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两岸情深

关于台湾农会的考察与思考

发布时间:2021-09-09 02:28:47
    2009年11月12日至19日,荆州市考察团赴台湾进行了为期一周农业考察。考察团访问了台北县淡水区渔会、云林县林内乡农会、宜兰县橘之乡合作社和南投县农会生态教育休闲农园,分别与农会(渔会)的理事长、总干事、有关部门负责人进行了座谈交流,参观了农会服务大厅、实验室和农产品加工车间,对台湾农会的演变、设置、运作和功能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在台湾农业发展过程中,农会组织将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维护农民权益,提高和完善农民组织化程度,推动了台湾农业现代化进程。其成功做法值得我们借鉴。

一、台湾农业的基本概况及农会组织

    台湾位于亚热带地区,山多地少,地狭人稠,土地总面积约3.6万平方公里,总人口2300万。现有耕地面积1290万亩,占台湾总面积约四分之一。其中:水田690万亩,占53.5%;旱地600万亩,占46.5%。现有农户78万户,农业劳力74万人,农业人口约400万,占总人口的18%,户均耕地面积16.5亩。种植业中,粮食以稻谷为主,一年两熟,种植面积540万亩,产量约23亿公斤,主要品种为蓬莱米。经济作物主要有水果、蔬菜,其中:水果面积345万亩,产量26亿公斤,品种为柑桔、芒果、荔枝、木瓜等;蔬菜种植面积255万亩,产量30亿公斤,种类有90多个。畜牧业中,生猪年饲养量在1700万头以上,年产猪肉15亿公斤;牛饲养量16万头,主要是乳牛,占75%;鸡饲养量1亿多羽,鸭1千多万只。台湾农户年纯收入约100万新台币(合人民币22.2万元),农户人均纯收入19.5万新台币(不含青年农民外出务工收入,合人民币4.3万元)。

    台湾农业经济属于海岛型经济,也称之为农会经济。台湾大学教授、台湾杂粮发展基金会董事长陈希煌指出:“没有农会就没有台湾的现代化”,农会是台湾分布最广、影响最大、最为完善、功能最为齐全、运行比较规范的农民组织。现行台湾农会有四个特点:

第一、机构健全。台湾农会共304个农会,35个渔会。各级农会机构完善,职能明确,规划细致,服务内容充实。参观的云林县林内乡农会组织结构和分工为:会员代表大会—监事会、理事会—总干事—会务股、会计股、推广股、供销部、信用部、保险部、企划室、资讯室和稽核室。农会日常工作由总干事主持,内设各部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

第二、制度完备。有《农会法施行细则》、《农会选举罢免办法》,《基层农会章程范例》等法规。其基本制度是会员制,会员代表大会为最高权力机构。会员分正式会员和赞助会员两种,正式会员要拥有1亩以上的农地,每户1人,必须是自耕农,户口在本地。凡依法登记的农业合作组织、公司、工厂可以加入当地农会为团体赞助会员,但无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第三、宗旨明确。台湾农会是台湾当局与农民之间的一座桥梁,在台湾农民的生产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农会为法人,其宗旨为“保障农民权益,提高农民知识技能,促进农业现代化,增加收益,改善农民生活,发展农村经济”。农会将代销、信用、推广、保险等业务融于一个组织内,实现多目标功能、综合经营的整体,具有政治性、经济性、社会性和教育性等服务功能。

第四、经费来源较多。台湾农会经费来源有四个方面:一是会费收入,会费分入会费及常年会费两种。入会费只交一次,多少不等。二是经营盈余。农会各项事业中,推广事业是非营利性的,盈利主要靠供销、信用和资产经营。基层农会都经营农用生产资料和生活用品,经营生鲜超市、批发市场、配送中心和休闲观光旅游等项目。三是农会信用部收入,农村金融不同于一般金融事业,贷款项目多,零碎,小额,季节性强,农民贷款一般都找农会信贷部。据介绍,农会盈余90%以上都来自于信贷服务,农会信贷服务收入每会年平均在3800万元新台币(合人民币840万元)。四是募集事业资金。农会为了举办事业可以募集事业发展资金,但必须专款专用。台湾法律规定,农会每年财务决算后的盈余除弥补亏损外,提取15%作为公积金,5%为公益金,62%用于农业推广、培训及文化福利事业,10%用于农会理监事及工作人员的报酬薪金。

二、台湾农会的成功做法

    台湾农会历经一百多年的发展,为台湾农业现代化作出了巨大贡献。其成功之处表现在四个方面:

1、致力于组织农户,实现了小规模经营到社会化大生产的转变。家庭经营是农业的主要形式,农户合作共同应对大市场是国际社会的共同趋势。台湾农业以小规模农户分散经营为主。台湾农会把全岛的农民、农业生产单位、农村服务法人,全部以农会的形式组织到一起,凝聚分散力量,提高组织化程度,应对市场风险,提升农业实力,成效非常明显。据资料介绍,其覆盖面已达到98.6%。这样做,把一家一户小规模经营通过农会组织运作成为大规模标准化的管理模式,有效地避免了单一农业生产管理模式下的竞争力不强、应对风险乏力、拓展市场无序等问题。

2、致力于教育农民,实现了传统农民向新型农民的转变。各级农会从事的农业推广教育工作涵盖了农业科技、实用技能、家庭伦理、农村建设、农民福利等生产、生活与生态的方方面面。例如,农业推广教育以成年农民为对象,其作用在于增进农民知识、技能与新观念,着重生产技术、经营管理、市场行销等;四健推广教育以农村青年少年为对象,其目的是要培育农村青少年手脑并用、身心并健;家政推广教育是辅导农家妇女以新知识、新技能、新观念及新态度,来强化家庭功能,改善家庭经济及生活环境,提升生活品质。与此同时,农会还会通过办刊物、托儿所开展文化活动、奖励会员创新创业创造等措施,开展社会福利事业,正是农会全方位的培训教育,为台湾农村发展培养了与整个经济社会进步相适应的新型农民。

3、致力于服务农村,实现了政府服务向中介服务的转变。政府服务的范围、内容和方式有时是非常有限的,而台湾农会作为一个特别的中介组织对农民和农村的服务是非常周全的。一是经济服务。主要包括①配合台湾当局代管物资、代购物资、代销物资,承碾稻谷等业务。②建设会员共同利用的设施,如建设农业仓库、农田水利、农产品加工中心等等。③设立农业生产资料供应门市部、超市、调配处理中心、农民购物中心等等。④组建共同营销网络,包括运销毛猪、果蔬、农副食品等等。⑤建设有形无形市场,包括果菜、花卉、家畜等市场。二是金融服务。开办了信用业务,为农民和农业组织提供存放款业务以及农业政策性贷款,贷款含消费性、抵押贷款,以农业生产为主,生活及其他为辅,并配合台湾当局提供无息资金及农业银行的低利资金办理农贷,使会员可以获得长期低利的农业资金。三是保险服务。台湾农民都参加了政府统筹的社会养老保险,每月交保费70元新台币,65岁以后每月可领取6000元新台币的养老金。养老保险的日常工作由农会保险部承担。四是对外合作交流服务。农会为台湾农业对外合作交流提供服务,并开展了对外农产品贸易业务和农业休闲旅游业务。

4、致力于提升农业,实现了一产业向二、三产业的转变。农业是基础性产业,经济效益一般较低。拉长产业链,开展农产品加工,拓展农村发展空间是实现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台湾农会,特别是基层农会,一直注重组织农产品的加工和销售,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参观的林内乡农会服务本地木瓜生产,组织了13个产销班,共同使用“红透台湾”这一品牌,每年参加台北拍卖会,销售价格每箱比本地销售高出100-200元新台币。近些年,台湾农会又致力于推动发展以观光果园、池(海)边垂钓为主的休闲农业。到目前为止,台湾已开发的观光果园有70多处,每个县都建设有休闲农场。仅台北市的观光农园就有300多公顷,共有300多个农户参加。台北县淡水镇过去是个淡水养殖地带,现在渔民基本不以养渔为主,在渔会的统一规划和推动下,建成成片高标准垂钓休闲场所,吸引台北市民游玩,游客“一杆在手,其乐无穷”。渔民也变成了服务场所的服务生、管理员。宜兰农会橘之乡合作社服务旅游观光业,现场展示果品加工流程,先尝后卖,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据了解,台湾休闲农场每年旅游人数达100万人,约占台湾人口的4.7%。观光农业实现了农业向第二、三产业的延伸,产生了叠加效应,在旅游、教育、经济和社会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目前已成为台湾发展前景良好的新型产业之一。

    考察中我们也感觉到台湾农会存在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一是农会权力很大,影响到地方的选举;二是工作人员很多,农会运转开支较大。参观的基层农会一般都有25-30人,维持正常运转支出压力大;三是管理农会的部门很杂,存在多头管理现象。农会要接受“内政部”“农委会”和各地政府多头领导。

三、几点思考

    荆州是个农业大市,农村人口与台湾地区相当,耕地面积约为台湾的二分之一,粮食产量是台湾的1.5倍,水产品产量是台湾的三分之二,牲猪饲养量是台湾的三分之一强,家禽饲养量是台湾的三分之二,农民人均纯收入是台湾的十分之一强(可比性不大),与台湾农村发展存在很大差距。当前正面临着提升农业生产能力、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深化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艰巨任务。借鉴台湾农会的成功作法,重点要在以下几方面下功夫:

1、着力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小规模分散经营要通过联合与合作,形成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大生产,才能适应市场化需求。党的十七大《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发展农户联合与合作,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快发展,使之成为引领农民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的现代农业经营组织。近几年,荆州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很快,已达到400多个,入社农户10万户,带动农户30万户,占农户总数的30%。实践证明,农民专业合作社提升了农民组织化程度、完善了农村双层经营体制、推动了现代农业发展、增加了农民收入,是深化农村改革的成功体制和机制,要大力推进,加快发展。一是推进发展速度。要通过几年的努力,使合作社基本覆盖到每个农户,农民通过合作社来实现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二是提升发展水平。要按照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提高合作社经营能力和水平。合作社要做到形象好、规模大、创品牌、有商标。三是规范管理制度。要按《合作社法》要求制定章程,按章程规定实行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四是政府做好服务。要按照《合作社法》和湖北省《实施办法》的规定,落实好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各项优惠政策。

2、着力统筹“狠抓旅游”战略规划,推进观光休闲农业快速发展。发展休闲农业是发展现代农业的一个新方向。一般具备提供休闲场所、游客认识农业、体验农村生活、亲近大自然、提高农业效益等多种功能。荆州市大江纵贯东西、湖库星罗密布、沃野千里,素有鱼米之乡美誉,在湖北省推进“一带两圈”战略中具有发展观光休闲农业得天独厚的条件。要把发展观光休闲农业与长江经济带建设、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建设和狠抓旅游、重抓水产等举措结合起来,统筹规划,科学布局,彰显特色。要加大休闲观光农业资源、田园生态景观资源、清水资源、平原湖区林网资源和农村人文资源的开发力度,把农业建设、农艺展示、特色产品、农村空间等与旅游要素融为一体,拓展旅游空间,使我市农业成为游客体验农耕、休憩健身、享受自然、回归原生态的观光休闲场所。

3、着力整合各种社会资源,不断拓展服务农民的范围、内容和方式。服务农业、农民和农村,乡镇一级是重要结合点和平台。台湾每个乡镇都建有职能完备的农会或渔会,实现了集中、快捷、方便的多功能服务。就荆州实际情况看,乡镇一级服务“三农”工作空间很大,不少服务内容仍由政府承担,有的单位和部门服务农民很难到位,农民及时享受社会福利和信息还比较困难。在深入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进程中,要注重建立和培育乡镇服务“三农”的综合性中介组织。可依托现有乡镇农技服务中心,拓展服务内容,充实服务力量,扩大服务范围,吸收农民自觉参加,建设成为民有、民办、民管的服务组织。要深化乡镇综合配套改革,对政府和部门服务“三农”职能和工作方式进行调查研究,认真分析,清理分类。该政府承担的要强化,能由中介组织完成的要尽快交出去,推动乡镇社会事务快速发展。

荆州市委副书记  傅立民

联系地址:荆州市园林东路市委统战部三楼305、306

联系电话:0716-8126935 8810218 邮箱地址:jztwswb2007@163.com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