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风景名胜

神秘“打鸟坳”

发布时间:2014-10-11 14:44:55

  隆回县西北部大水田乡的大源村与司门前镇竹山村交界处,群山兀立,林海莽莽,这里便是隆回有名的“打鸟坳”。每到迁徙季节,途径这里歇息的各种各样的飞鸟成千上万,品种达95种,各色各样的鸟叫声和阵阵拍翅声从云雾中传来,由远而近,无数鸟儿先是在云峰上空盘旋,随即降落。在树枝上、草丛边、道路旁……处处都可以看到鸟,山头成了鸟的天下,仅叫得出名儿的就有:大雁、水鸭、鹭鸶、仙鹤、红鹃、竹鸡、岩鸡、寒鸡、鸭鸡、锦鸡、鹑鸡等等,群众称为“百鸟朝凤”,“凤形山”故而得名。

  “打鸟坳”的称谓由来已久,它的起源当地存在着这样一种说法。传说在三百多年以前,现居打鸟坳的先人们从“上架起”迁居到这里。当时新屋“进火”有讲究,要选定好良辰吉日,并要趁凌晨天还未亮的时候搬进新房,据说这样才能人丁兴旺。那时还没有电,照明全靠打火把,先人们一大清早的举着火把从“上架起”过来,刚翻过屏风界,突然一群鸟迎面飞过来,几乎将火把都扑灭了。大家受了惊吓,老人们甚至还判断这是个不吉利的征兆,当时的人很在意这个。不过也有持不同意见的人,他们说:“我们再试一次,如果还是这样的话就证明没有事。”第二天,他们又在这个时候从那边打着火把过来,怪事又出现了,经过多次的尝试,大家终于断定,这不是什么不祥的征兆。人们渐渐还发现,每当下雨就会有很多的鸟从这飞过,人们晚上只要点着火把,各种各样的鸟儿就会自投罗网。当时的人们对鸟类还没有什么保护意识,就用这种方法捕鸟,据说要是运气好,打下的鸟都要用谷箩或竹篮来装。后来人们就利用这个规律,每年的这个时候就来打鸟,鸟类年年过,人们年年打,这地方就叫成了“打鸟坳”。 

  尽管鸟类经过这里时要受到人类的残酷捕杀,千百年来,他们仍然要执拗飞过这里,甚至不远千里,直飞得精疲力竭,口中滴血(这也是当地人发现的),这究竟是什么原因,是不是某种神秘的力量在驱使着它们?当地人也做过推测,并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相传远古以前这里是一片汪洋,只有打鸟坳这个地方是凸露在水面上的一个小岛,所以南来北往的鸟类都要在这休息,这里便成鸟儿迁徙中途停歇的地方。时间长了这里的水没有了,于是就形成了打鸟坳这一神奇的现象。还有一种说法就是:这里有一座“凤形山”,因山形极象凤凰而得名。凤凰是百鸟之王,所有的鸟类每年必需要到这个地方来朝拜凤凰,不然就不能繁衍后代,这就是当地盛传的“百鸟朝凤”,  

  2006年4月,中日鸟类环志研讨会在这里举行,共环志鸟类 26科95 种,国家鸟类环志中心主任楚国忠介绍,这里形成“百鸟朝凤”景观是因为此地森林资源丰富,气候适宜,南来北往迁徙的鸟类便常在此地歇息停留。当然,近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以及国家对野生动物保护力度的加大,人们保护生态、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不断提高,在这滥捕鸟类的现象很少发生了,打鸟坳上建起了“屏风界候鸟观测站”,如今这里成了鸟类的天堂。

主办单位:邵阳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