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人总是对菊情有独钟。
开封位于河南省东部,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城市。据考古发掘,早在新石器时代这里就有先民活动。而建城的时间可追溯到夏、商、周,距今已由2700多年。战国时期的魏、五代时期的后梁、后晋、后汉、后周以及北宋和金均在此建都。特别是北宋,这里历经九帝168年,繁荣兴旺达到鼎盛,风光旖旎,人物荟萃,城郭恢弘,经济发达,人口逾百万,富丽甲天下,不仅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也是当时世界上最繁华的大都市之一。因此,开封的众多民俗都源自北宋。
斗鸡、打盘鼓是开封传统的民间文化活动。这些活动讲究的是喜庆热闹,每逢元旦、春节、国庆和文化节、菊花花会、庙会,都要举行盘鼓表演和斗鸡比赛。开封人酷爱养鸟,清晨赶鸟市、赏鸟、易鸟的风俗自北宋延至今日。
自宋代以来延绵千年的元宵灯会和小吃夜市也是开封的一大特色。北宋时,改变了唐代“夜禁”的规定,允许人们夜晚出行活动,主要以娱乐、购物为主。开粉作为北宋的首都,尤为重视丰富多彩的夜间活动。每年一度的元宵灯会,展出各色彩灯,多以历史故事为题材,如水浒传中发生在开封大相国寺的“鲁智深倒拔垂杨柳”,州桥上的“杨志卖刀”等。彩灯由各个单位分配在春节前后扎制成功,正月十五前两天送到各景点。彩灯与古建筑互相搭配、相映成趣,成为独特景观。各家各户也都视元宵节观灯为新年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娱乐活动。此外,开封的小吃夜市更是别具一格。市中心夜市自北宋已有1000多年历史,是品种最多,规模最大的一处。全市其他各大小广场、十字街口共分布数十处。由于地出中原,各地方文化交汇,形成夜市上以本地多种特色为主,融合全国各地风味的特点。
看激动人心的斗鸡,听震天的盘鼓,逛“火树银花不夜天”的元宵灯会,品可口美味的各色小吃,开封的各种风俗活动在一定会给每个开封人和到开封旅游的人留下深深的印迹。
在我国很多地方都生长有菊花,但是最有名的还要数开封的菊花,所谓“黄花遍国中,汴菊最为名”。开封古称“汴梁”、“汴京”和“汴州”,所以开封的菊花又称作“汴菊”。 菊花是中国传统的花卉之一,距离现在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开封菊花在唐、宋的时候,已经在全国都非常有名气了。象唐朝大诗人刘禹锡曾经有诗这样写道:“家家菊尽黄,梁园独如霜”。他说这个“梁园”就是开封。“梁园独如霜”当然指菊花常见的色彩黄色和白色。在唐代的时候,开封家家都有养菊的习惯。北宋更是每到重阳佳节,不仅民间有花市、赛菊,而且在宫庭里面也争插菊花枝,挂菊花灯,开菊花会,饮菊花茶,饮菊花酒。在唐宋时代开封菊花已经是很盛行了,到了明清时代,开封的养菊就更盛了,所以现在在开封的“禹王台”公园里面,有一座乾隆御碑,御碑现在还有这样两句诗句,“风叶梧青落,霜花菊白堆”,也就是说在“禹王台”这个地方,里面有很多菊花。因此,自古以来,开封就有“菊城”之称。开封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现在已经成为全国菊花发展的中心和栽培基地之一,拥有2001年国家林业局、中国菊花协会命名的全国唯一一个“中国菊花之乡”。1983年,开封市人大常委定菊花为市花,并开始举行每年一度的菊花花会。如今,赶花会已成为一项新的风俗。这一切,将开封人养菊、赏菊、品菊、颂菊、爱菊带入了一个新阶段。
诗中最早提到菊花,是我国大诗人屈原,在他的名篇《离骚》里面就写到“朝饮木兰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就是通过这两句诗,把屈原玉洁冰清的那种品质表现出来了。到东晋时候陶渊明,可以说是和菊花有不解之缘。陶渊明写了很多咏菊的诗,当然,最有名的像他的饮酒诗里边“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还有“芳菊开林曜,青松冠岩列;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秋菊有佳色,露掇其英,泛此忘忧物,远我遗世情”。 以后我们历代诗人里边咏菊的不胜枚举,像大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元稹、李商隐、刘禹锡、杜牧等等,还有像宋代的王安石,欧阳修、苏轼这些大家都有很多咏菊之作。人们把菊花定位成一种不从流俗,不媚世好,卓然独立这样一种高尚品格。
每逢菊月,当开封的菊花铺满了大街小巷,汴京人喜欢徜徉在花的海洋之中,尽情地享受着菊香的熏陶。人们赏菊,不仅是由于她娇艳欲滴,清香四溢,也不仅是由于她天生丽质和端庄的风韵,更重要的是敬慕她艳而不妖、俏而不弱、骨傲而气不傲的高雅气质。
当开封上千年养菊的风俗代代相传,菊会高潮一浪高过一浪时,养菊技术也在提高。开封菊花在全国菊赛上取得“三连冠”,在昆明世博会上揽金夺银。正是由许许多多像一株株向自然挑战,向自我挑战的性格刚强的菊花一样的养菊人辛勤工作的结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与菊花结缘千年的开封,历受菊花的意志、风骨和精神的滋润,广大菊城人民正凭借着菊花般坚毅的性格,将开封的建设推向新的高潮。
主办单位:开封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