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两岸情深

在台湾看“勒色”

发布时间:2021-09-09 02:28:43
  “勒色”是台湾人对垃圾的叫法,这让我想起内地常见的口语“拉沙”,就是肮脏、不卫生的意思。
  夜宿日月潭边的小镇水社村,大清早起来,端着相机去拍摄日月潭的神秘晨雾和湖光山色。山水画廊的日月潭是台湾人的精神家园,青山环绕,碧波荡漾,幽静闲适,温情浪漫。
  返回酒店时,忽然听到一阵轻快的电子琴音乐,是名曲《少女的祈祷》,循声望去,一辆黄色车徐徐驶来,停在街道上,车身上标注着“南投县鱼池乡乡公所环卫车”。马上就有居民打开家门,纷纷提着大包小包的垃圾袋,往车尾的一格格垃圾桶扔去。《少女的祈祷》持续响起,环卫车转过另一条街道,接纳一户户居民的垃圾袋。马路上,商户边,看不到一个垃圾桶,然而处处一尘不染。
  台湾市民平日衣着随意,吃饭也不讲究,大都选择吃快餐,中午很少有人在家做饭,体现出台湾人简朴的生活观。台湾的夜市很火爆,却不见满地狼藉。清晨路过日月潭附近的街头,一家尚未开门的小店铺门口,挂有一个用包装黄纸板写的告示:“人客啊,请发挥功德,垃圾请带走。”在这样的忠告与劝说下,你手头的垃圾还会随处乱扔吗?
  行走在台湾的城市和乡村,卫生保洁令人赞叹。马路上、餐馆里、民居前,很少看到垃圾桶,河流更不见白色垃圾物和杂生水草。 “垃圾不落地”,在台湾实行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接待我们的台北市工业会秘书长赖森丰先生,曾经是国民党党部的一名干部,他说,台湾城乡对“垃圾分类”教化宣传抓得早,主要学的是日本的垃圾分类法,日本的垃圾分类及其细致,而且从小开始宣传教育。赖森丰先生说,对垃圾进行分类回收的最终目的,除了环保,更为重要的是使垃圾重新变成工业原材料,这是支撑垃圾回收的根本。为了应对“垃圾围城”,台湾最初实行“一县市一焚化炉”政策,垃圾处理经过了填埋、焚烧、回收等阶段,现在推行垃圾“零废弃”,目前台湾城乡的环卫费征收,含在水费征收和垃圾袋销售中,政府正在尽最大努力开展垃圾减量和资源化。
  赖森丰先生说,大陆的垃圾分类其实还没有严格的界定,起码还没有法定标准或者规范出来,台湾的垃圾分类水平比大陆超前不止10年,分类很细致,不论是在生活区还是在实验室。比如对饮品的处理,台湾人最热衷于喝饮品,这或许与热带气候有关,满街的饮品店密密麻麻。台湾人是如何丢弃喝完的奶茶的呢?首先,将封杯塑料膜撕下来,然后用水清洗杯子里的残余奶茶,将吸管和塑料膜丢入一般垃圾桶,纸杯或易拉罐丢入可回收垃圾桶。在台湾的学校饭堂里,都有4个分类垃圾桶,并非大陆简单的分为“可回收”“不可回收”两类。
  究竟哪些垃圾是“可回收”“不可回收”的?我问读小学三年级的儿子多多,他茫然摇头。其实就连我这个大学本科学历的政府公务员,也不一定分得清说得透,只能凭借日常生活经验。可儿子反过来问我:经过分类了的垃圾,怎么环卫工人还是一股脑筐进了大垃圾车里?这个问题我也无法回答上来,事实的确如此。其实,在我所生活的县城,能把垃圾丢进垃圾桶,相对而言已经是高素质市民了。
  垃圾回收后的无害化处理,属于终端技术课题和顶层设计话题,姑且不谈。市民的日常垃圾分类习惯养成,光靠路边分类的垃圾桶,是解决不了问题的。眼下关键的问题在于,我们还没有设计出比较科学的垃圾分类法则,也就无法实施高强度、高频率的国民教化。现行的小学教材里,就找不到系统规范的垃圾分类教材内容,这是我们基础教育的缺失。
  要养成垃圾分类的好习惯,不是一蹴而就的,可能需要一代人、两代人甚至更长时间才能完成。而真正的希望,是从儿童教育开始。
  这一课,该补补了。(监利县新闻中心主任  王毅)

联系地址:荆州市园林东路市委统战部三楼305、306

联系电话:0716-8126935 8810218 邮箱地址:jztwswb2007@163.com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