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岛海域一直在台湾省的管辖范围内。因为早期国共两党意识形态之争,以及后来海峡两岸长期处于对峙,才被狡猾的日本人有机可乘。当年,出于发展“中日友好关系”的良好愿望,中国政府刻意保持对钓鱼岛主权问题的低调,也是造成了今天中国大陆在钓鱼岛主权争议中稍显尴尬的主要原因。
值得指出的是,在过去的半个多世纪中,尽管海峡两岸处于对峙状态,甚至兵戎相见,但对钓鱼岛的态度是一致的,那就是钓鱼岛是中国的,任何人想吞并钓鱼岛,都是徒劳的。
日本企图永远霸占钓鱼岛及附近中国领海,希望台湾从中华民族分离出去。受日本人豢养的台独分子也希望钓鱼岛分裂出去,他们与日本人沆瀣一气,同穿一条裤子。李登辉就是最典型的一例。此人最近又大放厥词,说钓鱼岛本来就是日本的,真是认贼作父到了无耻的地步。
长期以来,日本都在利用钓鱼岛挑拨离间两岸关系。说到底,日本不希望中国崛起,更希望中国大陆与台湾永远处于分裂状态。霸占钓鱼岛正是他们破坏中国崛起的手段之一。钓鱼岛问题的解决,关键点在于台海两岸。中国有句古语云:“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这句成语用在这里再贴切不过。
两蒋时代,台湾在捍卫钓鱼岛主权问题上是不含糊的。台湾与日本围绕着钓鱼岛主权产生的争议曾引发台日之间紧张关系,甚至引发海内外有识之士一致参与的“保钓运动”。马英九在学生时代就参加台大学生的保钓运动,曾亲自到美、日“大使馆”抗议,他的博士论文以及后来最重要的国际法学论著,都和钓鱼岛引发的主权争议有关。很显然,马英九是个民族情结很重的人。
然而,到了李登辉主政时期,公开宣称钓鱼岛是日本领土。陈水扁则延续了李登辉的政策,台日关系也进入前所未有的蜜月期。
2005年的时候,台湾渔民因不满常遭日方强势驱离,引爆台日渔业纠纷,陈水扁当时强调“这是渔权问题,不是主权问题”。时任台北市市长马英九猛烈批评阿扁软弱,甚至放出“不惜一战”的狠话。
前不久,马英九在出席一次公开活动时表示,他为了钓鱼岛问题寻找史料时,发现清朝时期的《全台图说》一书中就已经记载有钓鱼岛的相关情况。马英九说,当时看到这篇文献,内心非常感动,没想到这一系列书籍不仅保存了文献古迹,在60年后也成为研究钓鱼岛问题的最好参考。
随着国民党在台湾重新上台执政,两岸关系步于和平发展的轨道,经济、文化等各项交流也日趋热络。但令人遗憾的是,两岸唯独在军事交流上仍然停滞不前、毫无建树。军事合作上仍未破冰。这次钓鱼岛事件,可以说为两岸军事交流破局提供了一个极好的机会。钓鱼岛海域的中日海上争端,其实正是两岸军事合作的契机。作为台湾当局,似乎而应该更加开放一点,勇敢迈出这可贵的第一步。两岸双方应开辟多渠道,尽快实现军事接触、交流、合作,共同维护中华民族至高无上的根本利益。
去年,针对钓鱼岛与日本海巡船冲突风波,台北市台湾渔民劳动人权协会和劳动人权协会等团体,发动群众游行示威,他们已经喊出“钓鱼台主权归两岸中国所有”的口号,这其中隐含着台湾同胞希望两岸携手“保钓”的诉求。由此可见两岸人民人心所向。
钓鱼岛是中国不可分割的领土,捍卫国家主权完整和中华民族尊严,也是海峡两岸同胞共同的历史责任。只有大陆和台湾携起手来,祖国领土才能是真正安全的。
中华民族是一个勤劳善良的民族,受几千年儒家文化影响,万事以和为贵。中华民族也是一个不畏强权的民族。一百多年的近代史证明,面对强盗侵略,中国人民从来没有屈服过。1949年以后,中国和很多的有边境问题冲突的国家,包括中印、中越、中苏,都交过手,就跟日本没打过。和印度、苏联完全不同的是,中日两国有着150年的恩怨情仇。日本政府到现在也没有就当年入侵中国,凶残屠杀中国人民的强盗行为,真诚地道过歉。最近,日本代表在联大会议上提出用国际法解决钓鱼岛争端。我不禁要问,当年日本入侵中国是用的哪部国际法!
这一仗,绝对不是小规模的武装冲突。这一仗,只是迟早的问题。把中国人和日本人100多年的历史恩仇全部翻出来,早打早了。
一旦钓鱼岛争端以中国完胜收场,届时主动寻求两岸和平统一的呼声,将会从大陆一边转到台湾一边,那种企图割裂与大陆的联系而投入靠不住的美日怀抱的台独,将会逐渐失去市场。(化夷)
宜昌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