、发展,而且还要深入挖掘家族史的主要内涵,了解家族文化,使家族文化在今天的文化建设中发挥独特的作用。姓氏文化在今天最主要的作用就是凝聚全球华人的文化认同,促进祖国的统一大业。寻根问祖、追根溯源,不仅仅要追姓氏根,还要追文化的根,港澳台地区、全球华人,同文同种、同根同源、同山同水,正是这些共同的文化、共同的血脉、共同的土地,才形成了共同的民族,这是民族强盛、国家统一的根本。
姓氏寻根有助中原崛起
寻根认祖是一种民族文化的认同。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在中国人的观念中,特别重视乡土之情,依恋本源,讲究重生报本、尊祖敬宗。而当代世界各地华人华裔纷纷回归祖国故土寻根祭祖,正是中华文化、民族血缘强大凝聚力的生动体现。中原崛起离不开现代的科学技术,也离不开传统的文明和文化基础。要加大姓氏文化的研究和推广,加强姓氏寻根组织服务,促进中原崛起。
李乔:对炎黄子孙来说,寻根最终要落实到一个祭祀祖先的行动上,而亲自到祖先的陵墓前,或到祖先曾经生活的地方祭拜,则是对祖先祭祀的最好方式。因此,物化的姓氏文化资源才是吸引海外华人前来寻根谒祖的最重要因素。这方面,河南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一、河南有众多的人文始祖遗迹。黄帝生于华阳(今新郑),今新郑有黄帝故里、始祖山,新密有黄帝宫,灵宝有铸鼎原;黄帝之后颛顼、帝喾皆以河南为主要生活区域,今内黄有颛顼、帝喾二帝陵;河南还是尧和舜生息繁衍的主要地区。同为三皇的伏羲、炎帝也在河南留有遗迹,伏羲居于陈地,死后葬于陈地,今河南淮阳有太昊陵,即伏羲墓。传说中的神农氏炎帝,又名朱襄氏,今沁阳有神农祭天坛、柘城有朱襄陵、淮阳有五谷台。二、河南有丰富的古城古国资源。夏、商、周三代是中国姓氏形成的重要时期,而这三代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都在河南,曾有众多的古国建都在这里。三、河南有众多的姓氏郡望地,如荥阳郑氏、颍川陈氏、陈郡谢氏、弘农杨氏、汝南周氏、济阳蔡氏等。四、河南是众多历史名人的祖籍地及生活地。名人是家族的骄傲,他们出生、生活的地方无疑是后人祭祀、缅怀的圣地。五、河南是历史上移民的重要集散地。中国历史上三次最大规模的移民运动中,即永嘉之乱、安史之乱、靖康之乱后的北人南迁,移民的主体大都来自河南。河南是客家人、闽台人、粤港人的祖根地。而唐代固始人陈元光、王审知兄弟的两次率众入闽,使得固始成了福建、台湾乃至东南亚华人的祖根地。
李立新:河南有三个地点是东南沿海和海外华人梦魂牵绕的寻根圣地,一是洛阳的洛阳桥、二是信阳市固始县、三是开封的宋都珠玑巷。
所谓客家人,是指原籍为河南地区的中原汉族,在西晋灭亡后南迁,开始成为具有“特殊身份”的一群居民,在后来的几次大的迁徙行动中,逐渐形成今天具有独特风貌的客家民系。客家民系是中华汉民族的一个支系,今天客家人遍及世界各地,人口超过1亿,主要分布在广东、福建及港澳台地区;在海外的客家人分布很广,较集中的是东南亚一带。客家人根在河洛,不少台湾人和海外华人都称自己是“河洛郎”,认定“根在河洛”。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在北大演讲时提到:“在台湾,我们有原住民,有客家人,我们大多是‘河洛郎’。”而洛阳的洛阳桥,正是客家人普遍认同的最初迁出之地的标志。福建省泉州市也有洛阳桥,位于泉州城东13公里处,它与北京的卢沟桥、河北的赵州桥、广东的广济桥并称为我国古代四大名桥,是客家人从中原南迁的遗迹。泉州是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无数客家先民就是从这里走向异国他乡的。所以,无论是洛阳的洛阳桥,还是泉州的洛阳桥,对于客家人而言,其重大意义都是不言而喻的。
固始是中原姓氏的一个重要的迁出地,在东南沿海和台湾等省的许多华人的族谱上都写有“光州固始”的字样。第一次南迁始于唐总章二年(公元669年),陈政、陈元光父子先后率兵3600名赴福建地区镇抚山民骚乱。陈政父子所率入闽将士及眷属8000余人,计有80余姓,落籍闽地。第二次南迁始于唐僖宗光启元年(公元885年),固始人王潮、王审知兄弟率乡民随农民义军入闽,后梁开平三年(公元909年),王审知被封为闽王,所率将士50余姓,也在闽地落户。据考证,在固始南迁的中原后裔中,既包括陈水扁的祖辈,也包括连战的先人。1953年台湾官方的户籍统计,当时户数在500户以上的100个大姓中,有63个姓氏的族谱上均记载其先祖来自河南“光州固始”。这63个姓氏共670512户,占当年台湾总户数828804户的80.9%。这就意味着:每5户台湾居民中,有4户先民来自固始。固始成为东南人民眼中的“大槐树”。
珠玑巷,位于广东南雄市北9公里沙水村,是粤港人寻根问祖的圣地。南雄珠玑巷得名于宋时开封府祥符县(今河南开封县)的珠玑巷,是由于南宋时移居此地的官吏士民眷恋故土而得名。《广东新语》载:“吾广故家望族,其先多从南雄珠玑巷而来。盖祥符有珠玑巷,宋南渡时,诸朝臣从驾入岭,止至南雄,不忘竔榆所自,亦号其地为珠玑巷;如汉之新丰,以志故国之思也。”调查显示,珠玑巷移民家族有797支之多。今天,这些移居南雄的中原人士的子孙已经遍布粤港,从广东方志和许多姓氏族谱中可以追寻到其祖先出自宋都开封,到南雄珠玑巷,再辗转各地的踪迹。
黄典诚(厦门大学教授):河南固始地方方言的用语和发音,同台湾人口中的“河洛语”(闽南语)有非常惊人的相似之处,如“天亮”说成“天光”、“太阳”说成“日头”、“水开了”说成“水滚了”、“清晨”说成“早起”、“下雪”说成“落雪”等。
台湾同胞的祖根,500年前在福建,1300年前在固始。福建与中原曾有四次人口大交流,许多固始人迁徙闽,繁衍子孙。至今台湾及闽南一带,陈、林、黄、郑四大家族的族谱上,也都明确的记载,其先祖为河南光州固始人。
寻根起点是闽南,终点无疑是河南。寻根到中原,河洛是故乡。
王建华(河南省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助理研究员):自20世纪80年代起,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国门洞开,海外华人一批批到祖国大陆寻根问祖,由沿海到内地,掀起了一波又一波寻根热。据侨务部门不完全统计,20多年来,河南省共接待过来自世界30多个国家、人数达30多万人的各种寻根谒祖团。2003年在郑州召开规模空前的“世界客属第十八届恳亲大会”,有3000余人参加,把海外华人中原寻根活动推向高潮。刘姓、张姓、谢姓、杨姓、范姓、温姓、钟姓等单姓的世界性联谊大会在河南频频召开。新郑黄帝拜祖大典、郑州公祭炎黄二帝活动、周口姓氏文化节被定为省级节会,得到空前重视。不少海外华人通过寻根祭祖活动增加了对祖根地的了解,积极为祖根地捐资或在祖根地投资兴业,促进了家乡的经济文化教育事业发展。
谢钧祥:姓氏寻根就是人们以姓氏为纽带所进行的文化寻源活动。河南既是姓氏资源第一大省,就应当充分重视这一得天独厚的资源,并要真正利用好和发挥好这一资源优势。一是要切切实实搞好姓氏研究,真正摸清姓氏“家底”;二是要在高等院校开设“中华姓氏学”课程,培养姓氏研究人才;三是要利用各种手段,如图书、影视等广泛宣传河南的姓氏资源优势;而最好的方式就是在河南创建一座“百家姓寻根城”,形象生动地展示当今300个常见姓(重点是前100大姓)的来龙去脉,使这里成为海内外华人寻根谒祖的圣地。这当是河南由文化大省迈入文化强省必不可少的内容,它定会获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同时会创造更多引进外资的机会,带动各行各业的发展,从而获得丰厚的经济效益。当然,也可先办一个“百家姓寻根展览”,到各地巡回展出,以扩大影响。
张新斌(河南省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研究员):要从更高的角度认识河南的姓氏文化。一是维系海内外华人的重要纽带。要从祖国统一大业的高度、从增强海内外华人凝聚力的角度去认识姓氏文化的意义,要承担起历史赋予河南的重任,充分发挥河南的文化优势,做好姓氏文化开发这篇大文章。二是实现中原崛起,实施开放带动战略的助推器。要利用河南的姓氏文化优势,吸引更多的海外华人与民营企业家到河南创业,以寻根为纽带,深入挖掘更多的人力资源,将文化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为实现中原崛起和开放带动战略奠定良好的基础。三是要有我们的寻根文化战略与产业。通过建立完善的寻根文化资源开发性的研究体系、系统的寻根文化资源的保护体系、特点鲜明的寻根文化对外宣传体系、全面系统的网络性的海内外华裔联谊体系和紧密配套的寻根文化资源开发的产业体系,打造姓氏文化的品牌与基地。
八大姓氏溯源
李
李姓约占汉族人口的7.94%,拥有将近1亿人口,是中国也是世界第一大姓。李姓出自嬴姓,颛顼帝和皋陶是其远祖,上古世代为理官,即掌管司法的官员,后以官命族为理氏。商末理征得罪商纣王被杀,
其妻与子利贞逃难于伊侯之墟,食木子得活,遂改理为李氏。得姓始祖是李利贞,李利贞居于今河南省鹿邑县,他的11世孙李耳,就是《道德经》的作者、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也生于鹿邑县,所以河南鹿邑县是今天天下李姓的祖根地。
王
王姓是当今中国第二大姓,其人口约占汉族人口的7.41%。王姓的起源源头众多、族派纷繁,多数以爵为氏,正如《姓氏考略》所谓:“大抵子孙以王者之后,号曰王氏。”在众多王姓支脉中,有两支起源于河南:其一
出自姬姓。东周灵王太子姬进,因直谏被废为庶人,其子宗敬在东周任司徒,世人称为“王家”,以后便以王为姓,出自今河南洛阳。其二出自子姓。商王子比干因苦谏暴君商纣王被杀,葬于汲郡(今河南卫辉),后留居汲郡守陵墓的子孙,以本为王族之故改为王姓。
张
张姓是今天中国第三大姓,约占汉族人口的7.07%。张姓的始祖是黄帝的孙子挥,挥观察弧矢星受到启发,发明了弓箭,任弓正之职,因此便以张为姓。张字本义为弓上弦,引申为开弓,其得姓与官名“弓正”及古星名“弧”均密切相关。
挥处于颛顼帝之时,其活动地点在颛顼帝的都城帝丘(今河南濮阳)。
刘
刘姓是当今中国第四大姓,约占汉族人口的5.38%。刘姓的起源主要有两支:其一出自祁姓。帝尧的后裔中,有一个重要人物刘累,他生于夏代后期孔甲之时,善于豢龙,为孔甲帝养龙。刘累出生时有文在手曰“刘累”,所以就以刘累为名,其后裔以刘为姓,刘累先居于今河南偃师县,后隐居于今河南鲁山县,死后也葬在鲁山县。其二出于姬姓。形成于春秋时期,系以邑为姓,出自今河南偃师。即《元和姓纂》所云:“周大夫食采于刘,亦为刘氏。康公、献公其后也。”
林
林姓在当今按人口多少排次序的中华姓氏中名列第17位,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1.18%。是今天台湾第二大姓。分布主要集中在福建、广东、台湾。林姓来源有二,均出自河南。其一,出自子姓,形成于西周初年,是商王子比干的后裔。比干苦谏暴君商纣王,被剖腹挖心处死,其妻陈氏有孕,逃于牧野附近的“长林石室”中生男名坚。后来,周武王因其居长林而生,遂因林而命氏,赐为林氏。所以林姓始祖是比干之子林坚。比干是沫邑(今河南淇县)人;牧野在今河南淇县西南、卫辉西北一带;“长林石室”即深山密林中的一个石洞。今卫辉市西北12.5公里有比干墓、比干庙。其二,出自姬姓。形成于东周初期洛阳,是周平王的后裔。周平王姬宜臼有庶子名叫林开,林开的子孙有的以祖辈名字为氏,也称林氏。
陈
陈姓在中华姓氏中为第五大姓,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4.53%。陈姓是今天台湾第一大姓,与林姓有“陈林半天下”的美誉。周朝建立后,周武王追封先贤遗民,把帝舜裔孙妫满封于太昊之墟陈(今河南淮阳县),建立陈国,让他奉守帝舜的宗祀。妫满去世后,谥号为胡公,故又称胡公满,是为陈姓的血缘始祖。今淮阳县城有陈胡公墓。陈国共传20世、26代君王,历时588年,于公元前479年,陈灭于楚,亡国后的陈国子孙以原国名为姓,就是陈氏。
郑
郑姓在中华姓氏中居于第21位,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78%。分布以浙江、福建居多,是今天台湾第12大姓。郑氏出自姬姓,公元前806年,周宣王把小弟姬友封于郑(今陕西华县东),是为郑桓公。公元前771年,犬戎攻破西
周都城镐京,郑桓公为国捐躯,其子掘突袭位,是为郑武公。郑武公护送周平王东迁,趁机灭掉了郐国和东虢,在溱水、洧水之间建立了新的郑国,是为新郑。郑国在春秋初期为强国,至公元前375年为韩国所灭,亡国后的郑国子孙以国名为氏。后居于荥阳郡的一支人丁兴旺、英才辈出,于是“荥阳”便成了郑姓最著名的郡望和堂号。
黄
黄姓为当今中华姓氏中第七大姓,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2.23%。黄姓是今天台湾第三大姓,与郑姓享有“郑黄排满街”之誉。黄氏出自嬴姓。上古帝舜时,伯益因佐禹治水、佐舜调训鸟兽有功,被赐姓嬴氏。伯益的后裔有14支,其中就有黄氏。黄氏的先人于商末周初在今河南潢川县建立黄国,因被周朝封为子爵,又称黄子国。公元前648年,黄国被楚国灭掉,亡国后的黄国子孙,以国名为姓氏,就是黄氏。今河南潢川县西北6公里的淮河南岸有黄国故城遗址,出土有大批黄国青铜器。
姓氏介绍
1.赵 姓
一、寻根溯祖
1、出自嬴姓,形成于西周,祖先是伯益,具体始祖是造父。伯益为颛顼帝裔孙,被舜赐姓嬴。造父为伯益的9世孙,是西周时著名的驾驭马车的能手,他在桃林一带得到8匹骏马,调训好后献给周穆王。周穆王配备了上好的马车,让造父为他驾驶,经常外出打猎、游玩,有一次西行至昆仑山,见到西王母,乐而忘归,而正在这时听到徐国徐偃王造反的消息,周穆王非常着急,在此关键时刻,造父驾车日驰千里,使周穆王迅速返回了镐京,及时发兵打败了徐偃王,平定了叛乱。由于造父立了大功,周穆王便把赵城赐给他,自此以后,造父族就称为赵氏。周穆王传周幽王时,因幽王无道,造父的7世孙叔带离周仕晋,从此赵氏子孙世代为晋大夫。到战国初年,叔带的12世孙赵襄自联合魏氏、韩氏三家分晋,建立赵国。至他的孙子赵籍时,正式获得了周烈王的承认,与韩、魏两家并列为诸侯。公元前222年,赵国为秦国所灭,其王室贵族和平民百姓纷纷以国名为姓,称赵氏。
2、出自他族改姓。如汉朝时有赵安稽,本匈奴人;唐朝时有赵曳天,本南蛮人;五代时有赵国珍,本牂牁(今广西、贵州一带)蛮族人。
二、迁徙分布
秦代,真定人(今河北正定)赵佗任南海郡龙川县令,后为南海尉,于秦末兼并桂林、南海和象三郡,建立南越国,汉高祖时受封为南越王。此后,赵佗的子孙繁衍于今广东、广西一带。东汉末年,京师遭董卓之乱,洛阳人赵达避难迁居江东。唐高宗总章年间,中原人赵端随陈政、陈元光父子入闽开辟漳州。五代时,刘龑在广州建立南汉政权,洛阳人赵光裔、光逢、光胤三兄弟因此而在南海安家;开封人赵廷隐、赵崇韬父子因仕后蜀而在四川成都定居。南宋初,开封人赵用贤随宋高宗赵构南逃,移居江苏常熟,郑州人赵蕃移居江西上饶。南宋灭亡后,宗室赵氏散逃至澎湖、潮阳等地,后在闽、粤一带发展繁衍。从清朝康熙年间开始,闽、粤赵氏陆续有人迁居台湾,后又有不少人移居海外,分布于欧美及东南亚一些国家和地区。
三、郡望堂号
【堂号】
"半部堂":五代后周时,赵普助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建立宋朝。宋太祖赵匡胤于是封赵普为宰相。他又提出了"杯酒释兵权"的方法削减了地方武装,巩固了中央集权,想方设法,把天下治理得很好。宋太祖就问:"爱卿!你怎样把国家治得这么好的?"赵普回答说:"我不过是靠了半部《论语》罢了!"赵普死后,家人整理他的书箱,果真什么宝贝也没有,只有他活着的时候常读的一部《论语》。
"琴鹤堂":宋朝时殿中侍御史赵忭是个清廉爱民的好官,人称"铁面御史"。他当成都知府的时候,一清如水。他看到人民安居乐业,就高兴地弹琴取乐。他养了一只鹤,时常用鹤毛的洁白勉励自己不贪污;用鹤头上的红色勉励自己赤心为国。他穷得什么东西都没有,只有一琴一鹤。
赵氏还以"天水"、"孝思"、"谷治"、"萃涣"等为堂号。
【郡望】
天水郡:西汉时置郡。此支赵氏,其开基始祖为赵襄王太子、代王赵嘉。
涿 郡:汉高帝时置郡。此支赵氏为颖川赵氏分支,其开基始祖为西汉颖川太守赵广汉之后裔。
南阳郡:战国时秦国置郡。此支赵氏为天水赵氏分支,其开基始祖为东汉太傅赵嘉。
颖川郡:秦时置郡。此支赵氏,其开基始祖为赵王迁后裔西汉京兆君尹赵广汉。
四、历史名人
赵匡胤:本为后周大将,"陈桥兵变",代周为帝,建立宋朝,立国320之久,使赵姓的宗族声望达到了最为辉煌的时期。
赵文渊:北周著名书法家,擅长楷、隶书。当时碑文多出其手,又在西魏时奉命编定了一部六体书法字典。
赵 胜:平原君,以"食客数千人"而著称,是赵氏有史以来最负盛名的人物。
赵 雍:即赵武灵王,他提倡"胡服骑射",始创骑兵,这是中国军事史上的一大进步。
赵之堔:清代"西泠八家"之一。
赵之廉:清代杰出书画家、篆刻家。其书、画、篆刻对后世都有一定影响,与任伯年、吴昌硕并称为"清末三大画家"。
赵 翼:明代史学家、文学家。长于史学,考据精赅,其诗与袁枚、蒋士铨齐名,并称"江右三大家"或"乾隆三大家"。
赵孟頫:元代杰出书画家。精于正、行书和小楷,其笔法园转遒丽,人称"赵体"。
赵 云:三国时蜀国大将,为"五虎上将"之一。
赵公明:相传秦时得道于终南山。人称之为"赵公元帅",被奉为"财神"。
2.孙姓
孙姓起源的头绪很多。由于在先秦时期,孙姓就出现“兵家祖”孙武,大军事家孙膑,“吏者师”孙叔敖,先秦时期,中国孙姓出现,不断有华夏子孙加入孙姓行列,使得孙姓源头特多,同时孙姓人口也越来越多。
一般认为有以下八个来源:
一、孙姓最早来源于春秋时期的姬姓卫国,这是先秦时期孙姓来源的最主要一支。
姬姓卫国王室的后代姬惠孙之后姬武仲将自己的姓氏改为“孙”,以纪念其祖父惠孙。姬武仲就是这支孙姓的始祖。
姬姓孙氏是周文王之后。《元和姓纂》说:“周文王第八子卫康叔之后,至武公和生惠孙,惠孙生耳,耳生武仲,以王父字为氏。”卫康叔,名封,是周文王姬昌的小儿子,原封于康(今河南禹州西北),史称卫康叔。周公姬旦平定武庚叛乱后,把殷原来统治的地区分封给康叔,仍然以殷的旧都朝歌(今河南淇县)为都城,监管殷的余民,同时把殷民七族陶氏、施氏、繁氏、(圭阝)氏、樊氏、饥氏、钟葵氏赐封给他,建立卫国,康叔又称卫康叔。康叔受封之后,很快把殷都改造成为周的方国。后来,康叔到宗周做了司寇,把自己的封国交由儿子伯康管理。
卫康叔的八世孙卫武公(前852—前 758),名和,春秋初年卫国国君,公元前 812年—前758年在位。在位期间,国泰民安。武公四十二年(前771年),犬戎、西弗等联军攻破镐京(今陕西长安),杀周幽王。他与晋文侯、郑武公、秦襄公合兵助周王室平定叛乱,护卫王宜臼东迁雒邑(今河南洛阳市内王城公园一带),被周平王赐给公爵。卫武公姬和有子惠孙,惠孙之子名耳,为卫上卿,食采于戚(今河南濮阳市),姬耳之子名乙,字武仲,依据周制,诸侯国国君的儿子公子,孙子称公孙,玄孙(公孙之子)不能称公孙,应以其祖父的字为氏,武仲即以父惠孙的字为姓,就是孙氏。
姬姓孙氏同样也是黄帝后裔:黄帝一玄嚣—蛟极—帝喾—后稷(周始祖)--不窟—鞠—公刘—庆节—皇仆—差弗—毁渝—公卯—高圉—亚圉—公叔祖类—古公亶父一季历一文王姬昌一卫康叔一康伯—考伯—嗣伯—庭伯—靖伯—贞伯—顷侯—厘侯—武公和—公子惠孙—耳—乙(始姓孙)。
二、第二大来源是芈姓楚国。
孙叔敖任楚国令尹时,为官清廉,政绩卓著,为一代名相。其后人为了纪念他,就以他的字中“孙”为姓氏。孙叔敖使成为这支孙姓的始祖。
芈姓孙氏也是黄帝后裔:黄帝一昌意一颛顼一称一老童(卷章)一吴回一陆终一(芈)季连一附沮一穴熊。季连为荆楚先祖,始姓芈,季连的孙子穴熊为荆楚国君。楚君蚣冒(熊[目旬])—王子(艹为)章([目旬])—(艹为)叔伯吕臣--?--(艹为)贾伯嬴—(艹为)艾猎即茹敖(字孙叔,其子以父字为氏称孙氏)。
芈姓为先周时期的南方楚国的国姓。《说文解字》说:“芈,羊鸣也,从羊象声。”据后人考证,芈姓族人应与北方牧羊民族有关系,楚民族是中原华夏族的一支南迁后与周围土著居民不断融合而成。
颛顼是黄帝之孙,根据历史传说,其后裔的一支称祝融氏,临江水与蛮族杂居。祝融后代陆终娶鬼方之女,该女怀胎十一年而不分娩,于是剖腹产,从其左右肋中各生出三人,其中第六子叫季连,其分支为芈姓,乃楚人的先祖。
大约在商朝时期,季连部族逐步南迁到汉水流域,在与当地三苗土著居民不断融合后,力量逐渐强大。商后期,为了求得生存与发展,该部酋长鬻熊决定投靠周族,并在营救周文王与协助周武王讨伐商纣王的过程中立下许多功劳。在后来分封中,鬻熊的曾孙熊绎被周王封为子爵,建立楚国。因为鬻熊的历史功绩,及其对楚族社会的影响,从此开始,楚国国君改为以熊为姓氏。
楚国是春秋时期南方的大国,其疆域最初主要在今湖北西部山区和江汉平原一带,后逐渐扩大,长江南北大部分地方都是楚国的领土。
西周时期,楚对西周保持相对独立,往往叛服无定。周昭王曾两次率师伐楚。周夷王时,王室衰微,熊绎的后代熊渠乘机出兵攻打庸和扬粤(即扬越),至于鄂(今湖北境内),分其土,封长子毋康为句亶王,中子挚红为鄂王,少子执疵为越章王。厉王时,熊渠畏周伐楚,去其王号。周宣王时,楚一度内乱。 熊严有子四人,长子熊霜先立。熊霜卒,三弟争立:仲雪死,叔堪亡濮,而少弟季徇立,是为熊徇。熊徇之孙熊仪为若敖(楚君无谥称敖,冠以葬地名),其庶支称为若敖氏,是后来楚国的显族。
楚(虫分)冒是春秋初期的楚国国君,若敖的孙子。其子蔫章封邑于蔫他就以“蔫”为姓,蔫氏后来逐渐发展为楚国的一个望族,蔫章之子蔫吕成,字步伯,楚成王时曾被任命为令尹,其孙蔫贾,字伯赢,在楚庄王时任工正(管理王宫各类工匠之类事务的官员)。贾之子蔫敖,字艾猎,即楚国名臣——孙叔敖。
孙叔敖约生于公元前630年左右,少以聪明仁厚著称。其父蔫贾官至工正后被权势所杀,孙叔敖率全家避难迁至期思(今河南淮滨)隐居,后在楚王亲信虞丘子的推荐下,出来辅助楚庄王。楚庄王因得孙叔敖辅助,国力大增,后打败晋国,一举成为春秋五霸之一。孙叔敖虽贵为楚相,但生活相当俭朴,没有多少积蓄。以致他死后,他的儿子回乡种田,生活贫困,不得不砍柴以补贴家用。后有宫廷艺人优孟模仿孙叔敖计说楚庄王,告之孙叔敖家后人穷困状。楚王乃召孙叔敖子,封以寝丘(今河南省固始县境内)四百户。孙叔敖后人为了纪念一代贤相,就以孙为姓,从而先秦时期的寝丘一带又出现一支孙氏族人。
三、孙氏来源于妫姓:《古今姓氏辨证》等认为孙姓出自妫姓,是齐田完的后代。
齐田完的四世孙桓子的孙子,因为伐莒有功,景公赐姓孙氏,食采于乐安。田完是舜的后裔。许多孙姓族谱把虞舜视为本族的第一始祖,
不过,虞舜作为孙氏第一世始祖只能是传说,并没有可靠的世系记录可寻,孙氏祖上有确切的世系是从舜的后代虞阏父开始。
周武王伐纣时,虞阏父做周国陶正之官,执掌陶器的制作,管理从事制陶的百工。由于其管理有方,器用齐备,又因他是古代圣贤虞舜的后代,周武王为奖励他的劳绩和褒扬他的祖先,就把长女嫁给虞阏父之子妫满,并把他分封到今河南淮阳一带,建立陈国。妫满死后谥号为陈胡公,古又称胡公满。
从胡公满开始,经过10代12个国君的世袭传承,到桓公时,陈国发生了内乱。桓公卒后,其弟佗杀桓公太子免而自立,是为陈厉公。太子免的三个弟弟跃、林、杵臼为报杀兄之仇,又设计杀厉公,立跃为利公。利公立5个月后去世,君位传给其弟林,为庄公:庄公在位7年后卒,君位又传给其少弟杵臼,为宣公。宣公原本已立太子御寇,后又欲立宠姬所生之子款,便于公元前672年杀太子御寇。厉公之子完,字敬仲,与御寇交往甚密,因惧怕祸及自己,逃到了齐国,改姓田,称田完。由于他原是应该继立的诸侯,再加上他品德高尚,齐桓公欲命他为卿。但田完推辞卿职,当了管理百工之事的基层官吏。田完的四世孙田无宇 (桓子),官为“上大夫”;五世孙、无宇之子田书在齐国攻打莒国的战斗中立了战功,被齐景公封至乐安并赐姓孙氏。妫姓孙氏远古始祖虞舜,系黄帝后裔:帝一昌意一颛顼一穷蝉一敬康一句望一牛一鼓叟一虞舜一虞阏父一胡公满 (封 )一申公犀侯一相公皋羊一孝公突一慎圉戎一幽公宁一厘公孝一武公灵一夷公一平公燮一文公圉一桓公鲍一厉公佗一公子完(奔齐)—山巨孟夷一泯孟庄一文子须无一桓子无宇一田书(赐姓孙)。
四、孙氏出自子姓,为比干之后。
比干之后,避难改姓孙氏。比干是殷末纣王叔父,官至少师。纣王淫虐无度,国势危殆,却不听劝谏,他冒着被杀头的危险,连续三天进宫劝说纣王,希望他能改过自新。纣王恼羞成怒,下令如若有人敢再犯颜直谏者,一律斩首。可比干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继续劝说纣王。纣王暴跳如雷,让人当庭剖开比干的胸取心。比干被纣王杀害后,其子孙纷纷避难隐姓,有的以本为王族子孙之故,改为孙姓。
五、孙姓在汉代时,苟子后人因避讳而改孙姓。
战国时期的大思想家荀子,姓苟,名况,。又称苟卿,是苟姓家族人的骄傲。但到汉代时,因汉皇室成员刘苟当了皇帝,即汉宣帝,为了要避“询”之讳,他下令苟姓子孙不得姓苟,改为孙,并将战国时代的苟卿都改为孙卿。由是苟姓也成为汉代“孙”姓支脉的一个源头。
《战国策?楚策》、《韩非子?显学》、《汉书?艺文志》、《儒林传》及刘向《孙卿新书叙录》、《韩诗外传》等书篇中称荀子为“孙卿”、“孙子”,荀卿自己的著作《荀子》中的《儒效》、《议兵》、《强兵》、《尧问》等篇中也多见“孙卿子”。
六、《汉书?夏侯婴传》载,夏侯婴之后也有一支改姓孙。
夏侯婴(?—前172年),西汉沛县人,与刘邦是少时的朋友,从刘邦起义,立下战功,后封为汝阴侯。书中说:“初婴为滕令奉车,故号滕公。及曾孙颇尚主,主随外家姓,号孙公主,故滕公子孙更为孙氏。”此话大意为,当初因为夏侯婴做过“滕令奉车”官职,所以号滕公。等到其曾孙夏侯颇娶公主为妻,该公主随母亲外家的姓,称“孙公主”,这使夏侯颇的子女也跟随母亲外家的姓为孙。从此夏侯婴的后代中便有一支成为孙氏。
七、赐姓和改姓
孙姓在两汉以后,还有其它姓氏因多种因素不断地加入到孙姓行列之中。三国时期东吴将领俞河因功而被赐姓孙,因称孙河。孙河家族兴旺,为是南方孙姓的一大支派
孙河,官拜东吴威寇中郎将,领庐江太守,镇守皖城(今安徽潜山县)。孙河,本姓俞,字伯海,和东吴孙氏同乡,也是吴郡人。俞河年少时即随孙坚征讨沙场,典领亲兵,常为前驱,孙坚视作心腹。后又随孙策平定江东,多立战功,孙策爱之,赐姓为孙,因而改姓。
孙河有四子:长子孙助,在东吴官任曲阿长:次子孙谊,官在海盐长;第三子孙桓,任安东中郎将,曾与大将陆逊共拒刘备,后以功拜建武将军,封丹徒侯;少子孙俊,为定武中郎将。孙子辈还有孙建、孙慎等,也都为将军。曾孙辈有孙丞,官为黄门侍郎,略有文采,作《萤火赋》行于世。孙河之侄子孙韶,亦少年从军,为广陵(今江苏扬州以北)太守。其子孙也较多,且官位显。
另外,有因政治避难而改姓孙氏。今山东《郓城县志》据李集乡军李村《李氏族谱》载,李氏原姓轩辕氏,先祖轩辕斌,明初在朝为官,奉命往梁山平乱,便落籍郓城。后因奸臣陷害,为避灭门之祸,遂将轩辕氏改为孙、轩、李三姓,隐居四方。《明史》本传载,明朝中叶的士人孙一元,字太初,原是安化王宗族,应姓朱,因为安化王犯法被诛,作为其宗族怕受株连,所以变姓名而避难人太白山中隐居,又号太白山人。
孙姓的明朝又有不少新的支派加人。明朝初年,朱元璋禁胡姓,胡姓多为二字复姓,公孙、叔孙,长孙,土孙、王孙之类复姓也在被禁之中,这类含“孙”的复姓不得不省字而改孙姓。
在明朝初年,朱元璋禁胡姓,胡姓多为二字复姓,公孙、叔孙、长孙、土孙、王孙之类复姓也在被禁之中,他们都改复姓为单姓孙氏,这些家族于是又成为孙姓族的又一庞大来源。
除以上带孙的复姓改为孙姓外,另外还有孟孙、仲孙、季孙、室孙、宫孙、大孙、唐孙、县孙、颛孙、臧孙、扬孙诸姓氏,估计在明初省字改姓的过程中,亦应大都改为“孙”姓。
八、少数民族中的孙姓
在古今少数民族中,也有不少孙姓,其中有些孙姓是汉族融入者,有些是各族中自行改姓者。
唐代安禄山部将孙孝哲,官至大将军,安禄山僭位后拜殿中少监,就是契丹族人。
满族建立清朝之后,把八旗统治制度推行天下,在原来的八旗中,有部分汉人沦为满人奴隶,后多与满族融合。如《清朝通志》卷八《氏族略》满洲旗分内尼堪姓:孙氏,孙天保,镶黄旗包衣旗鼓人,世居抚顺地方,任护军参领。又台尼堪姓:孙氏,猷;尚,正黄旗人,世居盖州地方,国初来归,其:孙梦柯,任三等侍卫。
清朝,满族仿汉姓已成普遍现象,孙佳氏取其首音,选“孙”作为姓。另有鲁布哩氏改姓孙氏,如历顺治、康熙两朝的护军统领、太子太傅孙达哩,本来就是姓鲁布哩氏。
在今朝鲜族人的一百多个姓氏中有孙姓。高丽学者金富轼撰著的《三国史记》中记述了孙姓的起源。新罗初期,朝鲜遗民分居山谷之间,分别为阏川杨山部、茂山大树部等六部,均以朴为姓。到新罗第三代王朴儒理尼师今九年春,改六部名称,并赐姓,茂山大树部改名渐梁部,并赐姓孙。《清朝通志》卷八《氏族略》满州旗分内高丽姓:孙氏,世居望京地方。玉兰,镶蓝旗包衣人,国初来归,其子谢秘,任郎中,其孙杭爱,任头等护卫。
在景颇族26个大姓中,格亮姓是起源最早的,是景颇族的祖先,其他各姓都是由它繁衍而出的,格亮姓汉化为孙姓。另有木如氏、堵引氏等小姓的汉姓也为孙。
明清时云南临安府方容甸长官司副长官孙氏,就是傣族人。
佤族中的木依库氏音译为孙姓。苗族、阿昌族、哈尼族中都有孙姓。
孙姓播迁
秦汉以前
姬姓孙氏在秦汉以前的几百年间主要是繁衍播迁于河南省境,其后则主要繁衍于今东南沿海地区。妫姓的孙氏早期则主要集中于山东境内繁衍,这一支孙姓之所以显赫,主要是得力于兵家之圣的孙武,故后来孙姓人家便以“乐安”为堂号,后因齐国内乱,孙姓子孙便首次南迁于江苏、浙江一带。这一支繁衍乐安的孙氏,后成为了孙氏主要播衍于我国北方各地及南方浙江、江苏一带的主要来源。
秦汉之际,已有孙姓不断在山西、浙江繁衍,以至山西太原一带的孙姓繁衍最为繁荣,形成了孙姓历史上最大的望族。此时江南的浙江富春(今富阳)一带的孙氏也已形成当地望族。他们都出自孙武之后。
两汉至魏晋南北朝
魏晋南北朝时,因北方连年战乱,孙氏族人大举南迁,使孙氏的分布更加广泛。
孙姓的第一次南迁:东汉末年,由于北方战乱,中原河淮地带的世族和民众纷纷举家南迁,孙吴凌家组织流民屯田开荒,江南世族也纳流民于自己的庄园内,孙姓氏族跟富春孙氏是同宗,自然会随着南迁的民众南下,寻找安身之地。
孙姓的第二次南迁:始于永嘉年间。西晋末年,持续16年之久的“八王之乱”尚未完全止息,内迁各少数民族的上层统治集团,也乘机起兵建立割据政权,相互之间展开了争夺地盘的血腥厮杀,北方陷入空前的灾难,即永嘉之乱。大批北民被迫离开故土,逃亡异乡形成历史上空前的移民浪潮。很多孙姓族人也随着南迁的大军渡江南下避乱,如中都割、氏举家移居江左,至孙盛时定居会稽:(今浙江绍兴),东莞孙谦侨居历阳(今安徽和县)。
隋唐至宋元明清时期
1.四川孙氏:
唐朝后期,黄巢起义,中原百姓四处逃难,其时孙氏家族有不少迁入四川的。如唐代大散文家孙樵。孙樵,字可之,一作隐之。关东人。宣宗大中九年(855年)进士,官中书舍人,僖宗广明元年(880年),诏赴岐陇行在,迁职方郎中、上柱国,赐绯鱼袋。后因唐末战乱而举家避住四川遂州。
2.广西孙氏:
广西孙氏多尊宋代的孙沔为先祖,孙沔,世籍山东青州府乐安郡白马县人,官至湖南、江西按抚史,曾随狄青入广西平侬智高叛乱,爱其山水,遂定居广西,子孙繁衍,遂成广西大姓之一。
3.上海孙氏
《娄邑枫泾乐安孙氏支谱》尊明代孙太和为本支始祖。孙太和为新安休宁始祖孙万登之后裔,明万历年间,由新安休宁 (今安徽省休宁县)迁娄邑(今上海市松江县),遂为娄邑孙氏始祖。子孙主要散布松江及上海市区。上海一带,包括嘉定,青浦,松江等地在历史上出现的孙姓名人较多。五代有孙汉英家族,明代有孙元化家族。
五代宋时就出了孙汉英家族,孙汉英为吴越国昆山镇防遏使,家居练祁(今嘉定城厢),儿子孙称为通议大夫,孙子孙载为北宋朝议大夫,孙临为大理寺评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中进土的孙岳,是当地孙姓最早的进士及第者。据史书记载,孙载一生曾举荐百余人为官,其侄、子却大多为布衣、小吏。元代有孙道明,号清隐居士,博学好古,书房称映雪斋,藏书万卷。
明代嘉定出了孙元化家族,孙元化为一代儒将,其祖父孙抬是明给事中孙浚的后裔,居江东高桥镇(今上海浦东),有子3人。父亲孙继统,致力于诗作,不愿为官,后迁居嘉定。孙元化累官登莱巡抚;于辽东镇守有功,后因兵变而被枉杀。有三子:孙和鼎、孙和斗、孙和京。孙和斗,屡次谢绝父亲部属的举荐,不愿为官,潜心整理父亲的文稿,编成《水一方人集》。孙和京,牺牲在嘉定抗清的战役中。孙子孙致弥,清康熙年间任出使朝鲜副使,后为大型类书《佩文韵府》总纂。后裔孙思曾,著有《杖左堂自怡草》,其子孙宝仁,著《杖左堂自娱集》等,后自嘉定迁居月浦。
4. 山西孙氏
《解梁孙氏族谱》其支派始祖由宋代时迁居于解梁(今山西临猗县)。《代州孙氏家乘》支派始祖是明洪武初年迁居山西,其始迁祖孙成受在洪武年间命为振武卫百户,由河南光山祖籍地迁居山西代州,后遂安家于此,自后子孙繁衍,被尊为迁代始祖。
5.海南岛孙氏
宋、元时迁移而来的,其来源地主要是从东南沿海的福建,广东等地区。
《崖县孙氏族谱》载,其祖籍是福建莆田,南宋淳熙十四年 (1187年),因先祖任官琼山而来海南定居,历元、明朝,后裔繁衍为四支,分迁岛内各地,其中一支即迁居今三亚的崖县。海南孙氏主要聚居于黄流、梅东诸地。
移居台湾的孙氏
早在三国时期孙吴黄龙二年((230年)孙权曾命将军卫温、诸葛直率领甲士万人,浮海远航至夷洲((今台湾岛),这是大陆人民首次大规模到达台湾。
明末清初,沿海居民为生计所迫,纷纷渡海到台湾谋生,孙姓移居台湾也在此一时期。《台湾省通志》说,早期移居台湾的孙姓有2Z起,如乾隆年间(1736一1795)广东镇平县((今广东蕉岭县)人孙其貌移居新竹新埔;陆丰 ((今广东陆丰县)人孙明山移居新竹新埔;海阳(今广东潮安县)人孙为发移居苗栗通霄;潮阳(今广东潮阳县西北)人孙理移居高雄大社;揭阳(今广东揭阳县西北)人孙永帝移居台南白河。
福建同安(今福建同安县)人孙和定居淡水;孙德成移居永和溪洲;孙开移居永和秀朗;孙润移居新庄后迁北投;孙善抄移居今台北市东圆街;孙富挑移居新庄;孙贤生移居云林新港;孙思森、思仕兄弟移居嘉义溪口;孙海移居台南盐水;孙游寿移居今台南市;孙经移居苗栗苑里。龙溪(今福建漳州市东南)人孙瑞敏移居彰化,后迁台中大肚;孙水移居台南麻豆;孙定宗移居台南市。安溪(今福建安溪县)人孙玉尊移居新竹市。道光年间 1821—1850)镇平县人孙永科移居苗栗三义;安溪人孙神福移居台中梧栖。
明清以来,特别是近现代,孙姓成员更有大批人员迁入,使台湾成为今日孙姓人口分布较多的地区。1954年,国民党台湾省文献委员会对台湾姓氏进行的一次不完全的统计数据表明,在台湾当时828804户居民、737种姓氏之中,孙姓有3273户,居第50位。在台北、宜兰、新竹、嘉义等 12县中,以嘉义为最多,有599户,台南次之,为320户。其他较多的地区还有:台北277户,新竹246户,苗栗184户,彰化166户。在台北、基隆、台南等六市中,以基隆为最多,有307户,台南次之,为 302户,其他依次为台北227户、台中 198户、高雄126户、阳明山69户。
移居海外的孙氏
东渡日本: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汉人就开始移居日本。孙姓人物从什么时候开始移居日本已不可考,但最迟不晚于南北朝时期。 日本弘仁六年((815:年),朝廷下令仿唐代《氏族志》体裁编纂的《新撰姓氏录》中记载:身侠村主一族“出于吴孙权男高”。孙权长子孙登,字子高,其后裔辗转东徙,在日本改姓身侠。身侠,一作“牟佐”,是大和国高市郡的地名,孙登后裔移居日本后,取地名为姓。见于日本史籍的有身侠村主青、牟佐村主相模等。身侠村主青为雄略天皇时人,从其中国式的单名“青”字推测,当是孙登一族中早期东渡的移民。因他会说吴语,又善文笔,所以多次出使吴地,在日本与南朝的交往中起了重要作用。宋代,有商人孙忠者侨居日本数年。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先驱者孙中山先生自1895年秋初次踏上日本国土始的 30年中,曾先后15次赴日,侨居时间累计 9年多,约占其30余年革命生涯的三分之一,因之,孙中山先生“视日本无异第二之母邦”。
北上朝鲜: 早在周武王伐纣灭商之时,殷王族箕子就率众5000去朝鲜,这也是中国人移居海外的最早年代。汉魏以来的各个时期, 随着中国大陆与朝鲜半岛交往的日益频繁,大批华人渡过鸭绿江,到朝鲜开拓基业。
移居东南亚: 中国人移居东南亚的历史可上溯至千年以前,但大量移居则是19世纪中叶以后至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这一历史时期。 如今东南亚华侨已达两千多万,其中尤以印尼、马来西亚、泰国、新加坡、越南为最多,占我国三千余万华侨总数的80%以上。
移居欧洲: 华人移居欧洲的历史尚不过百年,但侨居欧洲的已达一百余万人,分布在20多个国家和地区。
开发美洲: 我国明清之际,已有一些中国商人、工匠、水手、仆役等沿着当时开辟的中国——菲律宾——墨西哥之间的太平洋贸易航线,到达墨西哥和秘鲁侨居经商或做工。中国人大批到达美洲,始于鸦片战争之后,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哂方侵略者从中国东南沿海地区掠贩去的契约华工,另有一部分是为生活所迫,或为躲避战乱而到海外谋生的。这其中当让也有孙姓族人。
3.李姓
一、来源有三
1、出自嬴姓,为颛顼帝高阳氏之后裔。尧时,皋陶曾担任大理(掌管刑狱的官)的职务,其子伯益被赐为嬴姓,后子孙历三代世袭大理的职务,其子孙按照当时的习惯,以官为氏,称理氏。理氏改为李氏的说法有两种。一种说法是:商纣时,皋陶后裔理徵,在朝为官,因直谏得罪了商纣王,而被处死,其妻契和氏带着儿子利贞逃难时,因食李子充饥,才得以活命,故不敢称理,便改姓李氏。另一种说法是:据《姓氏考略》记载,周之前未见有李氏,自从有老子姓李,名耳,为利贞的后裔,因祖上世代为理官,理、李两字古音相通,便也以李为氏。显然,李氏是始于李耳称姓的。2、出自他族改姓。三国时,诸葛亮平哀牢夷后,赐当地少数民族赵、张、杨、李等姓。鲜卑氏有复姓叱李氏,汉化后,改为汉字单姓李氏。是为洛阳李氏。3、出自他姓改李氏。据有关资料所载,唐开国元勋有诸将徐(徐氏、安氏、杜氏、郭氏、麻氏、鲜于氏等16氏,因立功从唐国姓,赐予李氏。
二、迁徙分布
李氏自商末至东周的二百年间一直居住在豫东。西汉时,李氏有一支迁往今山东境,大约自东汉开始,有李氏族人陆续徙居西南,分布于川、滇一带,其中有的融入白、苗、壮、彝、满、回、土家、纳西等民族中。魏晋南北朝时,李氏已是全国的大姓,中原的崔、卢、李、郑并称四大名门望族,但在唐以前主要是在北方发展。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李氏作为国姓,最为显贵。唐代李氏南迁主要有三次:一次是在唐朝初期,李氏部分人南迁,其中河南的李氏有的于唐高宗时随陈政、陈元光父子入闽开辟漳州。第二次是"安史之乱"时,有不少李氏子孙迁往南方。第三次是五代时,因动乱,李氏有迁往福建、莆田、晋江等地定居的。从明末开始,闽、粤李氏陆续有人移居台湾。李氏迁徙至海外,始于明朝初年,去琉球国的都是福建人,琉球国派往明、清的通事有许多人姓李,皆系自福建移居琉球的华人。在中国历史上,李姓称帝称王者多达60余人,先后建立有大成、西凉、凉、吴、魏、唐、楚、后唐、南唐、大蜀、西夏和大顺等政权。
三、郡望堂号
1、堂号"陇西堂",因为李氏望出陇西郡故名。2、郡望陇西郡:战国时置郡。此支李氏,其开基始祖为秦司徒李昙长子李崇。赵郡:汉时置郡。此支李氏,其开基始祖为秦太傅李玑次子李牧。顿丘郡:西晋时置郡。此支李氏陇西李氏分支,其开基始祖为西汉名将李广1世孙李忠。中山郡:汉高帝置郡。此支李氏为赵郡李氏分支,其开基始祖为李玑第三字李齐。广汉郡:汉时置郡。此支李氏为陇西李氏之后,其开基始祖为李尚(李广之父)。
四、家乘谱牒
全国:陇西郡李氏族谱总谱不分卷、李氏近房宗谱不分卷、李氏族谱。河北:泺县李氏族谱五卷、泺邑李氏族谱四卷、李氏族谱不分卷、李氏支谱不分卷、李氏家谱不分卷、李氏张恕堂本支谱十卷。上海:李氏家乘一册、陇西李氏宗谱不分卷、竹冈李氏族谱十卷首一卷。江苏:夫椒李氏家乘八卷、江宁李氏宗谱不分卷、李氏族谱二卷宗图一卷、李氏三房支谱四卷。浙江:西塘李氏支谱十二卷、嘉兴梅会李氏族谱二十二卷、梅会李氏族谱十二卷
五、历史名人
李耳:春秋末期思想家、哲学家,道家的创始人。他认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提出"一阴一阳为之道"的辩证法和"天人合一"的系统论。
李冰:战国时期蜀太守,他依法治水,修建了驰名中外的水利工程都江堰,为国家农业生产、水利工程作出巨大贡献,被后世奉为川神。
李世民:唐太宗,初始以"玄武门事变"取得政权,后制定了一些对社会发展较为有利的措施,创造了"从谏如流,道不拾遗、夜不闭户"的贞观盛世。
李白:唐代著名浪漫主义诗人,他在中国文学史上占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其代表作有《蜀道难》、《梦游天姥吟留别》、《静夜思》等。人称"诗仙"。
李广:西汉时人,曾历仕文、景、武帝三朝。多次参加反击匈奴的战争,作战70余次,以勇敢善战著称。在任右北平太守时,匈奴数年不敢攻扰,称之为"飞将军"。
李清照:南宋女词人。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有的也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情致,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
话说百家姓:李姓
(感激木子形成的姓)
李姓约占汉族人口的7.94%袁拥有人口将近1亿袁是当今中国头号大姓袁 也是世界第一大姓。
李姓源于何时何地何人袁北宋欧阳修尧宋祁等所撰的叶新唐书?宗室世 系曳说院野李氏出自嬴姓。帝颛顼高阳氏生大业袁大业生女华袁女华生皋陶袁字 庭坚袁为尧大理。生益袁益生恩成袁历虞尧夏尧商袁世为大理袁以官命族为理氏。 至纣之时袁理征字德灵袁为翼隶中吴伯袁以直道不容于纣袁得罪而死。其妻陈 国契和氏与子利贞逃难于伊侯之墟袁食木子得全袁遂改理为李氏。利贞亦娶 契和氏女袁生昌祖袁为陈大夫袁家于苦县。冶引文中的野皋陶渊赠佗燥冤冶袁是古代东 夷族首领曰野大理冶袁为古代司法长官曰野陈国冶在今河南淮阳曰野伊侯之墟冶即 伊侯曾经居住过而后已经荒废了的地方袁当因伊河而得名袁而伊河在今河 南省西部袁发源于栾川县伏牛山北麓袁东北流袁经嵩县尧伊川袁在偃师县杨村 附近入洛河袁故其地望应在河南西部的伊河流域曰野木子冶即木本植物的果 实袁也就是树上结的果曰野苦渊早俪冤县冶袁古县名袁治所在今河南鹿邑东。又据清 人张澍叶姓氏寻源曳袁野理尧李字古通用冶。由此可以概括为院古代东夷族首领 皋陶袁在尧时任大理袁其后代历舜尧夏尧商三代袁世袭此职袁于是便以官命族 为理氏曰商朝末年袁理氏裔孙理征袁因直言规劝殷纣王改正错误而遭杀害袁 其子利贞随母契和氏出逃袁至豫西伊侯之墟隐藏起来袁靠采食树上的果实 充饥袁因而保全了性命袁然后到豫东鹿邑县安家落户曰为了感激野木子冶的保 命之功袁同时躲避殷纣王的追缉袁又因理尧李同音通用之故袁自利贞开始改 理氏为李氏。
李利贞的11世孙是李耳。李耳袁字伯阳袁外字聃袁号为老子袁生于苦县厉 乡曲仁里袁周平王时做过管理藏书的史官。这说明李氏自商末形成后长期 居住在鹿邑。李耳的裔孙李昙袁有源子袁因在外地任官尧定居而分出两支院长 子李崇袁任陇西渊治所在今甘肃临洮县冤守袁封南郑公袁为陇西房曰四子李玑 为赵郡渊治所在今河北邯郸市西南冤房。后来袁陇西房分为39房袁赵郡房分为 东尧南尧西猿组袁繁衍昌盛袁人丁兴旺袁都成为当地的名门望族。西汉时袁李氏 有一支迁往今山东境袁即叶史记?老子列传曳中所云院老子后裔李假野仕于汉孝 文帝袁而假之子解为胶西王卯太傅袁因家于齐焉冶。大约自东汉开始袁李氏陆 续有人徙居西南地区袁至唐宋时期发展成为大族袁并有不少人融入当地少 数民族中。
魏晋南北朝时袁李氏已是全国的大姓袁中原的崔尧卢尧李尧郑并称四大名 门望族袁被视为最尊贵的士族曰但在唐以前袁李氏主要是在北方发展袁在长 江以南仅分布于部分地区。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袁统治近300 年袁李氏作为野国姓冶袁显贵之至袁因而人口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仅就唐宗室 而言袁高祖李渊有22子袁分为15房袁太宗李世民有14子袁高宗李治有愿子袁中 宗李显有源子袁睿宗李旦有远子袁玄宗李隆基有23子袁肃宗李亨有14子袁代宗 李豫有20子袁德宗李适有11子袁顺宗李诵有22子袁宪宗李纯有20子袁穆宗李 恒有缘子袁敬宗李湛有缘子袁文宗李昂有圆子袁武宗李炎有缘子袁宣宗李忱有11 子袁懿宗李崔有愿子袁僖宗李儇有圆子袁昭宗李晔有17子袁宗室共41房曰另有宗 室宰相12人袁陇西李氏宰相10人袁赵郡李氏宰相17人袁又分出许多支脉。此 外袁凡唐初跟随李渊尧李世民打天下的文臣武将袁以及后来有功于唐朝的一 些人袁均被赐从唐朝国姓李氏。被赐为李姓的有徐尧邴尧安尧杜尧胡尧弘尧郭尧 麻尧张尧董尧罗氏及少数民族的鲜于尧阿布尧阿跌尧舍利尧朱邪氏等袁也为李姓 扩充了人口。唐代叶新集天下姓望氏族谱曳称袁渭州陇西郡13姓之首为李氏袁 鄂州江夏郡苑姓之首为李氏袁赵州赵郡7姓之首为李氏袁冀州渤海郡28姓有 李氏。宋代的叶广韵曳载袁李氏的郡望有12个院陇西尧赵郡尧顿丘尧渤海尧中山尧 襄城尧江夏尧梓潼尧范阳尧广汉尧梁国尧南阳。李氏支庶既蕃袁子孙必众袁播迁必 广袁因此遍布全国各地。据叶李氏族谱曳记载袁李氏在唐代南迁主要有三次院 一次在唐朝初期袁李氏部分人南迁袁其中有河南李氏于唐高宗总章年间随 陈政尧陈元光父子入闽开辟漳州袁是为李氏入福建最早者曰第二次是野安史 之乱冶时袁野中原鼎沸袁衣冠南走冶袁又有不少李氏子孙迁往南方曰第三次从唐 末黄巢大起义至五代袁因中原地区长期动乱袁李氏有自长安转道开封再迁 往福建者袁也有自河南固始随王潮尧王审知入闽者袁他们在莆田尧晋江等地 定居袁后分支宁化尧上杭尧邵武尧清流等地。宋末元初袁福建李氏部分徙居广 东五华尧揭阳尧潮州尧惠来尧梅州等地及广西的一些地方。
从明末开始袁闽尧粤李氏陆续有人东渡台湾海峡袁到台湾岛上求发展。 入台最早者叫李魁奇袁他随郑芝龙守寨于笨港。1662年圆月至1680年袁郑成 功尧郑经父子治台时期袁有许多李姓人追随郑氏父子袁在收复台湾的战斗及 开发台湾的事业中有优异成绩的就有李胤尧李景尧李茂尧李锡尧李昂尧李思 忠尧李富尧李瑞尧李芳尧李升尧李忠尧李受等多人曰还有李茂春尧李达尧李沧等人 入台。清政府领有台湾后袁闽尧粤李氏移民络绎不绝于台海道上袁发展至今袁 李姓已是台湾的第五大姓袁拥有人口数占台湾省总人口的源豫强。日本侵占 台湾期间袁台湾李姓曾被迫改用玉理尧岩理尧理光尧中里尧金里尧里见等日本 姓袁直至1945年台湾光复后才全部恢复李姓。
李姓向海外发展袁早于向台湾移民袁除由于特殊历史原因在唐至五代 形成的越南李姓和朝鲜李姓外袁最早是明朝初年由福建徙居日本的李姓 人。这些人熟悉水性袁善于驾船袁到达琉球国渊日本西南部琉球群岛冤袁后定 居于今冲绳岛那霸市近郊的久米村一带袁其中有李荣尧李杰尧李敬尧李进尧李 隆尧李陆尧李珍尧李华尧李叶等人曾受琉球国派遣袁作为出使明朝尧清朝的通 事。清代以来袁尤其是鸦片战争后袁福建尧广东尧海南岛等沿海地区李姓青壮 年袁有不少人通过香港尧澳门尧厦门尧汕头等口岸出境袁乘船南行袁历尽艰难 曲折袁到东南亚一些国家去谋生。此后袁又有许多李姓人远涉重洋袁到大西 洋两岸的欧尧美各国求发展。李姓走向世界后袁开拓非常广泛袁现分布于越 南尧朝鲜尧新加坡尧日本尧美国尧加拿大等数十个国家和地区及中国香港尧澳 门地区袁几乎遍布五大洲。李姓人无论走到哪里袁都念念不忘祖根及家族的 团结和谐袁因此袁许多国家和地区的李姓华人都建有李姓宗亲组织袁经常开 展活动。
在中国历史上袁李氏称帝称王者多达60余人袁先后建立有大成尧西凉尧 凉尧吴尧魏尧唐尧楚尧后唐尧南唐尧大蜀尧西夏和大顺等政权。东汉初袁许昌人李 宪称天子袁历时猿年而亡。十六国时袁巴郡氐人李雄创建大成国袁后又改称 汉袁历缘王41年袁被东晋所灭。公元400年袁临洮人李嵩建立西凉国袁初都敦 煌袁后迁酒泉袁历猿王21年袁为北凉所灭。隋末袁武威人李轨起义袁称凉王袁年 号安乐袁一年被杀曰李子通在江淮地区起义袁称吴帝袁年号明政袁都扬州袁历 时圆年亡曰李密率瓦岗军起义袁称魏公袁年号永平袁都巩县袁历时圆年亡于唐曰 成纪人李渊灭隋袁建立唐朝袁都长安袁历24帝290年袁亡于后梁。唐德宗时袁辽 西人李希烈攻入汴州渊今河南开封冤袁称楚帝袁年号武成袁不久兵败被部将毒 死。五代时袁沙陀人李存勖创建后唐袁都洛阳袁历源王14年袁亡于契丹曰徐州人 李升创建南唐袁都金陵渊今江苏南京冤袁历3王38年袁亡于北宋。宋代袁川峡地 区人李顺起义袁入据成都袁称大蜀王袁年号应运袁不久被杀曰银州党项族人李 继迁曾建立西夏国曰李合戎于松滋起义袁年号太平曰李接起义袁年号罗平。明 代袁钱塘人李珍起义袁年号天顺曰麻城人李添保起义称王袁年号武烈曰漳州人 李新起义袁年号洪武曰河南新郑人李原起义袁称太平王曰固原人李文起义袁年 号真混曰米脂人李自成率义军灭明袁建立大顺政权袁都北京袁年号永昌袁不久 亡于清。清代袁云南李天极称帝袁年号元兴曰湖南李明先起义袁年号洪顺曰云 南李永和起义袁年号顺天。此外袁唐太宗子曹王李明的后裔李公蕴袁建立安 南国渊今越南冤李朝袁都今河内袁历8主216年曰由辽东迁至朝鲜的李氏后裔李 成桂袁于1392年建立李氏朝鲜袁都汉城袁传26代袁历时500余年。
古往今来袁李氏英才辈出袁代不乏人。从春秋时有著名思想家尧道家的 创始人李耳袁到近现代袁李氏更是人才济济袁主要有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 者尧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李大钊袁水利专家李仪祉袁地质学家李四光袁 植物学家李继侗袁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李富春等等。
旅居海外的李氏华人袁都对当地的繁荣与进步做出了积极的贡献袁在 各个领域尧各行各业中涌现出许多杰出的人物。例如袁美籍华人李政道尧李 元哲袁分别获得诺贝尔物理奖和化学奖袁都是当今世界第一流的科学家等 等。
李姓不仅是汉族大姓袁而且也是古今许多少数民族的姓氏。明尧清时袁 云南尧贵州尧广西等地土司及巡检中有不少是李姓。清代满洲八旗姓富察 氏尧李佳氏尧萨克达氏尧伊喇氏尧罕楚氏尧乌库里氏大部分改为李氏。瑶族勒 雷氏袁拉祜族黑苦聪人阿李氏尧黄苦聪人亥扣氏袁哈尼族哈斗氏袁德昂族 渊原称崩龙族冤红崩龙居荣劳氏尧花崩龙劳够氏袁傈僳族饶利时氏袁佤族也 龙氏尧鲁赛氏尧英龙氏袁景颇族木日氏尧梅普氏尧恩孔氏袁鄂伦春族尼力吉尔 氏袁裕固族鄂盖尔氏袁白马藏族娃鲁氏等袁汉姓均为李。此外袁犹太人中也有李姓。
(河南省炎黄姓氏历史文化基金会)
4.周姓
一、来源有三:
1、周姓的最早出现,可追溯到远古的黄帝轩辕氏。据《姓氏考略》所载,相传黄帝时就有一位叫周昌的大将,至商代又有一名叫周任的太史,这两个人的后代都以周为姓氏。
2、出自姬姓,其始祖为周文王。黄帝的儿子后稷,姓姬。后稷是古代周族的始祖。周公东征胜利后,大规模分封诸侯,其中姬姓国就有53个。这些姬姓国的后人大多改以国名、地名及祖父名号为姓氏。公元前256年,周被秦国所灭,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周宗室子孙及周朝遗民以周为氏。如周平王之后,这一支通常被认为是我国周姓来源的主要部分。另有周赧王之后,周公旦之后。
3、由他氏改姓或他族改姓为周。如唐玄宗时,有姬氏因避帝名讳,故而改姓周。元时,有苏氏改姓周的。唐末有叫成纳的,后梁时赐姓周。北魏时有鲜卑皇族普氏改姓周。南北朝时,代北复姓贺鲁氏自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改汉字单姓周氏。
二、迁徙分布:
周氏早期主要在河南发展繁衍。居住在河南临汝的周氏,部分人于秦代迁往沛郡,成为当地著姓,西汉大臣周昌、周勃、名将周亚夫即属此支。东汉末年,京师遭董卓之乱,汝南安城周氏有一支迁居今安徽庐江。西晋永嘉年间,中原士族随晋室同渡,有一支周氏迁往姑熟[又称姑孰、南洲,今安徽当涂]。唐高宗总章年间,陈政、陈元光父子入闽开辟漳州,随行人员中有周姓将校,这是周姓入福建最早者。唐僖宗时,河南周氏族人又有随王潮、王审知入闽的。南宋大臣周必大,自称其先祖为郑州管城人。汝南周氏有一支直接迁往福建宁化石壁乡,还有一支徙居永定。清朝康熙、乾隆年间,闽、粤周氏陆续有人移居台湾,后又有不少人到海外谋生。唐代元和年间,除沛国周氏、长安周氏为周赧王的后代,河南周氏为鲜卑族改姓外,大都是西汉汝坟侯周仁的后裔。周仁5世孙周燕,子孙繁盛,分衍出许多支脉,如周燕之子周忠因任太山太守而在当地定居,形成太山周氏。
三、郡望、堂号:
1、堂号:
细柳堂:汉文帝六年冬,匈奴6万兵马犯汉。文帝令周亚夫驻兵细柳[今陕西咸阳西南]。几日后,文帝御驾亲往劳军。走近军营,只见甲兵森严,个个持刀执戟,张弓挟箭,如临大敌。当令门岗传报,营兵却直挺挺地站着,一丝不动,并喝令车驾停住,说:“军中闻将令,不闻天子令!”文帝亲自来到营门,又被哨兵拦住,文帝只好交出天子符节,让哨兵进帐回报。亚夫验了证件,才下令开门放入车驾。一面嘱咐:“营内不准跑马。”车驾和随从骑兵只好按辔徐行。进入营门,亚夫才不慌不忙地出帐迎接,文帝慰问后,一出营门,兵士仍关上营门,严整如故。文帝回头看了看,高兴地说:“这才是真将军呀!象亚夫这样的将军和他带的兵,才使敌人无缝可钻呀!”
爱莲堂:哲学家周敦颐,一生清正廉洁。他最爱莲花,把莲花比成君子,夸它虽然从污泥里钻出来,但一尘不染,虽然整天在清洁的水里洗濯,但一点儿也不妖艳,它的香又清又远,它的直不会发枝或拖秧,他爱莲花似君子的品质。
2、郡望:
汝南郡:汉时置郡。此支周氏为周平王少子烈的后代,其开基始祖为周平王少子姬烈裔孙周跋扈邕。
沛 郡:汉时置郡。此支周氏,其开基始祖为汉代汾阴侯周昌。
陈留郡:西汉时置郡。此支周氏为汉代周仁之后,其开基始祖为晋代的周震。
四、家乘谱牒:
江苏:周氏族谱六卷、周氏家谱十八卷、润州周氏重修宗谱十卷、江都周氏家谱六卷、润东周氏族谱三十二卷、蒋湾桥周氏宗谱十四卷
浙江:周氏家谱不分卷、周氏宗谱不分卷、武林周氏家乘不分卷、余邑周氏宗谱三卷、汝南周氏宗谱四卷、姚江孝义周氏宗谱十四卷首一卷
周氏宗谱、谷阳周氏族谱十六卷首一卷、周氏族谱一卷、周氏续修家谱十一卷首一卷、周氏四修族谱十二卷、小云南周氏宗谱一卷
五、历史名人:
周 处[约236-297]:西晋义兴阳羡[今江苏宜兴南]人氏,字子隐,吴时为东观左丞,晋平吴后,历任新平太守,迁御史中丞,后任建威将军,封平西将军、周孝侯,当地至今流传着他改恶从善、射南山虎、斩长桥蛟之传说,京剧传统剧目《除三害》就是表现他的故事。
周敦颐[1017-1073]:北宋著名哲学家,字茂叔,道州营道[今湖南道县]人氏,曾官大理寺丞,国子博士。因筑室庐山莲花峰下小溪上,以营道故居濂溪名之,后人称其濂溪先生。他依据陈抟的《无极图》,著《太极图说》,理学大师朱熹曾推崇他为理学的创始人。著有《爱莲说》。
周邦彦[1056-1121]:北宋词人,字美成,号清真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氏。平生创作了许多新词调,其词格律谨严,写法新颖,被词学界推誉为“巨擘”,对后世影响很大,开南宋格律词派之先河。
周 昉:唐代以画肖像、佛像著称的名画家,出身显贵家族。其画风为“衣裳简劲,色彩柔丽,以丰厚为体”。宋代的米芾将他与顾恺之、陆探微、吴道子三人并称为"四大人物画家"。
周 瑜[175-210]:三国吴之名将,字公瑾,庐江舒县[今安徽庐江西南]人氏,建安13年[208年],火烧赤壁,大败曹操大军,创造了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精音乐,时称“曲有误,周郎顾。”
周树人[1881-1936]: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本名,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氏。
周恩来[1898-1976]:字翔宇,化名伍豪等,浙江绍兴人,生于江苏淮安。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任总理,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鞠躬尽瘁,无私地献出自己的一切,建立了丰功伟绩,赢得了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爱戴和尊敬。
5.吴姓
吴 姓
一、寻根溯祖
1、上古时已有吴姓。一是舜的后代有封在虞的,因"虞"与"吴"音相近,故舜后有吴姓。一是颛顼帝时有吴权,其后亦有吴氏。一是少康帝时有神箭手吴贺,其后有吴姓。
2、出自姬姓,以国为氏,是黄帝轩辕氏的直系后裔。商时,黄帝的12世孙古公亶父(周太王)建立了周部落。太王有三子,其中小儿子季历颇有才干,生子姬昌,姬昌出世时,有圣瑞出现,所以太王就属意姬昌接位。太王的大儿子太伯和二儿子仲雍知道了父王的意思是先传位给季历,再传位给姬昌,就决定自动让贤,便一起南下荆蛮(周人敌视楚国的称呼)。太伯和仲雍给当时比较落后的江南带去了中原先进的文化,被当地土著推举为君长,号称句吴。太伯死后,由仲雍继位。周武王(姬昌为文王,其子姬发为武王)灭商后,仲雍的3世孙周章为诸侯,国号改称吴,并追封太伯为吴伯。至仲雍的第19世孙寿梦称王,建都今江苏吴县。寿梦的第四子季扎本该继承王位,但他避而不受,逃到延陵以耕田为生。此后吴王寿梦的后裔分为两支:一支在政治上发展,出现了吴王阖闾,吴王夫差等著名国君;另一支则是季扎及其后裔独立发展,人丁繁衍众多,构成了当今吴姓的绝大部分。吴国被越国所灭后,其子孙便以国为氏,称吴氏。
二、迁徙分布
吴国灭亡后,夫差的太子吴鸿被流放到江西,夫差之后还繁衍于江浙、安徽、山东、河南境内的一些地方。隋唐时期,吴氏已广泛地分布于大江南北。唐高宗时有吴姓将佐随陈政、陈元光父子入闽开辟漳州,唐僖宗时,有吴姓将佐随王审知入闽,皆在福建安家落户。宋明以后,吴氏称雄于东南,其中季扎的53世孙吴宣是后蜀驸马,家族显赫一时。吴宣的5世孙吴吉甫是吴氏入粤始祖。
吴氏迁居台湾始于1291年,入台第一人是元朝礼部员外郎吴光斗,他奉命率6000人乘船"往使琉球"(即台湾)。明朝末年以后,福建、广东沿海吴氏有许多人前往澎湖、台北、高雄等地谋生创业。发展至今,其中最为显赫的一支是吴伯雄家族。吴伯雄现任台湾国民党中央常委、台北市市长等要职,其家族号称吴氏"全台第一家"。吴氏迁居香港,大约始于元代。
吴氏向海外拓展,最早是到日本。吴人东渡日本在公元前450年左右,其中有一支演变成日本皇室。吴氏在东渡日本的同时,还有大批人南迁,进入今越南地区。其中季扎的50世孙吴权于939年称王,建立了越南历史上最早的独立王朝--吴朝。南越政权最后一任总统吴庭艳即吴权之后。现在越南有二百多姓,吴姓为第六大姓。东汉时有吴风进入朝鲜,发展至今,吴姓称为朝鲜143个姓氏中最常见的20大姓之一。明代以后,吴姓还有人移民南洋,迁至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尼、新加坡以及泰国、缅甸等国,近代,又有人旅居欧美。
三、郡望堂号
【堂号】
"延陵堂":季扎是吴王寿梦的第四子,以贤德著称,寿梦想让他继承王位,他坚辞不受,寿梦只好把他封在延陵。他的三个哥哥先后为吴王,临死时要传位给他,他仍然不接受。因此他被后人奉为"至德第三人",又因其封邑在延陵,故时人称其为"延陵季子"。
【郡望】
延陵县:西晋时分曲阿县置县。
濮阳郡:晋代时改东郡置国,西晋末改为郡。此支吴氏,其开基始祖为广平侯吴汉的裔孙吴遵。
陈留郡:西汉时置郡。此支吴氏是季扎的后裔,为东汉吴恢之族所在。
长沙郡:秦时置郡。此支吴氏系季扎之后,其开基始祖为西汉长沙王吴芮。
四、历史名人
吴道子:唐代著名画家。被后人奉为"画圣"。其画线条遒劲雄放,变化丰富,一变古来沿袭的高古游丝描的细笔,发展了线描的艺术方法,故表现出来的物象富有运动感、节奏感,被人们称为"吴带当风"。
吴承恩:明朝小说家。著有《西游记》传世。
吴 起:战国时著名军事家。卫国人。初为鲁将,继为魏将,后奔楚国,任令尹,主持变法,后被杀。
吴 广:秦末农民起义领袖。公元前209年与陈胜发动戍卒九百人起义,建立张楚政权。后为部将田臧假借陈胜命令杀害。
吴敬梓:清代人,以小说《儒林外史》而著称的杰出讽刺作家。
吴沃尧:清代著名小说家。著有《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吴昌硕:清代著名的篆刻家、书画家。工诗,善书法,尤精篆刻。
吴其濬:清代著名政治家、科学家。著有被誉为19世纪中国重要的植物学著作《植物名实图考长编》22卷和《植物名实图考》38卷。
6.郑姓
郑姓是中华五大郡姓之一。
一、寻根溯祖
周宣王公元前806年封小弟姬友于郑(陕西省华县东,居棫林,徙拾),史称郑桓公。郑国公元前769年东迁新郑,于公元前375年为韩国所占据,郑人奔于陈、宋间,以原国名为氏,就得郑氏。
二、迁徙分布
郑氏最早的发源地在河南东部及山东、安徽等地间。秦时,19世孙郑袭迁司州河南洛阳。27世孙郑其举族迁回荥阳(位于开封城东开封县朱仙镇古城村)。秦汉以后,郑姓已迁入邻近地区,主要以今山东、安徽、陕西、山西等境为其分布的主要地区。其后29世孙郑宾居山东高密。31世孙郑众之子安世迁居咸阳。因汉武帝令"强宗大族,不得聚居",有24世孙南迁至浙江会稽山阴。郑姓大举南迁始于"永嘉之乱"之时。西晋永嘉二年,"中原板荡,衣冠始入闽者八族",其中第四姓即为郑姓。唐初,河南郑氏又有随陈政、陈元光父子移居福建者。唐末,又有河南故始郑氏随王潮、王审之入闽。明清之际著名民族英雄郑成功的先祖既是此次入闽的。郑氏移居台湾,始于郑成功;播迁至海外,始于清,现分布于泰国、菲律宾、印尼、马来西亚、加拿大、美国等国家。
三、郡望堂号
【堂号】
"博经堂":东汉郑玄,博览群经,几千人从远方来拜他为师。西汉时期的读书人大都专治一经,郑玄却独自力主博通。
"安远堂":汉宣帝时,郑吉为侍郎,那时外侮屡屡来犯,郑吉打败了车师,使日逐投降。于是皇帝提他当司马。为了西方国境的安全,又派他为西域都护,封安远侯。
【郡望】
荥阳郡:三国时置郡。
洛 阳:我国古都之一。汉、魏故城在今洛阳市白马寺东汉水北岸;隋、唐故城在汉城西18里。
高密郡:西汉时置郡,治所在高密。相当今山东高密一带。
雍 州:东汉时置郡,治所在长安。
陇西郡:战国时置郡,治所在狄道。
南阳郡:战国秦置郡,治所在宛县。
四、家乘谱牒
江苏:郑氏宗谱一卷、云阳郑氏宗谱二十卷、扶风郑氏宗谱四卷、兰陵郑氏宗谱三十卷、东山郑氏世谱八卷首一卷、萧山郑氏宗谱十二卷
浙江:镇北龙山郑氏宗谱十四卷首二卷末二卷、慈溪鞍山重视重修宗谱二十四卷、慈溪灌东郑氏宗谱十卷、兰溪郑氏宗谱十九卷
安徽:峰阳郑氏家谱不分卷、祁门奇峰郑氏本宗谱四卷、郑氏宗谱十三卷、桐城郑氏宗谱、桐西郑氏宗谱、礼仪堂郑氏宗谱、郑氏宗谱一卷
福建:南湖郑氏宗谱、石井本郑氏宗族谱、石井本宗族谱、郑氏世代谱、桃源郑氏族谱二卷、桃源郑氏族谱、四城郑氏家谱、荥阳堂郑氏家谱
荥阳郑氏宗谱、岩镇郑氏迁出宗谱一卷、郑氏传家谱、续修白华郑氏宗谱、郑氏族谱、郑氏宗谱不分卷、郑氏宗谱一卷
五、历史名人
郑 玄:汉代创立郑学。
郑成功:明末名将。
郑 和:明航海家。
郑 国:战国时代的水利家,开凿灌溉渠,称为"郑国渠"。
郑 虔:唐朝学者、画家。诗词、书法、画俱佳,尤以山水画见长,玄宗皇帝为之题字"郑虔三绝"。
六、宗亲社团
40年代后期起,组织或恢复、改组成立的宗亲团体有台北郑氏宗亲会、嘉义县郑氏宗亲会、彰化鹿港郑氏宗亲会、台南郑氏宗亲会、全台郑氏宗亲会,台北市郑氏宗亲会、世界郑氏宗亲总会,等多个宗亲会、家族会。这些宗亲会在各地均建有宗祠,多数且设有各类教育、文化基金和经济、慈善、互助等分机构。冠以“世界”两字的宗亲会,除个别无固定会址者外,均与其他国家、地区的宗亲团体没有隶属关系。
1974年4月29日,海内外郑氏宗亲代表大会在台北召开。这次大会制订了《世界郑氏宗亲总会章程》,成立了组织和管理机构,选举出《总会》领导人。郑彦(台湾)当选为理事长,世界郑氏宗亲总会正式成立。总会的宗旨是:"阐扬祖德,增进宗谊,团结互助,共谋福利,并为宗亲举办各项服务与福利,及致力社会公益与慈善事业"。
在台湾,自60年代开始,相继成立了18个郑氏宗亲组织,理事和监事460人。
泰国郑氏宗亲会,是海外郑氏宗亲组织中最有影响最有实力的组织之一。发起人是祖籍广东潮州的现任泰国京华银行董事长的郑午楼博士。
新加坡荥阳堂郑氏公会,已经联系宗亲2千多人。
此外,成立较早的郑氏宗亲组织还有:美国荥阳郑氏宗亲会,菲律宾荥阳郑氏宗亲会,香港郑氏宗亲会,加拿大温哥华郑氏荥阳总堂,以及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澳门,越南、韩国、日本国家和地区的郑氏宗亲组织。泰国、菲律宾、马来西亚、美国、加拿大、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郑氏宗亲组织,每年都要轮流举行一次世界性的恳请大会,加强亲族情谊。
国内部分郑氏宗亲组织:
1、山东省枣庄市峄阳郑氏联谊会
2、福建永泰县荥阳郑氏研究会
3、福建省长乐市海内外荥阳乡亲联谊会
4、浙江省浙南地区郑氏宗史研究会
5、浙江省台州郑氏宗亲会
6、福建省福鼎郑氏宗史研究会
7、福建省石狮市永宁西厝郑氏宗亲会
8、福建省晋江郑氏宗亲联谊会
9、广东省荥阳惠潮郑氏宗亲联谊会
10、粤西地区廉江郑氏宗亲理事会
11、广东省潮阳市井都神山乡孔安堂联谊会
12、广东省汕头郑氏宗亲联谊会
13、荥阳郑氏雷州市宗亲联谊会
14、中国贵州省郑氏宗亲总会
15、福建省德化县郑氏宗亲会
16、福建省漳浦郑氏宗亲理事会
17、广东深圳市福田区下梅林村
18、江苏省连江县郑氏宗亲会
19、福建省长汀县郑氏宗亲会
20、广西柳州市郑氏经济发展促进会
七、【郑氏QQ集】
46665101,95651411 zxcfft的QQ
63774948 Frank
7444686 tiger
44922276 zhengshuqi
191270752 郑永镇
26518262 郑文
26649841 yanfei9901
112622014 郑周全
80413032 铜川郑
36907033 zcs618
114479106 zhlw888
25178954 zhengy77
180881755 czjz_01
14233035 郑炜
123571180 l1981f
2419935 大牛
289860387 大亮
八、特色郑馆
网同纪念中有代表性的郑姓纪念馆有:
馆号 纪念馆名 姓名
13363 中华郑氏文化馆
33770 宋相馆 郑相
421 民族英雄郑成功纪念馆 郑成功
1720 郑仲坚将军纪念馆 郑仲坚
29968 郑振铎纪念馆 郑振铎
27725 郑夏恩医生抗疫殉职 郑夏恩
122 郑虔 郑虔
32580 郑和 郑和
524 郑观应 郑观应
5260 浙南一代英豪--郑老海 郑海啸
31441 “科幻小说之父”郑文光 郑文光
56 品味橄榄轩·纪念郑板桥 郑板桥
4094 现代集团创始人郑周永 郑周永
网同纪念中有代表性的郑姓相关族谱有:
网同族谱号:855 宜春郑氏
网同纪念中有代表性的郑姓相关论坛有:
郑板桥论坛
7.王姓
一、姓氏源流
王姓源出有八:
1、 出于“妫”姓,相传为古帝虞舜之后,子孙在陈国,改“妫”姓为“王”。
2、 出于“子”姓。商纣时王子比干之后,其子孙改“子”姓为“王”。
3、 出于“姬”姓。周文王第十五子毕公高之后,又周灵王太子晋,因直谏被废为庶民,迁居于琅琊 ( 今山东 ) ,世人称其为“王”家,其后亦为“王”氏。
4、 秦灭六国后,各国王族避难散居,至汉朝初年纷纷易姓为“王”氏。
5、 出自赐姓或冒姓的王姓。如战国燕王丹的玄孙嘉被王莽赐姓王,隋末王世充本姓支氏。
6、 南北朝时,西魏鲜卑族复姓可频氏,亦改为王氏。
7、 古高丽国君有王氏。
8、 西钳耳族有王氏。
王姓有诸多家族,据《广韵》记载,王氏家族较为著名的有二十一处,其中尤以太原(今山西)和琅琊(今山东)两地最为显著。
二、迁徙分布
最初王姓主要以今山西和山东、河南省境为其繁衍的地区。周灵王后裔王元避秦乱,迁于琅邪,后徙至临沂。河内王氏,其先为太原人,世居祁县,后徙平州,又迁至河内温县。魏公子无忌之孙卑子悼,悼生贤,西汉时徙居霸陵,遂为京兆人。王氏迁往江南,始于西晋末年。唐僖宗时,河南固始人王潮南下,带来不少汉人,其中不少是王姓。他在留闽期间,勤政兴学,薄赋勤农,使所据之地大为安康。这又使得中原的王氏纷纷南下,在福建定居。这样,遂使王姓在福建及南方各地繁荣滋长。北宋末,中原人多次大规模南流,其中不少王氏族人迁徙至浙江 、江苏一带定居。宋末元初,居住在福建的一支王氏迁往广东,其后裔散处广东、广西各地。
明末开始,王氏陆续有人迁往台湾。王姓移居海外,始于明清之际,主要分布在欧美及东南亚一些国家和地区。
三、历史名人
王 诩:战国苏秦、张仪的老师,人称"鬼谷先生"。
王 翦:秦代名将,为秦始皇平定赵、燕、苏、荆诸地,立下赫赫战功。
王实甫:元代著名戏剧家,其最杰出的作品《西厢记》,在中国戏曲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王 充:东汉唯物主义哲学家,是一位无神论者。
王昭君:西汉元帝时宫女,为人正直贤贞,因不愿贿赂画工毛延寿,入宫数年不见帝,竟宁元年请嫁出塞,与匈奴和亲。
王羲之:东晋书法家,山东琅琊临沂人,独创圆转流利的书法风格,被后人奉为"书圣"。
王 勃:绛州龙门人,著名文学家,为"初唐四杰"之一。其成就最高以一篇《腾王阁序》露绝世才华。
王安石: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江西抚州人。他主张"变风俗,立法度"实行变法。其散文以雄健峭拔著称。
话说百家姓:(2)王姓
王姓不同于单单出自某国、某地、某人的其他众多姓氏,而是一个源头 众多、族派纷繁的姓氏。尽管如此,其形成还是有一些共同点的,即多数是 以爵为氏,正如《姓氏考略》所说:“大抵子孙以王者之后,号曰王氏。”具体 地说,有出自周朝姬姓之王,有出自商朝子姓之王,有出自虞舜妫姓之王, 还有少数民族中的王姓及赐姓、冒姓王氏。
出自姬姓之王有三支。一是周文王姬昌第15子毕公高的后裔,因本来 是王族,所以他们以王为姓,主要居住在京兆(今陕西西安)、河间(今属河 北)等地。二是东周灵王太子姬晋,因直谏被废为庶人,其子宗敬(一作宗 恭)在东周任司徒,世人称为“王家”,以后便以王为氏,出自今河南洛阳,后 徙居琅邪(今山东胶南县一带)、太原(今属山西)等地。三是战国时魏昭王 彤生公子无忌,即历史上著名的“战国四公子”之一的信陵君;当魏国被秦 灭掉后,无忌之孙卑子逃往泰山,后被汉高帝刘邦封为兰陵侯,当时人们以 其出身王族,称其为“王家”,后来卑子的后代也以王为姓。因魏国的祖先姓 姬,所以这一支也出自姬姓。
出自子姓之王,是王子比干的后代。比干是商王太丁之次子,为子姓, 因苦心劝谏暴虐无道的昏君殷纣王而被剖腹致死,葬于汲郡(今河南卫 辉),其留居汲郡守陵墓的子孙,以本为王族之故而改姓王氏。这一支王氏, 除在汲郡发展繁衍外,又播迁至天水、东平、新蔡、新野、山阳、中山、章武、 东莱、河东等地。
出自妫姓之王,实为田姓所改。周武王姬发灭商后,追封先贤遗民,封 舜的后裔妫满于陈(今河南淮阳),传至公子完,避难逃到齐国,改姓田,至 公元前386年,完的裔孙田和取代姜姓的统治地位而为齐国君主,史称“田 氏代齐”,传8王,于公元前221年为秦所灭,子孙被废为庶民,但齐人仍称 其为“王家”,后也以王为姓,主要居住在北海(今山东昌乐县东南)、陈留 (今河南开封)等地。
赐姓王氏、冒姓王氏,都有不少例子。赐姓之王主要有:王莽篡汉自立 时,燕王丹之玄孙嘉,因献符令,被赐姓王;明朝曾赐给许多蒙古人姓王。冒 姓王氏,有的是少数民族姓氏所改,有的本来是汉族其他姓。例如:南朝梁 将王僧辩,本为鲜卑族,姓乌丸氏,后冒姓王;隋朝王世充,本为西域胡支 氏,入中原后冒姓王;五代时,刘去非改姓名为王保义,还有蒋、甘等氏冒姓 王者。此外,在日本侵占台湾期间,台湾王姓曾被迫改用王野、原田、太田、 和田、田利、田川、田村、玉川、儿玉等日本姓,至1945年台湾光复后,奉命恢 复原来的王姓。在日本侵台时,台湾土著曾使用过田山、松山、森等日本姓, 至台湾光复后,奉命采用汉姓,这3个日本姓均改姓王。
凡此种种原因,使王姓成为蕃盛兴旺、分布广泛的姓氏,在全国许多地 方发展成为名门望族。据《广韵》记载,王氏的郡望共有21个:太原、琅邪、北 海、陈留、东海、高平、京兆、天水、东平、新蔡、新野、山阳、中山、章武、东莱、 河东、金城、广汉、长沙、堂邑、河南。另有河间、汲郡、冯翊、营州、安东等地, 也是王姓的郡望所在。其中,最著名的是太原、琅邪和京兆。唐代王氏任宰 相者共13人,出自太原者7人,出自琅邪者4人,出自京兆者2人。因此,以 后的相当长时间内,这3郡成为王氏的繁衍中心。
据《新唐书·宰相世系》及宋人邓名世《古今姓氏书辨证》记载,周 灵王太子晋的8世孙王错,为魏将军;传9世,为武城侯王离,有二子: 元、威。王元避秦乱,迁于
琅邪,后徙临沂;四世孙王吉,任汉谏议大 夫,定居于皋虞,后徙临沂都乡南仁里,在此发展成为名门巨族。太原 王氏出自王离次子、汉扬州刺史王威。王威的9世孙王霸,字儒仲,居 住在太原晋阳,东汉时连聘不至。王霸的20世孙王泽,字季道,任雁门 太守,生昶,为魏司空、京陵穆侯。王昶的10世孙王琼,为镇东将军, 生4子:遵业、广业、延业、季和,号“四房王氏”,各为一支。河东王 氏出自赵州司马、琅邪人王儒贤,其4世孙王缙,字夏卿,唐代宗时任 宰相。王霸的长子王殷,东汉时任中山太守,食邑祁县,因称祁县王氏。 王殷的11世孙王冏(一作景),为度支尚书、护乌丸校尉、广阳侯,因号 “乌丸王氏”。王冏的九世孙王涯,字广津,在唐宪宗、唐文宗两朝任宰 相。中山王氏亦出晋阳。永嘉之乱,凉州参军王轨因官安家,子孙居武 威姑臧,6世孙王叡,封中山王,号“中山王氏”。王叡的7世孙王晙, 唐玄宗时任宰相。唐汾州长史王满,也是太原晋阳人,其4世孙王播, 唐文宗时任宰相,5世孙王铎,唐僖宗时任宰相。魏公子无忌之孙卑子 生悼,悼生贤,为济南太守,西汉宣帝徙豪杰居霸陵,遂为京兆人。王 贤的裔孙王德真,在唐高宗、武后两朝任宰相;裔孙王徽,唐僖宗时任 宰相。河内王氏,其先为太原人,世居祁县,后徙平州,又迁至河内温 县。
以上情况表明,王氏早期主要是在北方发展繁衍。
王氏迁往江南,始于西晋末年。据《晋书·王隐传》记载,陈郡陈(今河南 淮阳)人王隐,博学多文,“建兴中过江”,仕晋为著作郎。又据《台湾省通志》 记载,唐高宗总章年间,陈政、陈元光父子奉命入闽,随行者有三位王姓将 佐,后均在福建落户;唐僖宗时,河南固始人王潮、王审知入闽,王审知受封 为闽王,随其入闽的,还有一些王氏族人。此期,王氏又有迁居四川、安徽、 江西者。北宋末南宋初,中原人多次大规模南流,其中又有不少王氏族人迁 徙至浙江、江苏一带定居。大约在宋末元初,居住在福建的王氏,有一支迁 往广东,先定居于广东潮州,其后裔散处梅县、蕉岭、五华、大埔、陆丰、海 丰、龙门、兴宁、从化、增城、惠阳、博罗、东莞、怀集、宝安及广西的一些地 方。
在荷兰殖民者侵占台湾期间,有一位叫王参若的大陆移民,在台湾文 贤里兴筑参若陴,还有一位寡妇王十嫂兴筑十嫂陴,这说明王氏在明末已 开始移居台湾。此后,闽、粤王氏渡海入台者络绎不绝。如今王姓在台湾的 表现极为出色,对台湾各地的开发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是台湾第6大姓,占 台湾总人口数的4%弱。
为了进一步求发展,自清代以来,王氏有许多人徙居海外,其中主要是 闽、粤、台王氏,徙居地主要是东南亚的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文莱等国 家,欧、美一些国家,以及其他一些国家和地区。
在中国历史上,王姓称帝称王者14人,先后建立有新、汉、郑、燕、前蜀、 闽、安阳、极乐等政权。西汉末年,外戚王莽代汉称帝,改国号为新,年号始 建国,公元8至23年在位;新莽末年,邯郸人王郎,自称为汉成帝之子刘子 舆,被西汉宗室刘林等立为汉帝,不久被刘秀所杀;隋末,新丰人王世充在 洛阳自称皇帝,年号开明,国号郑;隋末还有河北农民起义首领王须拔,称 漫天王,国号燕;五代时,许州舞阳(今属河南)人王建,在成都自立为帝,国 号蜀,史称前蜀,在位11年,子王衍继位;五代时还有光州固始(今属河南) 人王审知创建闽国,历5王36年;北宋仁宗时,河北士兵起义首领王则,被 推为东平郡王,建国号为安阳,年号得圣;明代,僧人王斌率领汉中农民起 义,国号极乐,年号天绣。
此外,新莽末年有绿林起义军首领王凤、王匡,三国时有南海农民起义 首领王金,西晋时有南阳流民起义军首领王如,隋末有瓦岗军将领王伯当、 山东农民起义首领王薄,唐末有农民起义领袖王仙芝、庞勋起义军将领王 弘立,五代时有河南反抗契丹贵族的农民首领王琼,北宋有川峡地区农民 起义首领王小波、山东农民起义首领王伦,南宋有江西地区农民起义首领 王念经、抗金义军首领王忠植、王惟忠,元末有襄阳红巾军首领王权,明朝 有山东矿工起义首领王堂、反税监斗争领袖王朝佐,还有农民军起义首领 王金刚奴、王二、王大梁、王嘉胤、王自用、王俊,清代有川楚农民起义军女 首领王聪儿、南笼起义布依族女首领王囊仙,还有农民起义军首领王廷诏、 王三槐、王伦、王宗献、王达。于此可见,王氏富有反对封建压迫、反对异族 侵略的斗争精神。
王氏最显赫的时期是六朝时代。三国吴、东晋及南朝宋、齐、梁、陈(均 建都于建康,即今南京市)的300多年间,王氏与谢氏并称望族。 王姓著名的堂号叫“三槐堂”,出自北宋兵部侍郎王祜、宰相王旦父子 的一段故事,产生于都城东京。据《宋史》记载,北宋初兵部侍郎王祜,曾在 京城(今河南开封)自已的庭院里亲手种植3棵槐树,对人说:“吾之子孙,必 有为三公者。”王祜为什么以三槐喻三公呢?原来,相传周朝宫廷外种有3棵 槐树,大臣朝见天子时,三公(太师、太傅、太保)面向三槐而立,因此,后世 即以三槐比喻三公一类的高级官位。当时,王祜种植槐树、望子成龙,只是 一种美好的愿望,有趣的是后来梦想成真,他的二儿子王旦,果然在宋真宗 时官至宰相。因为这件事集中展示了这一家族最荣耀的事迹,为本族子孙 所珍视,于是,这支王氏便以“三槐”为堂号,称为“三槐王氏”。 王姓是当今中国第二大姓,其人口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7.41%,分布很不 平衡:在长江以北地区,约占汉族人口的8.8%,为北方第一大姓,其中内蒙古王 姓最多,约占11.5%;而在南方地区,王 姓约占汉族人口的4.5%,为第四大姓, 其中广东王姓最少,仅占2.6%。
8冯姓
一、来源有二
1、出自姬姓,为周文王昌之后。据《元和姓纂》、《后汉书》等所载,周文王第15子毕公高后裔毕万,西周时,在晋为大夫,当时晋献公陆续功灭了许多小国,其中包括毕万的一支孙被封于冯城,其后子孙以邑为姓氏,称冯姓。史称冯氏正宗。是为河南冯氏。
2、出自归姓,为冯简子之后。据《世本》所载,春秋时郑国有大夫冯简子,因封邑在冯而得氏。后冯邑被晋国所夺,成为魏氏子弟长卿的封邑,长卿的后裔也称冯氏。是为河南冯氏。
二 、迁徙分布
战国时有冯亭,入赵,拒秦战死,其宗族分散,有的留上党潞县,有的在赵,子孙有许多为将相。至西汉文帝时、车骑都尉冯唐徙居安陵,其弟冯骞自上党徙居京兆杜陵。此外,先秦时代,冯氏已有徙居今山东者。三国以前,冯氏还有迁至今四川的射洪、中江、渠县等地及湖北公安者,东晋末,冯氏又有徙居和龙者。唐玄宗时著名宦官高力士,本为冯盎之曾孙,后为宦官高延福收养,改姓高,此为冯姓改为高姓者。唐末黄巢起义时,中原冯氏有一支避难南迁福建宁化石壁,宋代分出上杭、漳州、武平等支脉,至宋末元初,上杭冯氏有的又南迁至广东的平远、潮州、揭阳,后再迁至丰顺、梅州等地。清康熙至乾隆年间,广东、福建冯氏有数支移居台湾,此后,有的又远播海外。
三、郡望堂号
1、堂号
"同舆堂"或"三同堂":根据《后魏书》记载,冯诞和后魏高祖同岁,幼同学,娶高祖妹安乐公主为驸马都尉。他常和高祖同舆而行,所以 称"同舆堂"。又同案而食,同砚而学--同舆、同砚、同案,所以叫" 三同堂"。
"市义堂":战国时冯驩,是孟尝君的食客。起初孟尝君对他只当一般门客对待,后来孟尝君派他到薛地,他把所有帐户叫来,宣布将债券烧 掉,给所有帐户解决了困难。冯驩回去后,对孟尝君说:"讨来的钱我全部买了'义'带回来。"(市就是买)。孟尝君当时不懂这句话的意思,后来,孟尝君罢了官到薛地去,薛人夹道欢迎,这时孟尝君才省悟地感谢冯驩说:"今天我尝到了你替我买的珍贵物品--义,这可是万金难买呀!"
2、郡望
始平郡:晋时置郡,治所在槐里。
杜陵县:此支冯氏,为上党冯氏分支,其开基始祖为冯唐之弟冯骞。
颖川郡:秦时置郡,治所在阳翟。
上党郡:战国韩置郡,此支冯氏,其开基始祖为战国时韩上党太守冯亭。
长乐郡:后魏置郡。
京兆郡:汉时置郡,治所在长安。
弘农郡:西汉置郡,治所在弘农。
河间郡:汉高帝置郡,治所在乐城。
四、家乘谱牒
江苏:冯氏族谱八卷、京口冯氏族谱一卷、锡山冯氏宗谱二十四卷、澄江冯氏宗谱十卷、冯氏家谱一卷浙江:赫山冯氏家谱二十二卷、大易冯氏谱不分卷、慈溪冯氏支谱不分卷、桐乡冯氏族谱不分卷、冯氏宗谱一卷安徽:冯川冯氏宗谱八卷湖北:冯氏宗谱一卷、冯氏宗谱、冯氏续修支谱八卷、冯氏宗谱二十一卷首一卷、冯氏四修族谱十四卷首一卷广东:冯氏家谱不分卷、冯氏本房世谱不分卷、冯氏族谱不分卷、南埠冯氏族谱一卷湖南:长沙冯氏四山家谱二十九卷首一卷末一卷、湘潭冯氏三修族谱、中湘石潭冯氏五修族谱三十三卷首一卷末一卷、山田冯氏族谱十卷首一卷。
五、历史名人
冯梦龙:明末小说家,通经学,善诗文,尤以小说词曲见长,辑有时代话本集《喻世名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合称"三言" 。
冯 道:五代时历任四朝宰相,在相位20余年。他在后唐任宰相期间 ,倡议由田敏等人在国子监校定《九经》文字,并组织刻工雕印,至后周完成,后世称"五代监本"。官府大规模刻书自此始。
冯子材:清末著名的老将军。他曾在年近70岁时,在广西镇南关、谅山等地大败法国军,取得镇南关大捷,其名威震边关。
冯 缭:中国第一位女政治家、女外交家。公元前101年,随汉解忧公主远嫁和亲到了乌孙国。由于她多才多智,成为解忧公主的得力助手。后嫁给乌孙右大将。她在协助公主加强汉朝同西域诸国之间的友好关系,作出了很大贡献,深得西域各国的敬服。尊称她为"冯夫人" 。
冯玉祥:近代爱国将领。1993年任抗日同盟军总司令,多次击败日寇 ,收复许多失地。建国前夕,因乘船失火,受伤身死。
9.蒋姓
一、寻根溯祖
出自姬姓,以国名命姓。西周初期,周公姬旦的第三个儿子叫伯龄,被封在蒋,建立蒋国,是周朝的一个小国。后来蒋国被楚国所灭,伯龄的后代子孙就以原国名命姓,称蒋姓。《元和姓纂》中记载:"周公第三子伯龄封蒋,子孙氏焉,国在汝南期思县。"期思县因期思公复遂而得名,治所即今河南淮滨县城东南13公里得期思集,北邻死河,系春秋时楚灭蒋后所置,属于汝南郡,魏、晋时改属弋阳郡。因此,蒋姓祖根在今河南淮滨。
二、迁徙分布
先秦时期,蒋氏主要是在今河南境内发展繁衍。自楚灭蒋后,蒋氏除部分仍留居河南外,大部分外迁。其中,有一支首先于汉时已迁居陕西省境内,又一支于东汉迁往山东东莱郡。另一支于南朝宋时迁往义阳羡县(今属江苏)。西汉哀帝时,又杜陵人(今陕西长安县东南)蒋翊被封为兖州(今属山东)刺史,其子孙东汉初渡江散居江南各地,其中一支徙居阳羡(今江苏宜兴),一支徙居毗陵(今江苏常州)之滆湖,一支迁至今浙江奉化之三岭。东汉建武年间,蒋横9子皆随地封侯,即:公华侯颖,会稽(今属浙江)侯郑,临江(今四川忠县)侯川、临湖侯曜、临苏侯浙、浦亭侯巡、九江(今属江西)侯稔、云阳(今陕西淳化西北)侯默、函亭(今属江苏)侯澄。可见,自蒋横以后,其子孙便多散居我国南方的浙江、四川、湖北、湖南、江西、江苏等地。唐初,陈政、陈元光父子入闽开辟漳州,有河南蒋姓将佐随从,后在福建安家落户。宋代,蒋氏已有移居今广东者,如南宋理宗时进士蒋科为电白人(今广东高州县东北)。元末,永嘉人(今浙江温州)蒋允文避乱移居闽中。元、明时期,福建、广东的蒋氏已发展成为大族。蒋氏入台最早者是明末跟随郑成功收复台湾的蒋毅庵,伺候福建泉州等地的蒋氏又有一些人徙居台湾,有的又进而远播海外。蒋姓在我国历史上是一个比较典型的南方姓氏。
三、郡望堂号
【堂号】
"钟山堂":后汉时有秣陵尉蒋子文在山中剿匪时牺牲了。他生前说过"我的骨头轻,死后一定成神"。到了三国时代,吴国孙权在健康(今南京)建了国都。一天,孙权到钟山堂游览,果然看到了死去了好久的秣陵尉蒋子文,骑着白马,拿着鹅毛扇子,孙权于是就在钟山上给他盖了庙,封他为蒋侯,专门派人奉祀他。蒋氏因以"钟山"为号。
"九侯堂":西汉时蒋诩忠于汉室,王莽篡汉后要他做臣子,他坚决不干,就被王莽杀害了。光武帝中兴汉室后,蒋诩已死,光武帝就把他的九个儿子都封为侯。蒋氏因以"九侯"为号。
【郡望】
乐安郡:东汉永元十年(公元96年)改千乘郡置国,治所在临济(今山东青县高苑镇西北)。相当于现在山东省博兴高青、桓台、广饶、寿光县等地区。三国魏时改为郡,治所移至高苑(今山东省博兴西南)。
四、历史名人
蒋介石:讳中正。早年入保定军校学习,后留学日本,加入同盟会。辛亥革命时,追随沪军都督陈英士。1924年被派往苏联学习,因试图商谈收回外蒙行政权一事而备受冷遇。回国后,任陆军军官学校校长,该校俗称“黄埔军校”,同时兼国民革命军第一军军长。1926年得任国民党中常委会主席、组织部长、国民革命军总司令等职。1927年在上海发起清党运动,定都南京,建立国民政府,任军委会委员长、中央政治局会议主席,立志统一中国。1937年七七事变后发表严正声明,随后带领全国军民抗击日寇,直至胜利。1948年国大会议通过宪法后,被推选为总统。1949年冬,因与共党之战行势逆转,退守台湾。1975年4月5日病逝于台北士林官邸,享年89岁。
蒋 琬:三国时蜀汉著名大将军。初随刘备入蜀,后为诸葛亮所重,任丞相长史。诸葛亮攻魏时,他主持兵源粮饷的供应。诸葛亮称他为"社稷之器",诸葛亮死后,他曾代诸葛亮执政,任大将军、录尚书事等职。
蒋廷锡:清康熙文华殿大学士。工诗善画,尤精花卉,多用逸笔写生,点缀坡石,无不超绝。曾奉雍正皇帝命核定"古今图书集成"共一万卷。
蒋 植:戏曲作家、文学家,曾任翰林院编修。作有杂剧、传奇16种。诗文负盛名,与袁枚、袁翼并称"江右三大家"。
蒋时行:明代画家。善图绘,新画的真武像尤为独绝,与《上庵图像》、《瀑布龙口圣像》合称三绝。
主办单位:开封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