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历史风云

王浚楼船西陵克险

发布时间:2013-10-17 16:04:45

  “千寻铁索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这是唐代大文学家刘禹锡写下的诗句。人们在吟颂这首流传千古的诗句时,恐怕很少有人去探究当年千寻铁索锁江面的具体江段。其实,这场关系东吴存亡的水上大战就发生在长江三峡的西陵峡江段。

  司马昭灭了蜀汉之后,还没有来得及攻东吴,就得病死了。他的儿子司马炎把挂名的魏元帝曹奂废了,自己作了皇帝,建立了晋朝。晋朝建立的时候,三国中唯一留下来的东吴早已衰落。东吴最后一个皇帝孙皓是个残暴皇帝。他大修宫殿,尽情享乐不算,还用剥脸皮、挖眼睛等惨无人道的刑法镇压百姓,上上下下都把他恨透了,只是晋朝刚刚建立,需要稳定内部,才推迟了对东吴的进攻。公元279年晋武帝调集二十多万兵力,分几路进攻东吴国都建业(今江苏南京),镇南大将军杜禹打中路,向江陵进兵,还有一路水军,由益州(今四川成都)刺史王浚率领,沿着长江,顺流向东进军。

  王浚是个有能耐的的将军。他早就作了伐吴的准备,在益州大规模督造战船。这种战船很大,能容纳两千多人,船上还造了城墙城楼,人站在上面,可以四面了望,所以称作楼船。

  为了不让东吴发觉,造船是秘密进行的。但日子一久,难免有许多削下的碎木片掉在江里。木片顺水漂流,遗址漂到东吴的地界。有个东吴太守吾彦发现了这件事,断定这一定是晋军在上游造船,准备进攻东吴。于是,马上将情况奏报吴主孙皓。可昏庸无道的孙皓却满不在乎地说:“怕什么,我不去打他,他还敢来打我?”没有办法,吾彦只好在江面险要的地方打了不少大木桩,钉上大铁链,把大江拦腰截住,又把一丈多高的铁锥放在水面上,好象无数的暗礁,使晋国水军无法通过。过了年,打中路的杜预和打东路的王浑两路人马都节节胜利,只有王浚都的水军到了秭归,因为楼船被铁链和铁锥阻拦,不能前进。王浚也真有办法。他吩咐晋兵造了几十只很大的木筏,每个木筏上面放着一些草人,披上盔甲,手拿刀枪。他又派几个水性好兵士带领这一队木筏随流而下。这些木筏碰到铁锥,那些尖头的铁锥就扎在木筏底下,被木筏扫掉了。王浚还在木筏上架着一个个很大的火炬,这些火炬都灌足了麻油,一点就着。他让这些装着打火炬的木筏驶在战船前面,遇到铁链就烧起熊熊大火,时间一长,那些铁链都被烧断沉入了江底。

  王浚的水军扫除了水底下的铁锥和江面上的铁链,大队船队就顺利地打进东吴地界,很快就和杜预中路的大军会师直扑东吴国都建业。王浚的水军几乎没有遇到抵抗,就一帆风顺地到了建业。建业附近一百里江面,全是晋军的战船,王浚率领水军将士八万人上岸,在雷鸣般的鼓噪声中进了建业城。吴主孙皓到了这份田地,只好自己脱下上衣,让人反绑了双手,带领一批大臣到王浚的军营前投降。这样,三国分裂的局面宣告结束,晋朝统一了全国。

宜昌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