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宜昌要闻

两岸人士湖北当阳祭关公 认同“中华文化脐带”

发布时间:2017-11-16 15:57:32
  中新社湖北当阳11月9日电 (记者 郭晓莹 董晓斌)“海峡两岸2017当阳关陵关公祭祀大典暨关陵庙会”9日在湖北当阳关陵庙文化广场举行,海峡两岸关氏宗亲、信众等200余人共祭关公。

  当日下午14时30分,伴随民间祭祀乐曲的响起,关公秋祭大典拉开序幕。当阳关陵庙会传承人、关氏后裔关章训为祭祀人员授衔,恭佩绶带。按照太牢礼仪,主祭官率众官进行了迎神、上香、颂祝文、行初献礼、献帛、诵祭文、行亚献礼、撒五谷、奠酒、送神、望燎、行终献礼等议程。仪式结束后,两岸人士在关陵大殿和关冢前焚香叩拜,表达对关公忠义仁勇信精神的敬仰和崇拜。

  当阳市组织部长、统战部长孟丽说,关公报国以忠,处世以义,待人以仁,作战以勇的品格精神,已经积淀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一种普遍认同的价值取向。他希望两岸以关公文化为纽带,加强文化交流,增进两岸同胞血脉亲情。

  中国国民党中常委、台湾中华两岸青年交流协会理事长曾文培认为,两岸的血亲、文脉同根同源,“中华文化脐带”连接两岸,两岸应共同推动关公文化和关公精神传承,并进一步寻求多层次、多领域、多形式、全方位的交流与合作,不断拓展两岸交流合作的领域和空间。

  台湾南投日月潭文武庙董事长张德林表示,关公忠义仁勇精神更成为炎黄子孙效仿学习的典范,更是两岸共同的历史记忆和文化信仰,两岸关帝庙可加强合作,为两岸文化交流搭建平台,进一步拉近两岸同胞同根、同祖、同源的情感距离。

  当阳关陵乃蜀汉名将关羽之陵寝,葬着关羽的无头身躯,与汉南洛阳关林、山西运城解州关帝庙合称中国三大关庙。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当阳已连续26年举办关陵秋祭大典,关陵庙会被国务院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关陵秋祭大典与关陵庙会,已成为全球华人特别是海峡两岸祭拜关公、增进感情、促进交流合作的平台。

  “海峡两岸2017当阳关陵关公祭祀大典暨关陵庙会”是第十四届“湖北•武汉台湾周”宜昌分会场活动之一,本届台湾周主体活动设在武汉市,襄阳、宜昌、黄石等七市设立分会场。活动围绕“扩大交流、开放共享、融合发展”主题,举办主体活动、经贸文化与基层交流、青年交流、分会场活动等四大板块共23项活动。 

宜昌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