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台湾震豪扶贫助学促进会扶贫助学活动纪实
做一件好事、献一次爱心并不难,难的是一直坚持把这条爱心之路走下去。陈俊吉(惠州震豪塑胶制品有限公司总经理、惠州艺德塑胶制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台湾震豪实业有限公司董事)、李世渊(凯莉格林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两位台商自2003年发起成立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台湾震豪扶贫助学促进会以来,十年如一日,持之以恒地开展扶贫济困、捐资助学活动,搭起了长阳与台湾两地之间的爱心桥,将海峡两岸的深情在千家万户传递……
故事缘起
2002年冬天一个寒冷的日子,台商陈俊吉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下,来到长阳土家族自治县贺家坪镇中学。在学校课间休息时间,他看到很多孩子都穿着很单薄的外套,在寒风中嬉戏玩耍,脸和手都被风吹得通红通红。陈俊吉当时就心想,如果我能购置些棉衣送给这些孩子,他们这个冬天就会很温暖。于是他马上回东莞订制了200件棉衣送到贺家坪镇中学,看着孩子们穿上新棉衣后如花的笑脸,陈俊吉感受到了给予他人帮助而带来的快慰。棉衣发完之后,他仍然爱心涌动,长阳山区这些淳朴可爱的孩子触动了他的心弦。之后,他又出资在这个学校资助了10个家庭特困的孩子,每年帮扶每个孩子500-1000元的助学金。
虽然感觉自己做了一点好事,但陈俊吉总觉得还是缺了点什么,总是有一种若有所失的情绪左右着他,长阳土家山寨的贫困学生牵动着他的心,甚至在晚上睡觉时,一闭上眼睛,他就觉得那些孩子在他面前晃动。他觉得应该建立一个团体或机构,让帮扶变成常态。他和祖籍长阳磨市镇的台商李世渊一拍即合,两人英雄所见略同,有了筹建扶贫助学组织的构想。于是他们来到长阳统战部门和台办,咨询成立扶贫助学社团事宜。在长阳统战部门和台办的帮助下,他们二人联合多个台商,成立了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台湾震豪扶贫助学促进会,由陈俊吉任会长,李世渊、吕登高等任副会长,从此陈俊吉和他的团队开始了他们十年漫长的爱心之旅。
十年关爱
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台湾震豪扶贫助学促进会成立之后,陈俊吉、李世渊等台商孜孜不倦地走上了扶贫助学之路。
每年年中帮扶贫困学生、年末慰问困难家庭成了他们这十年来一直坚持做的两件事。年中助学,即每年帮助20-30名成绩优秀、家庭贫寒的学生,每人每年500-1000元,虽然钱为数不多,但一经资助的孩子,他们会负责到底,持续资助,最早受到资助的一批学生有的已经大学毕业。年终扶贫,即每年元旦、春节前夕送物资到贫困村寨,每年150-300户,每户一袋大米、一壶食用油、一床毛毯。从2003年至今,陈俊吉等已经陆续出资100多万元资助贫困家庭和贫困学生。
为了让扶贫助学活动能够帮助到真正需要的人,陈俊吉、李世渊每年都要带领一些志愿者到长阳走村入户,调查登记。陈俊吉说,因为小时候也是在台湾的山区长大,知道山区一切不容易,更何况财富取之于社会、用之于社会,企业有所成长,应该回馈于社会。
真情无价
受助对象确立后,陈俊吉、李世渊等都专程抽出时间将爱心送到每一户、每个学生手中。每到一户,陈俊吉等都嘘寒问暖,不让受助家庭感到一点点窘迫。遇到家庭特别困难的受助对象,陈俊吉还会另外奉上慰问金,让他们改善生活。给贫困学生送助学金时,陈俊吉会和孩子们交心谈心,他问的多是学生家庭中还有什么困难,生活开不开心,关于学习方面的问得很少,他不想给孩子带来压力。他说,希望能够让孩子们在学费、家庭上没有后顾之忧的情况之下,尽心尽力、放心地去学习。
长阳二中二(8)班学生方婷婷说,“是震豪的资助和关心让我重新找到了希望,让我能够全身心的通入到学习中,让我重新来延续我的学业,实现我的理想。”
受助学生、鸭子口乡中心学校学生宗星月说;“我在以后的学习中也会更加努力,在中考中取得一个好的成绩,以后考上一个一流的大学,然后把这份爱心作为接力传下去。”
爱心传递
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台湾震豪扶贫助学促进会成立的宗旨是就是把这份爱心传递下去,通过一步一脚印来执行这个理念,号召更多的善心人士来参与这些活动,使整个社会更加和谐。
目前,震豪扶贫助学促进会队伍在逐步壮大,在这支队伍中,有一个名叫马红娟的女孩,她说,陈俊吉从2003年就开始资助她,一直资助到上大学,她现在马上就要毕业了,但这种爱心活动将成为她以后生活的一部分。从上大学开始,她就自愿担任震豪扶贫助学促进会的义工,参与调查摸底、运送物资,负责与受助学生联络,她说:“从这活动中我受益匪浅,感受到帮助他人是一件非常愉快的事情,看着那么贫困的孩子和穷困的家庭,受到我们的资助,生活上能够有一点点的改善,心里感到非常快乐。”在她的带领下,有10多名三峡大学学生加入到震豪的志愿者行列。三峡大学学生彭思说:“在这个组织中,我更加享受的是我们去帮助贫困学生和贫困家庭这样一种过程,我们呼吁社会各界人士和大学生加入到我们这个大集体中来,去帮助更多需要我们帮助的人。”
据了解,这支爱心队伍今年年底还会再来土家山寨开展下一轮的扶贫活动。陈俊吉表示,他们将继续踏着十年以来坚持的脚步,来关爱长阳山区的贫困家庭和学生。
真情无界、大爱无限,海峡两岸、血浓于水。陈俊吉和他的震豪扶贫助学团队用真心、真情、真爱搭起了长阳、台湾两地的爱心桥、友谊桥,这份爱心和友谊必将永远传承,发扬光大。(杨毅葵)
宜昌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