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徽文化故事

“寄园”赵吉士的桑梓情

发布时间:2022-06-01 13:11:00

  □ 李 军

  在休宁县万安古镇东,有一名胜“古城岩(万岁山)”,此地曾为县治、新安郡治。隋末越国公汪华起兵统领六州,亦设治于此。明朝崇祯元年(1628)十一月二十九日,赵吉士生于古城岩下旧墅(后人写成旧市)。其十一世祖赵象元曾任休宁县尹,九世祖赵汸为元末明初著名学者,世人尊称为“东山先生”,“诸经无不贯通”,首次提出以“东南邹鲁”指代徽州。

  崇祯十七年(1644),清军入关,为避战乱,赵吉士父亲赵时腴举家迁往杭州。赵吉士发愤苦读,西子湖畔、灵隐寺中、富春江上,都留下了他琅琅的读书声。之后,赵吉士和兄长赵端一同寄籍钱塘。顺治八年(1651),赵吉士乡试中举。次年起,他开始来往于京杭间赶考,一连参加四科会试却不第。康熙三年(1664),只得参加谒选,待授官职。

  康熙七年(1668)四月,赵吉士到任山西交城知县。他情系百姓,五年任内先后开凿龙门渠和甘泉渠、重建北门城楼、始建庐川书院、重修靖安营、复南堡村木厂……百废俱举,颇有治绩,特别因“交山平寇”有功,迁户部山西清吏司主事。

  他为官交城,始终未能忘乡,此间所作诗中常流露出浓浓的思乡怀亲之情。“爆竹声高柄马鸣,家家列炬一宵明。天涯兄弟愁分首,官舍宾朋叹远化。细数今年翻旧巧,仅留此刻听残更。双亲故园椒盘进,顽换儿曹念客谨。”徐夕守岁之际,强烈思念自己远在他乡的双亲及众子侄。

  康熙十二年(1673)二月,赵吉士才得知母亲汪氏去年十二月去世的消息。时年九月,刚任户部山西清吏司主事的他千里奔波,扶母灵舆回乡安葬。故里休宁适逢“三藩之乱”,再遭蹂躏。他与老父等亲友只得赴余杭避难。他在《甲寅除夕》一诗中抒发了对故园之情感:“相对浑如梦,犹疑故里看……离乡才二月,分岁正互更。暂尔伊蒲供,欢然菽水情。故园丘壑待,归隐未寒盟。”为母守孝期满后,补户部河南司主事。

  康熙十六年(1677)三月,赵吉士父亲病逝。他再次还乡,将父母二人合葬于万安瑯源。守孝结束,补户部四川司主事。

  康熙二十二年(1683),赵吉士回京师,入会典馆充纂修官,恰同乡好友徐旭龄外放山东巡抚,便寄宿于其宣武门外一园中。此园建于明代,初为驸马冉兴让私宅,清时先后为大学士李霨、刑部尚书艾元徵、漕运总督徐旭龄所得。康熙二十六年(1687),徐旭龄去世后,赵吉士购下此园。因他此前寄宿于此,又认为宇宙万物都有所“寄”,故更名为“寄园”,并以此自号。此园经其精心修整后,增添了“绿阴深处”“丛桂小山”等八处特别景观,意趣盎然。他在园内多次举办雅集活动,也常与休宁同乡在此聚会。

  赵吉士闲暇之余,在寄园内开始整理自己所记古今人文轶事,分类编排为12卷,取名《寄园寄所寄》。“维桑与梓,必恭敬止。”该书中对家乡徽州有众多记载,也使得此书成为今人认知徽州文化的重要文献。其中专设的“大好山水”“新安理学”专门子目,充分展现了他对家乡新安山水及徽州文化的大爱之情。他特别写道:“新安名贤辈出,无论忠臣义士,即闺阁节烈,一邑当大省之半,岂非山峭厉水清激使之然哉?灵奇秀拔在在而有,黄海、白岳其最焉者耳。”对于美丽的黄山,一附有专门游记外,还附有咏《慈光寺》《莲花峰》等景点诗歌以及组诗《怀黄诗》《再怀黄》《三怀黄》《四怀黄》。对齐云山、松萝山、古城岩、凤凰山、落胜台等休宁名胜,亦有不少记载。

  赵吉士花甲之后所作诗词中,常有怀乡思亲之情,如康熙二十六年(1687)作《忆海阳旧市父老》、康熙二十八年(1689)作《重建海阳桥记》等。他所作词中经常出现“乡关”“思乡”“故乡”“乡园”“乡心”等怀乡之语,或望月怀乡,或听雨怀乡,或春来怀乡,表现出深深的家乡情结,如“连宵风雨酿秋容,微霜渐染丹枫。雁字初来,阵阵书空。迢迢乡梦难通,恨千重。江南此际,芳塘如镜,开遍芙蓉。”(《湿罗衣·思归》)

  康熙二十七年(1688),时任户科给事中的赵吉士因“河工案”受牵连而被革职,又被人诬讦“异籍”而一门消籍并追夺诰封。康熙三十年(1691),恩复诰封;康熙三十三年(1693),补国子监学正。

  康熙三十五年(1696)春,他受徽州知府丁廷楗盛邀,开始修编《徽州府志》,历时三年完成。其间,他煞费心力,严谨认真,合理编排,注重实用,彰显乡邦文化,此志得到后人高度评价。

  康熙四十五年(1706),赵吉士卒于寄园,享年七十九岁,祀交城名宦祠。

  如今,在北京市西城区长椿街和下斜街交汇处的“长椿苑”休闲广场中央,竖有一块巨石,上刻篆书“寄”字,还注明此处原为寄园旧址,归安徽休宁人赵吉士所有。在休宁县万安老街下街屯溪巷,仍有赵氏进士第建筑遗存。赵吉士著《寄园寄所寄》,2008年由黄山书社点校出版。

  信息来源:黄山日报

      稿件由黄山市台办提供

主办单位:黄山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联系电话:0354-2636130 E-mail:jztb888@sina.com

华夏经纬网络版权所有