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旅游景观

屈原故里

发布时间:2013-10-17 16:10:05

  


  位于秭归县乐平里,是我国战国时期伟大爱国诗人屈原的故乡。秭归一名的由来,传说都与屈原有关。屈原投江后,其姐女?粮系姐杪藿?,将弟遗体打捞起来,亲自护送回家乡。屈姊那深深亲情使乡亲们大为感动,因而将县名改为“姊归”,后来“姊”演变为“秭”了。

  秭归人以屈原为骄傲,纪念屈原的胜迹很多。在乐平里,有关屈原的名胜古迹和传说很多,古人曾集为八景,并以景名联诗一首:“降钟伏虎啸天来,响鼓岩连擂鼓台,照面井寒奸佞胆,读书洞出离骚才,丘生玉米扬清烈,帘滴珍珠荡俗埃,锁水回龙含泽畔,三闾八景胜蓬莱。”主要景观有:

  屈原庙:位于屈原村的香炉坪,明代始建,清光绪年间重修。

  乐平里牌坊:位于乐平里入口处,建于1983年1月,有川南苏原题书“乐平里”。

  香炉坪:又称“屈坪”,为屈原故居,位于乐平里。
  
屈原宅基:位于香炉坪正中,庚仲雍《荆州记》和袁山松《宜都山川记》所载“屈原故宅”即指此。

  读书洞:又名“洞辟书堂”,位于乐平里响鼓溪畔,相传为屈原吟诗处,故名吟诗台。

  照面井:位于乐平里伏虎山腰,由银灰色龙骨石砌成,相传为屈原幼年照影梳洗之处,一丝微尘也躲不过“井镜”的明察。

  玉米田:又名“屈田”、“玉米三丘”,位于屈原宅基右侧,相传屈原少年时代曾躬耕于此,又传屈原被放逐之后曾回乡务农,忍辱负重经营三丘稻田。

  擂鼓台:位于香炉坪下响鼓溪西岸,相传为屈原回乡击鼓抗秦之地。

  灵牛耕田:系乐平里“一怪”,相传屈原借过农夫牛绳系书箧之后,水牛和黄牛耕田不再用牛绳,却服服帖帖听农夫使唤。

  捣衣石:又名“女须砧”,位于屈宅之东北六十里,相传为屈姊女须给屈原洗过衣裳的地方。  

  除乐平里之外,在秭归县的老县城归州镇也有一些纪念屈原的胜迹:

  屈原祠:唐元和十五年(公元820年)归州刺史王茂元所建,并作一篇《楚三闾大夫屈先生祠堂铭并序》。现存的屈原祠,为修建葛洲坝时移地迁建,建筑风格为歇山重檐,6柱5间,3级压顶,内有屈原塑像、屈原纪念馆、屈原衣冠冢及屈原诗文碑廊等。三峡大坝蓄水175米以后,回水可达祠基。屈原祠将搬到新县城凤凰山,按原貌重建。

  屈原故里牌坊:原位于归州东迎和门外,清光绪十年建;上有郭沫若1965年10月25日题书“屈原故里”,右侧并立巨型石碑两座,题“楚大夫屈原故里”、“汉昭君王嫱故里”。牌坊因在135米淹没线以下,已同归州古城一道被拆除了,有关部门正在规划复建。

  楚王井:位于秭归归州镇境内,相传为楚先王所开,一泓清泉终年不涸,井水清凉纯净,味如甘露。

宜昌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