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三国文化论坛

从关羽读《春秋》说起

发布时间:2021-09-09 02:12:48

沙市中山公园春秋阁内原有一副楹联:

文夫子,武夫子,两个夫子;

著《春秋》,读《春秋》,一部春秋。

    山西运城、台湾新竹的关帝庙也有类似楹联和雕塑。可见,关羽读《春秋》的生动形象多么深入人心。

    三国时代是一段变乱丛生,征伐不断,民不聊生,生灵涂炭的苦难岁月,但同时又是一个英雄辈出、风云际会的传奇时代。这一时期的帝王将相、志士仁人、谋臣说客,或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或折冲樽俎,赞画辅弼,无不以其鲜明的个性、杰出的才能、光辉的业绩在历史舞台上尽显风流,留下一幅幅浓墨重彩的瑰丽画卷。人非生而知之者,这些璨若群星的历史人物之所以能名垂青史,功著竹帛,与他们勤奋好学、积极进取是分不开的。

    一、国君的亲自倡导,以身垂范,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三国时代的学习风气的形成首先得益于帝王的躬自倡导。

    魏武帝曹操多才多艺,长于书法,精于围棋,文学造诣很高。其诗文以清俊通脱开"魏晋风骨"之先声,被鲁迅誉为"改革文章的祖师"。曹操"创造大业,文武并施,御军三十余年,手不舍书,昼则讲武策,夜则思经传,登高必赋,及造新诗,被之管弦,皆成乐章。"虽戎马倥偬,喘息不遑,仍然见缝插针,毫不懈怠,令人肃然起敬。他在初平八年大破袁氏兄弟后,下令曰:"县满五百户置校官,选其乡之俊造而教学之",可见其极为重视教育和人才培养。

    曹操的长子曹丕,好学与乃父相埒。《典论》论文篇,在文学批评史上价值颇高,尤其是《与吴质书》中,对建安七子的文风,有相当肯切的评语,其中"文章者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更充分显示了对文学的关心和重视。丕弟曹植,被《诗品》誉为"建安之杰"。他无论诗辞歌赋皆得心应手,不乏佳构。

    东吴孙氏家族也有很好的学习传统。孙策才力过人,奠定了吴国政权基础,孙权继立,连曹操也发出"生子当如孙仲谋"的由衷赞叹。孙权曾请张昭教长子孙登读《汉书》。孙登黄初二年立为太子,确有德行。史书说他射猎"远避良田,不践苗稼,至所顿息,又择空闲之地"。可惜没等继位就死了。

    孙权的侄子孙瑜,"好乐坟典,虽在戎旅,诵声不绝。"当时,"济阴人马普笃学好古,瑜厚礼之,使二府将吏子弟数百人就受业。"

    建安二十五年(220年),东吴遣都尉赵咨使魏,曹丕问他:"吴王颇知学否?"咨对曰:"吴王浮江万艘,带甲百万,任贤使能,志存经略,虽有余闲,博览书传历史,借采奇异,不效书生寻章摘句之而已。"虽不乏溢美之词,多少也反映出东吴重视学习的实况。这也许是三国中吴国政权能维持最久(共59年)的原因之一。

    三国领袖之中,刘备是个例外。史称"先主不甚乐读书,喜狗马,音乐、美衣服。"他本是编草鞋的,家境贫寒,却爱赶时髦,但玩物并不丧志,居然成就了大业,这是因为求贤若渴,以诚待士,尊重人才,终生不渝。裴注引陈寿《诸葛亮集》说"行主遗诏后主曰'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其言可诵,足见刘备也读过《礼》、《易》、《春秋》等典籍,并非不学无术之人,未可以武人目之。"小恶"二语出自《易·系辞》。常璩《华阳国志》注382刘备麾下人才济济,其中以诸葛亮为冠冕,庞统、法正、费袆 、蒋琬等无不好学成癖,手不释卷。即使不知名的大司农孟光,也"博物识古,无书不览,尤锐意三史,长于汉家旧典"。

    从古至今,各种竞争包括政治、军事、经济、科技的竞争,人才是核心问题。综观三国之主,举贤任能,知人善用,注意协调人际关系的人才观是他们共同的优点,也是他们成功的基石。而大量人才的产生,必然以勤奋学习为先决条件。

    二、经世致用、建功立业的抱负形成强烈的学习的动机

    姜维是蜀国后期主要将领,诸葛亮曾向蒋琬称赞他是"凉州上士"。因费袆掣肘,黄皓弄权,他"累年攻战,功绩不立",后降于钟会,复叛魏,被乱军所杀。晚节不保,结局可悲,对其人其行,历史上颇有争议。但他"好郑氏学"、"乐学不倦"却是有史可稽的。

    书籍是知识的载体,开卷有益,温故知新。三国志里有很多读书、爱书、藏书,嗜书成癖,甚至惜书如命的逸事佳话。

    魏南阳太守杨俊的同乡王象是个孤儿,为别人做奴隶,让他牧羊而他却到一边读书,因此常被打骂。杨俊很欣赏他的才华和品质,花钱赎出他,并为他娶妇成家。王象后来做了魏国的散骑常侍,受诏撰写《皇览》八百余万字。他饮水思源,又向魏文帝曹丕推荐杨俊"秉纯粹之茂质,履忠肃之弘量,体仁足以动众,克长后进,惠训不倦,外宽内直,仁而有断。"但杨俊因亲近曹植而被迫自杀了。

    淮阴人步骘避难江东,种瓜为业,"昼勤四体,夜诵经传"、"代陆逊为相,犹诲育门生,手不释书,被服处有如儒生。"

    陈郡袁涣曾经拒绝为吕布写信骂刘备,说"唯德可以辱人,不闻以骂,使彼固君子邪,且不耻将军之言。彼诚小人邪,将复将军之意,则辱在此不在于彼。"结果吕布"惭而止。"吕布败亡,陈群父子当时亦在吕布军中,见曹操皆拜。袁涣独高揖不拜,曹操甚敬畏之。"时太祖又给众官车各数乘,使取布军中物,唯其所欲。众人皆重载,唯涣取书数百卷,资粮而已。众人闻之,大惭。"

    王修的故事与袁涣如出一辙。王修,字叔治,曾劝袁谭、袁尚不要手足相残,谭不听,被曹操击败,他曾冒死为袁谭收尸。曹操破邺城,没收审配等家财物数以万计。及至攻破南皮,抄查王修家,谷不满十斛,有书数百卷。曹操叹曰:"士不妄有名",乃礼辟为司空掾。

    魏国的司空掾邴原曾被崔琰誉为"国之重宝",曹操的爱子曹冲死后,欲令与邴原早夭的女儿合葬,他以不合礼制婉拒了。邴原十一岁丧父,家境贫寒,邻有书舍,原过其旁而泣。老师哀怜地说:"想读书就上学吧!你有这个志向,我白教你,不要钱。"于是上了学,"及长,金玉其行。"

    一些行伍出身的将帅,通过学习使自身的文化素质得到很大提高。《三国志》中不仅投笔从戎,闻鸡起舞者俯拾皆是;偃武修文,焚膏继晷者也不胜枚举:

    东吴大将吕蒙"少不修书传,每陈大事,常口占为笺疏。"所以孙权曾对吕蒙及蒋钦说"你们现在都身居要职,应该刻苦学习充实自己。"吕蒙说:"在军中常常苦于事务繁多,恐怕没有时间去读书。"孙权说"我并没有指望你们去做博士,只是希望你们挤点时间略微涉猎,你们哪能比我还忙?"吕蒙这才开始学习。"笃志不倦,其所览见,旧儒不胜。"后鲁肃上代周瑜,与吕蒙讨论时局,常觉得对答不上。他拍着吕蒙的背说:"我原以为老弟只有武略,如今才知道你学识渊博,不再是吴下阿蒙喽!"吕蒙回答了那句名言:"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后来孙权常感叹:"人长而进益,如吕蒙、蒋钦,盖不可及也。富贵荣显,更能折节好学,耽悦书传,轻财尚义,所行可迹,并作国士,不亦休乎?"

    另一位大将甘宁"开爽有计略","止不攻劫,颇读诸子"。孙权对其极为倚重,曾自豪地说:"孟德有张辽,孤有甘宁,足以当之。"

    张郃本是袁绍部将,"善处营阵,料战势地形,无不如计,自诸葛亮皆惮之。"官渡之战,计不为用,又被郭图进谗,一气这下投奔曹操。他是个难得的将才,"虽武将,而爱乐儒士,尝荐同乡卑湛经明行修,擢为博士。"

    鲁肃是三国时期最出色的战略家之一,在《三国演义》中却被罗贯中糟蹋得不忍卒睹,实在冤枉。历史上的鲁肃"为人方严,寡于玩饰,内外节俭,不务俗好。治军整顿,禁令必行,虽在军阵,手不释卷。又善谈论,能属文辞,思度弘远,有过人之明。周瑜之后,鲁肃为冠"。"建计拒曹公,实始于鲁",可见他是建立孙刘军事联盟的主要策划者和实施者。

    被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极力推荐的蜀国名臣费袆,曾出使东吴,舌战群儒,折冲樽俎,为孙权器重,称他为蜀之股肱。费袆"识悟过人,每省读书记,举目暂视,已究其意旨,其速数倍于人,终亦不忘。"他常常一边吃饭,一边听汇报,或一边下棋,一边处理公务。实在是智慧超群,精力过人。史书上没说他如何刻苦学习,但这必然也是要坚实的知识积累作基础的。

    三、讲论结合,释疑解惑 是主要学习方法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寡闻。三国时代的人们学习方法是灵活多样的,而且态度非常严谨,经常在一起讨论切磋,互相促进。

    王平是蜀国后期的主要支柱,曾平定魏延之乱。他禀赋超人,天性颖悟,"生长戎旅,手不能书,其所识不过十字,而口授作书,皆有意理。"他常常让人读《史记》、《汉书》给他听,一边听,一边讲,往往论说不失其旨。

    东吴的尚书仆射阚泽,"家世农夫,至泽好学,居贫无资,常为人佣书,以供纸笔,所写既毕,诵读亦遍。追师论讲,究览群籍。"他著有《乾象历注》一书,朝廷每有疑问,都要身他咨询。孙权曾问:"书传篇赋,何者为美?"阚泽想让他明白治乱道理,推荐《过秦论》,孙权览读,果然获益匪浅。《过秦论》是西汉贾谊的名篇,以"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的论点总结了秦亡的教训。

    张昭"少好学,善隶书,从白侯子安受《左氏春秋》,博览众书",晚年还为之作注。孙权曾经问卫尉严畯:"还记得小时候念过的书吗?"严畯当即背诵《孝经》"仲尼居……"一段给他听。张昭说:"严畯鄙生,让我来为陛下背诵。"于是诵"君子之事上"这段,大家都有说他背得好。

    按,"仲尼居"为《孝经》第一章,讲的是"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君子之事上"是第十七章,原文为"君子之事上也。进思尽忠,退思补过,将顺其美,匡救其德,故上下能相亲也。"显然这一段更适宜于当时的场合,所以众口义交誉。

    孙权第六子孙休,在其弟孙亮被废为会稽王后,继立为景帝,"锐意典籍,欲毕览百家之言"。他想与博士祭酒韦曜、盛冲论学,张布恐其发己之隐私,暗加阻止。孙休说:"书籍之事,患人不好,好之无伤也。此无所为非,而君以为不宜,是以孤有所及耳。政务学业,其流各异,不相妨也",可见讨论座谈在当时蔚成风气。

    三国时代还有很多人乐学不倦,皓首穷经,行有余力,则著书立说,传之后世。魏明帝时有个大司农董遇,"为《老子》作训注,又善《左氏传》",有人向他求学,他不肯教,而说:"必当先读百遍,读百遍而义自见。'学生说没那么多时间,他说:"当以三余"。或问"三余"之意,他解释说:"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启功先生赠董桥一则嵌名联:"董遇三年学乃博,桥松千尺龙其飞",正是用这个典故。

    向朗是被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推荐的向宠之叔,"少时虽涉猎文学,然不治行检,以吏能见称,自去长史,优游无事垂三十年,乃潜心典籍,孜孜不倦,年逾八十,犹手自校书,刊定谬误,集聚篇卷,于时最多,开门接宾,诱纳后进,但讲论古义,不干时事。"

    总的来说,三国人物主要强调接受、继承的学习观,缺乏主动性、创造性。但是,学习对于他们确立建功立业,奋发有为,以天下为己任的积极进取的人生观;除暴安良、惩恶扬善 、 清正廉洁、奉公守法的道德观;举贤任能,知人善用的人才观是不无裨益的。 三国英雄那种生命不息,学习不止,建功立业,统一宇内的英雄主义精神,正体现了中华民族"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古训,成为激励我们民族自立、自强、奋发有为的精神力量,在千百年后的今天仍有其积极意义。(谢葵)

主要参考书目:

1、《三国志》长沙,岳麓书社,1990

2、《三国会要》上海,中华书局,1957

联系地址:荆州市园林东路市委统战部三楼305、306

联系电话:0716-8126935 8810218 邮箱地址:jztwswb2007@163.com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