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三国文化论坛

荆州三国文化何去何从?

发布时间:2021-09-09 02:12:48

    4月7日,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正式命名襄樊为“中国三国文化之乡”。这是继河北涿州、河南许昌之后中国第三个成功申报的城市,也是湖北省目前唯一的一个三国文化之乡。而作为在120回的《三国演义》中出现了72回的荆州古城却被排斥在名单之外。

    我们知道,襄樊的特产是诸葛亮,而在荆州,是关公。襄樊举办过“诸葛亮文化节”‘荆州也有过关公祭。襄樊人对诸葛亮的感情未必就比荆州人对关公的感情深多少,然而,在这场争夺“三国文化之乡”的无烟战争中,襄樊人高举诸葛亮文化大旗异军突起,一句夺取“三国文化之乡”的称号,而荆州人却紧抱关公文化不放松,仗着自己的文化资源优势而无所作为,最终与“三国文化之乡”失之交臂。

    坦白说,襄樊和荆州都具备丰富的三国文化资源。“闻听三国事,每欲到荆州”。提起三国,使人想到荆州;说到荆州,又使人想起三国。荆州与三国历史文化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三国时代,荆州是三国争夺的焦点,荆州之争是决定国家分、合命运的关键。得荆州者得天下。从三国形成之初到国家重新统一之时,围绕荆州归属展开的三国争夺从未停息过。,荆州之争的情势在很大程度上关系到三方力量的消长和三国历史的进程。一些脍灸人口的三国故事,诸如刘备借荆州、关羽守荆州、吕蒙袭荆州等等,都发生在荆州;三国时期涉及三分形势形成与发展、变化的一些重要事件,如赤壁之战、夷陵之战以及关羽北攻襄樊失荆州等,也都以荆州为中心舞台。

    熟悉三国历史的人都知道,蜀汉政权因荆州而兴,又因荆州而衰。在《隆中对》中,未出茅庐已知三分天下的策划大师诸葛亮,便提出了“先取荆州后取川”的策略,就连襄樊申名的老祖宗诸葛亮活动的政治大舞台也在荆州。荆州是刘备集团第一个根据地,刘氏集团是借着荆州才夺得益州而建立蜀汉政权的。关羽作为刘氏集团重要成员,自刘备得到荆州起就负责镇守荆州,终因违背诸葛亮“南联孙权,北拒曹操”的政略,加之自身刚愎自用,演绎出“大意失荆州”的历史,而成为蜀汉政权由盛入衰的转折点。

    可以说,没有了荆州这座古城,三国也就不再是三国,三国文化也理所当然失去了她赖以生存的载体。相比之下,只有《三国》中1/4故事的襄樊倒显得相形见绌了。

    那么,为什么襄樊成功申名,而拥有如此三国文化资源优势的荆州却被排除在名单之外呢?

    我们先来看看襄樊为此做了多少努力。

    早在2003年,河北涿州、河南许昌被授予这一称号后,湖北省社科院副院长刘玉堂就明确指出,湖北拥有丰富的三国文化旅游资源,湖北省多个地区都有资格申报这一称号。在此背景下,襄樊将这次申报活动,视为一场对三国文化品牌的保卫战。

    从2007年开始, 拥有古隆中、马跃檀溪处、凤林关、南漳水镜庄、徐庶庙等三国遗迹的襄樊,积极向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申报“中国三国文化之乡”的称号。为确保申名成功,襄樊两年来数次邀请国内知名专家到当地进行考察,表明襄樊在申名上的优势。

    2009年3月,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四委办主任杨吉星等专家赶赴襄樊,与襄樊市及当地专家进行了座谈。在经过实地考察和现场座谈后,考察验收组的专家表示,襄樊已具备申报“中国三国文化之乡”的条件。标志着申报进入冲刺阶段。

    再看看我们荆州为此做了什么。

    在襄樊申报进入冲刺阶段,也就是襄樊即将成为第三个被授予“三国文化之乡”称号的城市时,距离襄樊200公里外的同样拥有丰富三国文化资源的荆州古城,才如梦初醒,感到“震惊”。随后,才有荆州文化界人士表现出强烈的反应。注意,仅仅是我们文化界人士;那么,在襄樊紧锣密鼓的开始筹备申报三国文化之乡时,我们的哪儿去了呢?显然,我们对此无论是投入还是重视都远远不够。

    再看看我们的专家学者们。同样是在2009年3月,是在获悉襄樊即将成功申报三国文化之乡的举动后,才有学者开始奔走,向提议尽快申报,以保护荆州作为三国文化的中心地位。要求牵头组织申报工作,让荆州实至名归。

    为什么我们的行动总比别人迟了许多步呢?为什么我们总是被人拽着鼻子走而不是引领别人呢?为什么我们总期待着不劳而获呢?

    有人说,“中国三国文化之乡”的评选怎么可以没有荆州啊?荆州是三国的重要地域,三国里面这么多故事都发生在荆州,既然襄樊都可以当选了,那荆州更是当之无愧了。更有人放言,如果荆州没有被授予这个称号的话,“那简直是个笑话”。 甚至有人声称:所谓的“中国三国文化之乡”其实也是一种虚名,其评选机构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并不是一个很权威的机构,不排除有炒作的可能性,。如今各地都在打“三国牌”,有的打出“三国精神牌”,有的打出“三国人物牌”,每个区域也各有侧重。《三国》中的故事只有1/4发生在襄樊,发生在荆州却有3/4。荆州是三国的战略之地,且在三国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同时,荆州地区保留着众多的三国遗迹,例如洗马池、点将台等等。所以,荆州在三国文化中的地位,并不是一个评选就可以说明的。

    可事实是,尽管荆州三国文化的名气及资源保存情况相较于襄樊都是略胜一筹的;尽管有人认为襄樊的三国文化资源主要是诸葛亮在唱戏,而荆州的三国文化资源有关羽,有刘备,其三国文化景点多达百余个,名胜古迹遍布全市,完全有实力夺取“中国三国文化之乡”称号;尽管有人狂呼,荆州在三国文化中的地位,并不是一个评选就可以说明的。但经过评审机构考察验收,襄樊成功争得这一美名已是不争的事实。这时候,网友的质疑、官员的辩解与市民的迷茫都显得那么苍白无力而于事无补。

    痛定思痛,是时候该我们反思自己了! 

    自古荆襄是一家,同作为湖北人,同样拥有丰富的三国文化资源,或许,共同合作去利用好这个资源要远远胜过去争夺一个“三国文化之乡”称号。襄樊能获得“中国三国文化之乡”的荣誉,是他们多年努力的成果,我们应该恭喜他们。同时,襄樊的成功也隐射出湖北省三国文化的成功。既然襄樊可以成功,那么只能说明我们荆州市的努力还不够。因此,荆州市需要在襄樊成功的经验上继续努力,加快申报“中国三国文化之乡”的步伐。

    事实上,荆州一直试图在旅游和文化资源中打出“关公牌”,试图借助这一曾经在当地驻守10多年的历史文化名人,来展示荆州丰厚而特殊的三国文化、打造当地的文化旅游亮点。为此,荆州专门成立了关公文化旅游公司,同时耗资近千万重修关公祠,并邀请国内知名学者专家,研究在荆州设立“关府”的可能性,以与北方的“孔府”相呼应,以“文武圣府相得益彰。”于是,荆州文物部门5年内5次向上级主管部门提出重修关公祠,当地三国与关公文化研究会学者多次论证关于关公文化的源头,均是试图突出关公在三国文化品牌中的地位,来凸显荆州三国旅游资源的特殊地位。在此背景下,当襄樊率先取得“三国文化之乡”的申名优势时,使荆州不得不加快营造三国文化品牌的步伐。

    但即便如此,当地文化旅游界对是继续坚持塑造关公旅游品牌,还是打造整体三国文化上,依然没有形成统一的定论。

    隔壁三家的荆门、宜昌、襄樊,如今已然“锣鼓喧天”、车水马龙了,什么油菜花节、楚国城、三峡人家、欢乐谷、三国文化之乡、中国魅力城市……那么,我们的荆州究竟该何去何从?

    我们有丰富深厚的楚文化,有世界闻名的荆州博物馆,有绵延三千里孕育一方闻名的长江,有传承两千年的三国文化,只要我们团结一心,齐心协力;只要荆州的官方和民间,谋定而后动,群策群力,科学策划,紧锣密鼓地将诸如申报之事提上议事日程,,以“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不到长城非好汉”的坚强决心和“当世之时,舍我其谁也”的信心和气慨,积极建设荆州,岂止是区区一个“三国文化之乡”,就是中国十大文明城市也唾手可得。

    为此,我们得首先明白荆州究竟该朝着哪个方向发展。反映在旅游文化上,申报“三国文化之乡”或许理所当然。

    荆州是楚文化、三国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可同时发展楚文化、三国文化又可能导致荆州在文化宣传力度上的分散。而远在春秋战国的荆州楚文化毕竟离现在太远,给人一种捉摸不到的感觉。相比之下,三国文化却是老少皆宜的,三国文化的推广对于荆州文化的打造自然是非常有益的。以三国文化为支点,可以为荆州融入到鄂西生态旅游圈创造了更多更好的条件。荆州打造三国文化的第一步应该是对荆州古城墙的修缮,也应该充分利用原荆州监狱的土地,建设“三国文化圈”,通过故事演绎等多种形式,创造浓厚的三国氛围。

    因此,接下来几年里荆州不但要申报,还要“抢”着申报,千万不能“大意失荆州”,半路杀出个陈咬金,让当阳或者鄂州再次抢占了先机。

    这就要求我们的高度重视这一提议,并迅速将申名一事提上了议事日程,落实分工;我们的文化局及时确定申报方案;我们的旅游局深度挖掘荆州三国旅游资源,从内涵上打造荆州三国产品;我们的专家学者对荆州三国文化进行推广,打造荆州三国文化平台,提升荆州三国文化档次;我们的民众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全力支持,首先在申报程序上走到位,争取先得到省民协的命名,再争取到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的命名。  

    荆州的未来还是要靠我们640万荆州人的团结努力,只要我们大家团结齐心,下一个“三国文化之乡”必然属于我们,而我们荆州的明天,势必更加美好!

联系地址:荆州市园林东路市委统战部三楼305、306

联系电话:0716-8126935 8810218 邮箱地址:jztwswb2007@163.com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